大国工匠展风采 点赞可爱的劳动人民

分享到:
1065
下一篇 >

米迎新 周巧云 雷利甫 曹克顺

 工匠精神内涵就是精益求精;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

至此,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重型机械工业领域的大国工匠是行业的中流砥柱,是行业的希望之光,是这些非凡的一线工匠用他们的双手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是这些年复一年战斗在**线的工匠们推动了我国工业的前行。

本期有四位大国工匠的故事与大家分享。他们是千万万万个技术人才中的一员,从他们的身上我们体会到的那份敬业精神与对职业的坚持。

中国一重**技能大师———刘伯鸣

■米迎新

从业20多年,15000吨水压机锻造工刘伯鸣一直战斗在生产一线,参与核电产业项目、大型铸锻件产品等锻造任务,出色完成AP1000锥形筒体、水室封头、619吨核电常规岛转子的锻造,攻克各种超大、超难锻件及核电锻件的生产难关,为中国一重在超大锻件制造领域赢得了国际话语权。他先后获得**技术能手、黑龙江省劳动模范、中国一重**技能大师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填补中国制造空白

核电大型锻件是世界公认的综合性能要求*高、热加工技术难度*大的产品之一。与普通锻件相比,对钢锭的纯净性、均匀性和锻造的致密性要求更高,同时具有大型化和形状复杂的特点。锥形筒体锻件就是核电蒸发器中重要的部件,由于其形状复杂、性能要求高所以无论在锻造成型还是后续热处理难度都非常大。

中国一重水压机锻造厂锻造九班班长刘伯鸣在接到锥形筒体锻造任务时,在完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内整个人犹如进入了“铸心磨志”的状态,无论是白班下班还是二班下班都在思考工艺参数、琢磨变形过程。为了使变形过程更具有说服力,他下班以后在家里用面团来回模拟锥形筒体的变形过程,通过面团的变形来发现一些操作的关键点。

上班期间只要碰到技术人员就反复的讨论某些参数和可能变形过程,有时候为了能迫切的找到一个关键点,他深夜两三点钟打电话和技术人员讨论模拟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刘伯鸣和技术人员前期大量的工作终于找到了锥形筒体在专用芯棒拔长、专用马杠扩孔叠片增减时机等锻造过程的关键控制点。

攻克锻造工艺难关

对于锻件的多工序锻造刘伯鸣有着自己的理论,每一火次都能达到100%,锻件质量永远是100%合格。为保证水室封头的每一个关键工序都能达到标准,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封头板坯锻造过程中,他不畏高温反复的计算板坯的厚度和直径,在现场与锻件为伴,认真观察,用心研究琢磨,即使遇到困难,刘伯鸣都能独具慧眼,仔细分析,确保了锻件余量的合理分配。

在板坯的冲型工序中,刘伯鸣发明的专用测量工具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保证了冲型质量。针对水室封头翻边不稳定问题,刘伯鸣在锻件翻边之前,反复研究附具和封头的相对位置以及封头的倾斜角度,对附具和封头一次次测量,控制每一个细节。凭借着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和对每一个细节都做到精益求精,经他指挥锻造出的产品全部一次合格。一路走来,刘伯鸣早已成为中国一重锻造岗位上的坚强后盾,一次次临危受任,无不显示出这位巧匠的“大智慧”。

赢得国际话语权

常规岛低压转子,钢锭重619吨,锻件重393吨,面对如此庞大的钢锭,刘伯鸣对此异常平静,在每一火次锻造之前他都会科学的安排设备的使用顺序和科学方法,在保证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巧妙地利用其它附具完成工艺要求。困难面前永远难不倒有心的锻造人。在常规岛转子生产的每一火次,刘伯鸣留意使用过的每一个附具,通过附具做到每一次锻造后的尺寸心里有数。在*后的成品工序中,为了能满足锻件的各部尺寸,刘伯鸣利用附具的尺寸作为参照,凭借多年的锻造经验来进行比对完成各部尺寸测量,经过*终的冷态校检,619吨常规岛低压转子全部锻造成功。

619吨常规岛低压转子、7.6米超大过渡段、9米超大筒节…等多项超大锻件的成功锻造不仅提升了中国一重的制造实力,也打破了国外大锻件的常年垄断,为中国在超大锻件制造领域赢得了国际话语权。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孙元华

———一路走来芬芳满径

 ■周巧云

孙元华,大连重工焦炉机械设计院副院长,电气**专家,学术带头人,多次荣获国家、省、市及集团公司授予的先进称号,名头十分响亮,其实她就是个小女人,个子不高,秀气的脸上洋溢着亲切可人的笑容,一双大眼灵动有神。在中国**装备制造领域,这个小女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推动了大型焦炉机械智能化发展进程,一路留下沁人芬芳。太钢现场的“一枝花”

服务于太原钢铁公司的两套7.63米焦炉机械设备,是大连重工载入史册的里程碑式产品,开创了中国大型、高效、环保和高可靠焦炉机械生产制造、安装调试的先河。孙元华是这个项目中方电气设计负责人和安装调试电气负责人,也是现场的“一枝花”。

那是与德国公司的合作项目,按合同要求,设备安装时的电气部分由德方主调,中方协助,结果风云突变,因为用户要提前“出焦”,留给电气的调试期由12个月缩短为5个月,德方无法满足工期要求,谈判的结果是德中角色互换,由中方主调,德方协助,重担落在了孙元华的肩上。

从1992年入职,孙元华到过的安装调试现场数不清,唯有太钢现场,10年过去了,仍然记忆犹新,不仅仅因为现场的艰苦,更主要的是设备性能的先进、复杂,她在现场锤炼中收获了业务能力的大提高。

虽然是一枝花,孙元华却很少以真面目示人,在现场的9个月时间里,她一身行头几乎没变过,除**帽、工装外,还有一个大口罩,“抵御”施工现场飞扬的尘土和焦化厂特有的煤气味。

施工中,公司主要领导带队到现场慰问,当“全副武装”灰头土脸的孙元华从拦焦机走台上下来时,曾经跟她十分熟悉的那位领导愣了,几秒钟后才认出人来,不由感叹,“这哪是女人干的活呀!”

就是这个不是女人干的活,让孙元华干出了“彩”。从签订技术协议到签订合同,她13次赴太原与用户沟通,3次赴德国合作方学习。在确定由她担任电气主调后,太钢集团又出资让她到德国学习。

调试工作正式开始了,孙元华天天干到下半夜1、2点,早上9点再到现场。天气炎热也不敢多喝水,上厕所不方便,要走10多分钟的没脚土路。虽然身体上很累很苦,但心里却不觉得,反而庆幸自己运气好,赶上了这样的大项目。外方先进的设计理念以及他们对技术的严谨性和关注度都让她为之折服,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如饥似渴。

为了保证质量,调试中,孙元华把所有的常规数据都送给德方审查,倾听他们的意见,保持密切联系,遇到故障,调不下去的时候,她主动请教,每个细节都不放过,做到了所有电气元件的选择都有据可查,使用工况的设计验证**可靠,所有参数经得起检查。

5个月后,设备按期交工了,热试车一次成功,性能高效、快捷、环保,赢得太钢上下一片赞誉,尤其惊叹自动化程度之高,140孔碳化室,每孔的燃烧尺寸不一,全部由电气系统自行调整数据,通过程序记忆完成,而且所有控制系统及元件、模块的故障均可自行诊断,推焦车、拦焦车、装煤车等每岗一人即可完成整个生产过程。他们说孙元华立了大功。

从3月到12月,孙元华仅回家一次待了7天,那一年她的孩子10岁,相比取得的成绩,她说所有的辛苦与付出都是值得的。

沙钢现场留美名

太钢两套7.63米焦炉机械成功投产,捍卫了大连重工在国内焦炉机械市场的**地位,安装调试媲美国外同类产品,*主要的是费用低,“物美价廉”,国内其他大钢厂纷纷找上门来。

武汉钢铁公司、马鞍山钢铁集团、江苏沙钢集团共上马了6套7.63米焦炉机械,仅首钢集团一期就上马4套,还有后来的梅山钢铁公司和鞍山钢铁公司的7米焦炉机械、河南首山7.63米捣固焦炉机械,等等,这些均是国内**大型焦炉机械,其电气系统的设计方案多出自孙元华之手,电气设计已经由跟国外合作发展为完全的自主研发。

那几年,哪里关键,哪里吃紧,哪里就有孙元华的身影。

江苏沙钢集团的两套设备电气系统的硬件部分**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位移传感器转换模块,全部设备安装完毕,联动试车时,电气系统发生了严重故障,致使设备无法正常交工。

当时孙元华手里正在开发新项目,公司连续派去数拨人马都无功而返。用户十分着急,压了4000多万元的质保金,甚至提出要用这个款项购买进口电气元件替换自制,公司领导也十分焦急,*后让孙元华把手中的活放一放,去现场实地查看。

一月的张家港,阴冷潮湿,孙元华顶着细雨,在现场来来回回地观察了两天,初步判断问题出在屏蔽干扰上,这是电气系统的*难处理的。她指挥现场安装人员买来原材料,对转换模块装置进行重新焊接改造,问题迎刃而解,20天后,设备运行自如,火红的焦碳出炉了。

用户现场负责人竖起了大拇指,��孙元华的大名早有耳闻,果然名不虚传!”

孙元华挽救的不止是大连重工在用户中的信誉和4000多万元的质保金,更重要的是挽救了替代进口的**成果,此后,大连重工制造的焦炉机械设备全部采用自主研制的位移传感器转换模块,取得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如果说之前焦化领域的用户因为孙元华是女同胞,多少有那么点质疑的话,沙钢一役之后,他们把孙元华当成了大连重工电气设计与调试的“招牌”。后来,首钢二期上马两套7.65米焦炉机械时,点名让孙元华担任电气设计和现场主调。

随着一个又一个大项目的上马开建,电气部分越来复杂,控制的精度也越来越高,几百吨重的设备停车精度在5毫米内,每一个毫米都是靠电气控制。孙元华凭着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由她开发的电气操作系统已经从全自动升级为无人化、智能化,推动了中国焦化领域大型产品的升级换代。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金安:要炼出世界*好的钢

■雷利甫

舀一小勺钢水往地上一泼,根据发叉量,就能判断出钢水碳含量,根据炼钢炉钢水放渣亮度,就能说出炉内钢水的温度。

浸淫炼钢行业33年,立志“要炼出世界*好的钢”的中信重工大工匠杨金安,早已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的过人本能,成为了一名铁骨铮铮的钢铁战士。

2016年,杨金安大工匠**工作室以技术攻关项目为载体,精心谋划,不断进行技术突破和工艺**,接连成功开发核电用超低碳含氮奥氏体不锈钢和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低压转子30Cr2Ni4MoV超纯净钢的冶炼,实现了多项技术新突破,实现了品种开发的新飞跃。

2016年,杨金安大工匠**工作室申报国家**3项(已通过审核),学术论文《铌微合金化技术在齿轮钢中的应用》在***核心期刊《热加工工艺》上发表,参与的科研开发项目《覫6.7m大型加氢筒体锻件制造技术研究》获得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7年,杨金安获评**“五一”劳动奖章、当选河南省首批“中原大工匠”。

从平炉到50吨电炉、80吨超高功率电弧炉,到150吨LF精炼炉、150吨在线VD-VOD炉,再到国内首台80吨电渣重熔炉等等,如今,中信重工已经拥有了一大批技术*先进的炼钢设备,打造出了国内乃至世界上冶炼能力*强的炼钢系统,具备了冶炼所有钢种的生产能力。

每每说起这些装备,杨金安都会如数家珍、滔滔不绝:“这是我30多年来的梦想,也是我们中信重工所有炼钢人的骄傲!”

  “不喜欢当**”

不干就是不干,要干就要干好!

“不喜欢当**”的杨金安是个倔性子。84年入厂,87年就当上了50吨平炉丙班的班长。

2004年平炉改电炉之前,中信重工的炼钢,一直是拿平炉和别人的电炉拼,碳的控制、合金回收率等等重要指标,凭的完全是炼钢人的个人能力和经验。

就是这样的困境,逼着杨金安一头扎进了对“加碳”和“脱硫”、“脱磷”等炼钢难题的研究。他自己满世界跑着买资料,了解世界上*先进的炼钢工艺和技术。

一本64开的工作手册,巴掌大小,微微泛黄,杨金安却总是寸步不离身地带着。每天的工作安排、炼钢种类、材料、大小、化学成分,以及每一炉钢水的电耗、氧耗、钢水收得率等等,他都会一一记录在册。杨金安说,像这样的大大小小的笔记本,他已经记满了50多本。

正是靠着这些小本本的日积月累,让杨金安建立起了自己的一套炼钢“宝典”和**创效的“大数据库”,从一名普通炼钢工人百炼成钢,练就了“火眼金睛”的本能,逐步成长为一名**技师和大工匠,成为中信重工学习型、**型员工的典范。

当年,以杨金安名字命名的“大工匠**工作室”刚刚成立,杨金安就迎来了一次严峻挑战。2013年底,中信重工接到了中海油加氢项目中海油项目20支大型加氢钢锭的生产重任,这也是**进入大型加氢锻件市场。一直致力于特种钢生产、渴望对所有钢种实现全覆盖的杨金安激动不已。

杨金安说:“只要我们能够通过大工匠工作室把炼钢技术一代代的传承下去,持续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够炼出世界上*好的钢,我们就一定能够把铸锻件产品打造成为中信重工的金字招牌!”

成果创客双丰收

当一个新进大学生向杨金安询问能不能经常到大工匠工作室旁听学习时,他兴奋不已地说:“欢迎!欢迎!我们大工匠工作室的大门永远都是敞开的!”

在参与年度重点课题科研攻关之外,杨金安大工匠工作室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做好各工种年轻工人的培训,向年轻工人传授实践经验和诀窍,带动更多的职工学习、提升技能。

杨金安说:“大工匠工作室不但改变了我自己,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冶炼生产的方式,更促进了各方面的发展。”

大工匠工作室成立后,确定了首批工作室成员和研究课题。大工匠+工段长+青工+技术人员的组合方式,同时,工作室后来有意识吸收了包括冶炼上下道工序在内的各班组长,例会时共同参加,生产前共同攻关。这样不但衔接了各生产环节之前的关系,而且同一平台成员的关系,也让各班组长对先进经验不再“藏着掖着”。青工们更是通过与其它班组长和技术人员共同总结学习,学到了先进操作方法。

借助大工匠工作室这一个大平台,可以让一个徒弟能够向更多的师傅学、向更高技能水平的师傅学。彻底打破以往一个师傅带一个徒弟的师带徒、师传徒的局限,避免了“师傅咋说徒弟咋学”的不合理现象。

2017年一开年,张威风、郭显胜两个来自铸锻研究所的研究生,又向杨金安大工匠**工作室递交了入站申请报告。

 

 三晋工匠霍翠平:慧眼定重心

■曹克顺

他能在一两秒内用肉眼快速判定吊装物件的重心,目测零部件对接精度在毫厘之间。当起重工4年来,经他手起吊的物品逾30万吨,平均每天两三百吨,没有发生一起差错,没有一次看走眼———

对起重工来说,找准起吊物的重心,是整个装配作业的关键。在太重起重机分公司,起吊的各种异形零部件占到98%以上。要找准异形零部件的重心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快速、**地找到重心就更难了。而霍翠平师傅的招牌“绝活”,正是一眼定重心。

5月5日7时30分,霍翠平像往常一样指挥工友起吊、协助安装配件。

当天要起吊的桥架端梁长7米、高两米、自重8吨。从高处俯视,呈一个大大的“∏”型。体积大、形状不规则,想平平稳稳地吊起这个“大家伙”,找准重心至关重要。霍师傅仔细端详了一下,很快得出了结论:“从俯视角看,重心在端梁外侧的中心点位置;从侧视角看,重心在距离端梁外侧至连接头中心位置的400mm处。”按照霍师傅的判断,大家绕着这两个重心点把钢索缠牢、系紧。

“起吊!”一声令下,吊钩缓缓上移,巨大的吊件稳稳升起,到位后又款款落下。

工友说:“只要有霍师傅在,这些不规则的异型零部件起吊就不会有任何问题。霍师傅的一双‘慧眼’,能在一两秒内迅速判定吊装物件的重心,而绝无差异。而这个工作,一般人常常先要用标尺测算,甚至要反复起吊多次才能成功起吊。”

2014年11月,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为韩国浦项制铁公司生产了一批70吨重铸造起重机。该公司驻厂监造李进植被霍翠平准确的判断、无二的绝活所折服,还邀请霍师傅去韩国公司做技术指导。

“车间里需要起吊的物件,少则几百公斤,重达几十吨。重心判定是否准确,直接影响捆绑位置是否正确、选用系带的软硬度、吊钩下降快慢等,更重要的是重心没找准,不但会延误吊装时间,还极易造成物件倾斜、脱落,甚至危及现场作业人员生命**,”该分公司装配工部副主任武晋伟介绍说,“霍师傅当起重工4年来,已起吊物品逾30万吨,平均每天两三百吨,没有发生过一次差错,在业内是**的高手。”

目测判定重心的难易程度取决于吊装物件的外形特点、内部结构等。像矩形钢板、制动轮这种较工整的物件,重心一般距离中心线较近,有的会与中心线重合。对其他构造复杂、不规则状的物件,目测判定重心绝非易事。

但多难也逃不过霍师傅那双像装了标尺的眼睛,这些年,他从来没有看走眼过。

起重工要协调多工种作业,不仅要准确判断重心,平稳转运起吊物件,还要配合钳工安装。特别是在安装环节,零部件之间的对接更是非一双“慧眼”不可。

武晋伟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去年,太重接下了世界*大的1200吨桥式起重机生产任务,其中安装卷筒是一件高难度的细活儿。卷筒是减速机上的关键部件,近10吨重的卷筒需要起吊后,再精准地与减速机连接盘实施对接、安装。内行人都知道,起重机小车架上有一处凹下去的地方,卷筒必须准确“卧”在这个位置上,前后仅仅10mm的距离。吊装时,工人试吊了七八次也没有成功,只好搬来霍翠平“救场”。霍师傅仔仔细细看了一遍,把卡环换了一个角度,又在对接时把卷筒倾斜了10度左右。当卷筒稳稳当当地卡在凹槽处时,站在起重机下的年轻人都欢呼起来。

这些“真功夫”的背后,凝结着霍翠平多年的专业积累、生活沉淀,练就一双慧眼,靠的是在实践中反复琢磨、反复“试错”、反复试验。

1989年,霍翠平在太重起重机分公司做了一名车工。初中毕业,起点并不高,但凭着勤奋自学和虚心向师傅请教,他的业务水平突飞猛进,很快成长为公司的技术“大拿”。

公司业务的多元发展,对起重工需求增大。霍翠平毅然决定转换“跑道”。那一年,他42岁。

他苦心钻研新业务,重新啃读专业书。由于做车工时对起重机上每一个零件都烂熟于心,所以仅仅一年,他就通过自学考取了起重工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每次装吊前,他提前半小时去车间“踩点”,研究起吊物的构造特点,先目测重心的位置,反复试吊找准“感觉”,装配工作完成后还要和工友切磋讨论。

霍翠平目测重心的“绝活”是“品”出来的。空闲时间,他会用四条绳子绑住小板凳目测重心;陪孩子玩耍时会吊起各种小玩具找重心。就连帮朋友搬家,他也要揣测一下衣柜、电视机的重心在哪里。

霍翠平说,起重工的工作看似简单,但懂得越多,反而胆子越小,生怕出现纰漏,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更精准,这样才能心安。

霍翠平用自己的慧眼创造了“翠平精度”,他曾夺得山西省首届车工技能大赛亚军,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工程技术突出贡献奖”等。

中国工业报
你可能感兴趣: 机械装备 图片 位移传感器 安装调试 机械设备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