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分布式能源发展的瓶颈

分享到:
点击量: 195055

稳步发展分布式能源需全社会努力

●石定寰,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理事长

记者: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各国都把分布式能源发展列入能源规划中,请您介绍一下国外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情况?

石定寰:在未来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比将越来越高。近年来,我国光伏装机容量不断上升,光伏“十二五”规划装机目标从2011年的1000 万千瓦,逐步被提高到1500万千瓦、2100万千瓦,我认为,在未来还有可能增长的总量中,大型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会各占一半份额。

在世界各国,集中式和分布式能源各有发展。

美国西部太阳能资源丰富,内华达州是美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州,那里建设了美国*大的太阳能发电系统,装机容量达到29万千瓦,产生的电量通过高压线路传输到南加州。而在美国的南加州,光照资源不能满足大型光伏电站的建设要求,所以,那里建设了很多分布式光伏系统。美国通过制定所得税减免等政策,鼓励居民安装分布式光伏系统。

在欧洲,德国是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典范。公开数据显示,德国目前光伏发电累计装机量已近3300万千瓦,主要是分布式光伏。德国从本国的自然条件和电网建设情况出发来发展分布式能源,比如德国有些地方光照资源条件不好,年平均有效利用小时数仅为800小时左右,同时受到土地利用、电网结构等方面的限制,这些地方的光伏发电就以分布式开发为主。

德国也有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站,如北海海上风电正在开发中,计划通过远距离高压输电线路,将北方集中式的海上风电运输到南部。然而,不论是分布式光伏,还是海上风电,都给德国电网的调度、运行带来很大挑战,他们正加大配网和远距离高电压输电线路的建设,保证电网**稳定运行。

记者:对比国内外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情况,您*大的感受是什么?

石定寰:发展清洁能源,每个人都要做出贡献,不管是电力的消费者还是生产者。

相关生产企业要把握住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机遇,在获取利润的同时,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政府也应意识到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并拿出有效措施来应对。譬如,加大公众宣传力度,引导电力消费理念,结合城镇化的发展,将能源规划加入到新城镇建设中去。

电力消费者想获得好的环境,看到蓝天白云,如何做到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发展分布式能源的经验。比如,美国的很多州都强制规定销售电量中要包含可再生能源电量的配额,这个配额的*终承担者是电力消费者。美国的大型光伏电站在建设之前,就已经与买主签订了购买合同,这就使电站建设者和光伏发电商的效益得到了保障。而在我国,一般是电站建设完再考虑发电和卖电等事宜,这就有可能挫伤分布式能源相关企业的积极性。

记者:今年2月,国家电网公司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将所有类型的分布式发电方式纳入并网范围,分布式能源并网的前景更加广阔。那么,当前影响我国分布式能源发展的因素还有哪些?

石定寰:和国外相比,我国支持分布式能源发展的政策手段比较单一,只有减免税,且补贴发放也不够及时。德国是全球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成功的国家之一,在电价和技术标准制定上对我国有很好的启示。

在电价上,德国政府规定了强制光伏上网电价,电网公司要高价优先收购光伏发电量,再由财政对**电网进行分摊补贴。这就意味着,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成本是通过电力市场以销售电价的形式由全体电力消费者承担。而我国电价是政府管控的,并不能反映市场真实价格,因此,可再生能源电价使用成本并没有体现在现行电价中。

在技术上,统一的技术标准是**的保证。光伏发电并网给德国电网的调度运行带来了很大挑战,与此相应,他们的技术也相对成熟。德国在电网相关设备维护、调峰电源建设与可再生能源接入等方面的技术走在世界的前端,对我们有借鉴意义。但技术攻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如此。

总的来说,发展分布式能源,需要相关方共同努力,建立良性发展的氛围。

发展清洁能源,每个人都要做出贡献,不论是电力的消费者还是生产者。相关生产企业要把握住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机遇,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政府也应加大公众宣传力度,引导电力消费理念,结合城镇化的发展,将能源规划加入到新城镇建设中去。

——石定寰

高效调度分布式能源靠智能电网

●白建华,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

记者:在分布式电源上网过程中,智能电网将发挥怎样的积极作用?

白建华:在国外,发展智能电网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提高用电侧的智能化。通过为各种分布式电源提供动态接入平台,保障分布式电源的灵活接入。

我国智能电网是以电力为核心的智慧能源网络,是电能输送的载体和能源优化配置的平台,它是基于智能、现代、高效的信息平台和服务网络,可以及时便捷地收集与响应电源侧和用电侧的多元化需求,促进分布式电源的健康发展。

智能配电网具有自愈功能,可快速定位故障并采取正确的措施,恢复停电区域的供电,可减缓或消除分布式发电接入时对电网产生的影响。

加快智能配电网建设,可促进分布式电源的高效利用和有效运行。通过发展智能调度与控制技术,能够实现对分布式发电的高效调度控制,适应分布式电源接入和供电可靠性提高的要求,为更多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提供支撑。

此外,通过发展虚拟电厂技术、微电网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储能技术等分布式电源并网相关技术,可以实现分布式发电的高效运行,提高电力系统整体效率。

记者:在国内,分布式电源并网还存在哪些技术难题,应如何解决?

白建华:如果大量分布式电源并网,会给电网的规划和运行带来一系列技术难题和影响,主要涉及负荷预测、电源结构、电网扩展、电能质量、保护整定、频率控制、电压调节、供电可靠性等内容。

为解决分布式发电对系统带来的影响,规范分布式发电的并网和运行,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家都明确了分布式发电的并网要求,并制定了详细的技术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2010年编制完成了《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企业标准,该标准与国外并网技术标准基本一致,考虑到我国部分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电压偏差、电能质量和孤岛运行方面的技术要求略低于国外技术标准。

随着分布式能源的快速发展,我国还需要加强相关重大问题研究,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尽快解决孤岛运行、带电**生产等重大关键问题,结合《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进一步优化完善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并网检测、电能计量等技术措施,并尽快制定发布分布式电源并网的国家标准。

记者:自国家电网公司发布服务分布式电源并网相关意见后,业内对国家的相关政策非常关注,您如何看待如发电成本、政府补贴力度、电价等问题?相关政策还需如何完善以促进分布式能源的发展?

白建华: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服务分布式电源并网的相关意见优化了并网流程,简化了并网手续,提高了服务效率,并提供一系列免费并网服务。可以说,分布式电源在并网环节已经没有障碍。

但在我国,分布式电源项目建设成本仍然较高,经济性差,加之我国部分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国家财政政策的支持和激励,才能得以较快发展。建议参考国外经验,尽快建立适应分布式光伏和分布式天然气发电项目发展的标杆电价机制。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均制定了分布式发电价格机制,并充分考虑了包括电网企业和分布式能源用户在内的各方利益。

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在分布式电源方面的支持、鼓励政策还不够完善和系统,未来还需要继续完善和形成配套体系。首先是进一步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其次是尽快出台明确的分布式发电补贴政策及具体的实施细节;*后是充分发挥政府主管部门的积极引导作用,保障分布式能源的均衡有序发展。

我国的智能电网是以电力为核心的智慧能源网络,具有自愈功能,可以及时响应电源侧和用电侧的多元化需求,快速定位故障位置并采取措施恢复停电区域的供电,可以减缓或消除分布式发电接入时对电网产生的影响,促进分布式电源的健康发展。

——白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