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锋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新增产品 | 公司简介
注册时间:2007-08-09
联系人:
电话:
Email:
首页 公司简介 产品目录 公司新闻 技术文章 资料下载 成功案例 人才招聘 荣誉证书 联系我们

产品目录

CV3000调节阀
CV3000气动调节阀
CV3000电动调节阀
自力式调节阀
自力式压力调节阀
自力式温度调节阀
自力式流量调节阀
自力式组合调节阀
直行程调节阀
直行程气动调节阀
直行程电动调节阀
角行程调节阀
角行程气动调节阀
调节球阀系列
调节气动球阀
调节电动球阀
调节蝶阀系列
调节气动蝶阀
调节电动蝶阀
耐腐蚀调节阀
防腐调节阀
耐腐蚀调节阀
电站调节阀
锅炉给水调节阀
汽包定排调节阀
电站隔膜调节阀
调节阀配套附件
调节阀执行器
阀门定位器
调节阀其它附件
首页 >>> 技术文章 >

技术文章

温控阀工作原理

一、散热器温控阀构造及工作原理
 
  用户室内温度控制是散热器恒温控制阀来实现。散热器恒温控制阀是由恒温控制器、流量调节阀以及一对连接件组成,其中恒温控制器核心部件是传感器单元,即温包。温包可以感应周围环境温度变化而产生体积变化,带动调节阀阀芯产生位移,进而调节散热器水量来改变散热器散热量。恒温阀设定温度可以人为调节,恒温阀会按设定要求自动控制和调节散热器水量,来达到控制室内温度目。
 
  二、散热器调节特性是由散热器热特性、温控阀流量特性及阀权度共同决定。
 
  温控阀某开度下流量与全开流量之比G/Gmax称为相对流量;温控阀某开度下行程与全行程之比l称为相对行程。相对行程和相对流量间关系称为温控阀流量特性,即:G/Gmax=f(l)。它们之间关系表现为线性特性、快开特性、等百分比特性、抛物线特性等几种特性曲线。
 
  对散热器而言,从水利稳定性和热力是调度角度讲,散热量与流量关系表现为一簇上抛曲线,流量G增加,散热量Q逐渐趋于饱和。为使系统具有良好调节特性,易于采用等百分比流量特性调节阀以补偿散热器自身非线性影响(1)。
 
  阀权度对调节特性影响。可调比R为温控阀所能控制*大流量与*小流量之比:
 
  R=Gmax/Gmin
 
  Gmax为温控阀全开时流量,也可看作是散热器设计流量;Gmin则随温控阀阀权度大小而变化。散热器系统中,温控阀与散热器为串联,故可调节比R与阀权度关系为:R=RmaxKV0.5(2)
 
  以某型号温控阀和散热器为例,散热器流通能力为5m3/h,温控阀阀权度为88%,实际可调比为28,对应流量可调节范围100%-4%。散热器不同进出口温差下散热量实际可调节范围见下表。
 
  进出口温度差(℃) 25 20 15 10 5
 
  可调节范围(%) 100~11.6 100~13.5100~16.1 100~20.2 100~28
 
  有表可知,当散热器进出口温差较小时,散热量实际可调节范围也见小。但散热器进出口温差小于10℃时,温控阀*小可调节散热量约为标准散热量20%,温控阀有效工作范围减小。
 
  此外值注意一点是,温控阀高阻力是由散热器调节特性决定,设计时必须考虑温控阀这一特性,以免出现资用压力不够情况。
 
  三、温控阀安装位置
 
  1、散热器恒温阀一般安装每台散热器进水管上或分户采暖系统总入口进水管上。尤其是对内置式传感器不主张垂直安装,阀体和表面管道热效应可能会导致恒温控制器错误动作,应确保恒温阀传感器能够感应到市内环流空气温度,不被窗帘盒、暖气罩等覆盖。
 
  2、减少投资,提出户内系统(一户一个供暖系统)上只装一个温控阀方案。
 
  通常情况下,应该每一组散热器(即每个房间)上安装一个温控阀。减少投资,提出户内系统(一户一个供暖系统)上只装一个温控阀方案。下面首先分析单管系统热特性,即流量与室温变化规律,并指出温控阀安装方法。
 
  2.1单管户内系统只末端房间装一个温控阀。利用热网工况模拟分析软件对一个五层楼上分式单管顺流系统(也适用于户内单管顺流系统)进行计算,其结果见表1。表1为供水温度恒定情况,这种情况较符合一个大供热系统出现流量分配不均实际工况,具有代表性。设计外温下,凡实际流量小于设计流量(相对流量小于1),均出现上层热、下层冷现象;凡实际流量大于设计流量(相对流量大于1.0)都发生上层冷、下层热情形。
上一篇:浅谈调节阀检查试验
下一篇:动态平衡电动调节阀
            
若网站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通过网站上的联系方式及时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