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开新工业**之门 中国制造面临挑战

分享到:
点击量: 193072

*近,国内*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公司“暂停招工”的消息,被炒得沸沸扬扬。

这家以加工苹果手机而**的企业,仅在中国大陆的工人就有160万人,更是不少地方政府增加GDP、解决就业的“大户”。去年春节到元宵节,短短几天,仅是该公司位于深圳的龙华厂区就招聘了数万人,而今年“招募点的窗口都关了”。

有业内人士分析,这可能因为富士康的“百万机器人计划”已开始落实,他们要“在人工与智能化生产线重新分配上做充足的准备”。

事实上,这也成为以“机器人**”、“3D打印”、“智能制造”等为标志的再工业化浪潮对中国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的一个标志。荣登制造业产值“**”位置还不久的中国,正面临着新一轮工业化严峻的挑战。

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曾呼吁,“把单调重复的工作交给机器人,让员工解放出来。”话语未落,“第三次工业**”、“第六科技**”、“新工业**”等名词纷至沓来。大家似乎都在追问:中国准备好了吗?

国务院参事、经济学家汤敏四处奔走呼吁:中国经济如果不能跟上以3D打印为代表的新技术潮流,中国有可能重蹈1840年被蒸汽动力武装起来的列强击败的覆辙!

也有人不赞同。互联网**评论人士**称,满街叫卖的“第三次工业**”概念很大程度上是“忽悠”。他说,在网上随便一搜,就能找到新近出版的几十本相关主题书籍,“其中好坏参半,卖狗皮膏药的居多。”

任何对未来的想象都包含“泡沫”的成分。但人们很难遏制对大趋势的预测。

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认为互联网和新能源相结合,将催生“第三次工业**”。而中国如果行动起来,极有可能成为新经济的“龙头”,**亚洲进入下一个“伟大的经济时代”。不能不说这是个很有吸引力的题目。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此前完成了一份名为“第六次科技**机遇与对策”的报告。他们把即将发生的科技大变革称为“新生物学**”或“创生和再生**”。

比如,人造**可以帮助人们完成体外生殖;人类将依靠网络人、仿生人和再生人技术,实现某种程度上的“人体永生”等。

课题负责人何传启认为,各种说法各异的“预测”是由于划分方法不同,而*重要的在于“中国应当抓住这个重要机遇”。

在新技术**的视野里,郭台铭领导的富士康需要一场脱胎换骨的“**”。正如他所说:“中国要成为制造业王国,成败之举在于把人口红利变为头脑红利。”

的确,在金融危机的“后遗症”仍在蔓延、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继续扩大的时刻,谁愿意让“新工业**”给甩掉呢?

“3D打印”的故事

在有关“新工业**”的争论中,*热门的概念莫过于“3D打印”。

电影《十二生肖》中演示了这种神奇机器的魅力:成龙饰演的窃宝大盗,只需把狗头、鸡头等雕塑的三维模型数据扫描输入电脑,世界另一头的3D打印机就能在**时间把一模一样的复制品迅速打印出来。

通常来说,3D打印是工业制造领域“快速成型机”的俗称,如今却成了“一项改变世界的新技术”。3D打印的*初原理,早在100多年前的照相雕塑和地貌成形技术中就有应用。但只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信息**之后,数据分析大规模普及,这项技术才开始逐渐应用在工业领域。

*近几年,欧美发达国家通过3d打印技术,成功地“打印”出了**、自行车、汽车、电控飞行器等实物,虽然其质地和耐久程度与传统工艺还有差距,但确实正在开启制造业的新空间。

美国比较**的3D打印服务提供商Shapeways的**执行官曾表示,他们已经“打印”了75万种产品,使用的材料包括塑料、不锈钢、银、陶瓷和玻璃等。同时,在珠宝制造和模型制作以及时装业、电影业、建筑业等10多个不同的行业和领域,3D打印正在获得更广泛的应用。美国《时代周刊》甚至将3D打印产业列为“2012年美国十大增长*快的工业”。

年逾七旬的清华大学教授颜永年是我国大型模锻液压机的设计者之一。这位传统机械制造领域的**级专家,早在1988年就在美国感受了3D打印技术初创时的“颠覆性”冲击。

传统工业机床的切、削、割、磨、钻、铣等加工工艺,都是“减法”制造;而3D打印“反其道而行”,通过计算机分层软件将物体的三维模型进行均等切分,还原成二维的“切面”,然后一层一层累积“打印”出来,这是典型的“加法”制造。

颜永年回国后力推3D打印的新制造理念。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与北京隆源自动成型系统有限公司一起,以技术引进为主,形成了中国“三校一企”*早的“3D打印研究阵营”。

但3D打印成为“大热门”却要等到20多年后了。多年徘徊的关键因素在于,这种新工艺的强度和精度一直难与传统工艺相比。比如,塑料、陶瓷制品用3D打印还勉强可以,但打印一把金属锤子就比较困难——把颗粒状、粉末状的金属材料重新粘合在一起,变成完整的物品,强度往往不够。

不过,*近两年来的3D打印“热潮”恰恰爆发在民用领域。那些“追赶潮流的消费者”捧红了3D打印,他们“打印”物品并不需要工业级别的高精度、高强度。

从大众级的应用入手,本来就是互联网时代的特性决定的,3D打印满足了崇尚个性的新一代消费者DIY(自主制造)的乐趣。当人们开始想象在自己的后院就能“打印”出**个性化的盘子、碗和茶杯,以这种“特殊方式”款待客人时,一个全新的产业就此诞生。

在美国,一度上百万美元的3D打印机如今降到2000美元。而几家具有代表性的3D打印公司,股票在两年内成倍地暴涨。

退休之后的颜永年教授再度“创业”。2012年,他在江苏昆山成立永年先进制造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3D打印技术。他要实现自己多年来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