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缠绕垫片|石墨盘根|廊坊大城县化工有限公司
新增产品 | 公司简介
注册时间:2008-05-19
联系人:
电话:
Email:
首页 公司简介 产品目录 公司新闻 技术文章 资料下载 成功案例 人才招聘 荣誉证书 联系我们

产品目录

石墨盘根
四氟盘根
碳纤维盘根
石墨填料
膨体四氟密封带
金属缠绕垫片
金属石墨缠绕垫片
四氟缠绕垫片
金属齿型垫片
高水基盘根
芳纶盘根
石棉盘根
四氟弹性带
聚四氟乙烯割裂丝盘根
柔性石墨填料环
无尘石棉绳
黑四氟盘根
高压石棉盘根
油浸棉纱盘根
四氟生料带
首页 >>> 技术文章 >

技术文章

工业锅炉**技术

锅炉是使燃烧产生的热能把水加热或变成蒸汽的热力设备。锅炉的种类虽繁多,但都是由“锅”和“炉”以及保证“锅”和“炉”正常运行所必需的附件、仪表及附属设备三大部分组成。
“锅”是指锅炉中盛放水和蒸气的密封受压部分,是锅炉的吸热部分,主要包括汽包、对流管、水冷壁、联箱、过热器、省煤器等。
“炉”是指锅炉中燃料进行燃烧、放出热能的部分,是锅炉的放热部分,主要包括燃烧设备、炉墙、炉拱、钢架和烟道及排烟除尘设备等。
锅炉的附件和仪表很多,如**阀、压力表、水位表及高低水位报警器等,附属设备包括给水系统的设备、燃料供给及制备系统的设备、通风系统设备和除灰排渣系统设备等。

一、锅炉**附件

锅炉**附件是锅炉运行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主要是指压力表、水位计、**阀、汽水阀、排污阀等附件。这些附件对锅炉**运行极为重要,特别是压力表、水位计和**阀,是锅炉操作人员进行正常操作的耳目,是保证锅炉**运行的基本附件,因此,通常被人们称为锅炉三大**附件。
1、**阀
**阀是锅炉的重要**附件之一,它能自动防止锅炉的蒸汽压力超过预定的允许范围,保证锅炉**运行。
**阀的作用:
(1)当锅炉内压力达到规定限度时,**阀即自动开启,放出蒸汽,发出警报,使操作人中有所警惕,采取措施。
(2)**阀开启后能排出足够的蒸汽,使锅炉内的压力下降,直到降到比阀开启时更低的某点,阀即自动关闭。这样,使锅炉的压力保持在**限度以内,不致酿成爆炸事故。
工业锅炉上使用的**阀一般为弹簧式**阀和杠杆式**阀两种。
锅炉上装置**阀应符合下列要求:
(1)蒸发量>0.5t/h的锅炉,至少装一个**阀。蒸汽过热器出口处和可分式省煤器出口处(或入口处)、再热器入口处和出口处、直流锅炉的启动分离器,都必须装设**阀。
(2)**阀应垂直地装在锅筒(或联箱)的*高位置。在**阀和锅筒(或联箱)之间,不得装有取用蒸汽的出汽管和阀门。
(3)**阀上必须有下列装置:
杠杆式**阀要有防止重锤自行移动的装置和限制杠杆越出的导架;弹簧式**阀要有提升手把和防止随便拧动调整螺丝的装;静重式**阀要有防止重片飞脱的装置。
**阀的总排汽能力,必须大于锅炉*大连续蒸发量。并保证在锅筒和过热器上所有的**阀开启后,锅炉内的蒸汽压力上升辐度不超过**阀较高开启压力的30%,并不得使锅炉的蒸汽压力超过设计压力的1.1倍。
过热器和再热器出口处**阀的排汽量,应保证在该排汽量下,过热器和再热器有足够的冷却,不致于烧坏;省煤器**阀的截面积由设计单位确定。
几个**阀如果共同装置在一个与锅筒直接相连的短管上,则短管的通路截面积应不小于所有**阀截面积总和的1.25倍。
**阀一般应装设排汽管,防止排汽时伤人。排汽截面积至少为**阀总截面积的两倍。**阀排汽管下方应有接到**地点的泄水管。在排汽管和泄水管上都不允许装设任何阀门。如果**阀排汽声音不能使司炉在工作地点听到,则应装有信号装置(如汽笛)。省煤器的**阀应装设排水管并通至**地点,在排水管上不允许装设任何阀门。
为防止**阀的阀芯与阀座粘住,应定期对**阀作手动或自动的放汽或放水试验。
**阀经过校验后,应加锁或铅封,并将校验结果填入���炉技术档案。
2、压力表
压力表用以测量锅炉运行时锅内的压力。有了压力表,工作人员才能正确操作锅炉,保证锅炉**运行。工业锅炉常用的压力表是弹簧管式压力表,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准确可靠等优点。
压力表应装在便于观察和温度较低的地方。如果压力表装在靠近高温的地方,它的传动机构受热后所产生的变形将要影响指示压力的准确度。所以压力表的安装地点应尽可能远离蒸道或易受辐射的地方,并且要有充分的照明,使锅炉工作人员随时都能看到它所指示的汽压。
压力表下方应装有存水弯管(U形或圆环形),使蒸汽在弯管内凝。这样作用于压力表的是凝结水而不是高温蒸汽。如果不装存水弯管,蒸汽直接冲入表中的弹簧弯管,将会损坏表内零件,或使指示的压力不准。
每台锅炉必须装有与锅筒蒸汽空间直接相连的压力表。压力表表盘大小应保证司炉工人清楚地看到压力指示值,表盘直径应不小于100mm。压力表的装置校验应符合国家计量部门的规定。装用后每半年至少校验一次。压力表校验后应铅封。
  压力表必须准确、灵敏、可靠,符合国家锅炉**监察规程的要求,并严格监视,严防超压事故的发生。
3、水位表
水位表是用来监视锅筒内水位的重要**装置。用水位表内显示的水位,表示锅筒内锅水的水位。司炉人中依此进行正确操作,保证锅炉**运行。水位是按照“连通器内水面高度相等”的原理制成的。因此,运行时水位表必须与锅炉保持畅通。
每台锅炉至少装有两个彼此独立的水位表。水位表应装在便于观察的地方。水位表应有指示*高、*低**水位的明显标志。水位表距离操作地面高于6m时,应加装远程水位显示装置。
水位表必须符合国家**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装置准确、可靠的水位表,并严格监视和保持锅炉的正常水位,严防缺水事故的发生。
水位表有玻璃管式和平板式两种。
玻璃管式水位表是水位表的一种,主要由汽旋塞、放水旋塞及玻璃管组成。
玻璃管应用耐热玻璃制成,内径有15mm和20mm两种规格。内径过细会造成毛细管现象,影响水位指示的准确性。汽旋塞、水旋塞及排水旋塞由铸铁、铸钢或铸铜制成。旋塞有螺纹和法兰两种连接形式。使用压力较高时,以采用法兰连接为佳。压力较低时,可以采用螺纹连接,但应注意防止螺纹泄漏、腐蚀。水位表旋塞应相互平行,其端面应在同一平面上,以保证玻璃管不因受扭曲而破坏。
玻璃管式水位表结构简单,制造安装容易,拆换方便,但显示水位不够清晰,玻璃管容易破碎,适用于工作压力不超过1.6MPa的小型锅炉。
平板式水位表有单面玻璃板和双面玻璃板两种。主要由玻璃板、金属框盒、汽旋塞、水旋塞和放水旋塞等构件组成。

单面玻璃板水位表在金属框盒的前面镶有一块平板玻璃,接触面用石棉纸板做衬垫,然后用螺钉将框盖压在框盒上,使框盖、框盒、衬垫和玻璃板紧密结合。在拧紧框盒螺钉时,要使每只螺钉的压紧度尽量相同,保证不渗漏。
在玻璃板的内表面刻有三角棱形凹槽,由于光源在前面,光线通过凹槽产生折射,使水位表中蒸汽部分较亮,存水部分较暗,汽水分界线相当清晰。双面玻璃板水位表在金属框盒的前后两面都镶有平板玻璃。光源一般放在后面,光线折射后使水位表中蒸汽部分较暗,而存水部分反而较亮,水位很容易辨别。
平板式水位表结构虽较复杂,但**可靠,显示水位清晰,所以应用广泛。

二、锅炉水质处理
1、锅炉给水处理的重要性
在天然水中通常含有三种杂质:悬浮杂质(泥沙、油污等)、胶体杂质(铁、铝、硅的氢氧化物等)及溶解杂质(溶解气体和溶解盐类等)。这些杂质可以使锅炉产生水垢和水渣、腐蚀锅炉的金属表面、引起锅水发泡、汽水共腾、蒸汽带水、污染蒸汽,有时还可使过热器沉盐结垢,造成过热爆管。特别是水垢的形成,不但浪费燃烧、损坏受热面;还能破坏水循环,缩短锅炉的使用寿命。在锅炉中形成水垢的原因是水在加热过程中,某些钙、镁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物质析出;且这些钙、镁盐的溶解度随水温升高而下降,达到饱和浓度后析出;锅水不断蒸发浓缩后,难溶盐类形成沉淀。
2、水质标准
水质指标是表示水的质量好坏的技术指标,根据用水要求和杂质的特性制定。锅炉用水的水质指标主要有:
悬浮物: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将水过滤分离得到的不溶于水的物质的含量。
含盐量:溶于水中全部盐类的总含量;常用溶解固形物含量代。
硬度:水中溶解的钙镁盐的总含量。硬度又有暂时硬度和长久硬度之分。暂时硬度是水中钙镁的重碳酸盐含量。长久硬度是水中非碳酸盐硬度,包括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物等。
pH值:水中氢离子含量的负对数。
碱度:水中由于离解或者水解而使氢氧根浓度增加的物质总含量.
水质标准是水质指标要求达到的合格范围,由锅炉蒸发量、工作压力、蒸汽温度、水处理工艺等多方面情况制定。我国《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
 
水处理方式
锅内加药处理
锅外水或化学处理
悬浮物含量
<20mg/L
<5mg/L
给水总硬度
<=3.5me/L(毫克当量/升)
<=0.03me/L
总碱度
10~22me/L
<=20me/L
pH值
>=7
>=7
含油量
<=2mg/L
<=2mg/L
相对碱度
<0.2
<0.2
工作压力
1.57MPa
p<=1.57MPa
溶解氧
<=0.05mg/L
<=0.1mg/L
溶解固形物
<3000mg/L
<3500mg/L


3、水处理方法
目前锅炉水处理从两方面进行:一是炉内水处理,二是炉外水处理。
锅炉内水处理是通过向锅炉给水投加一定量的软水剂(防垢剂)使锅炉给水中的结垢物质软化,成为泥垢(水渣)通过排污把泥垢从锅炉内排出。从而达到减缓或防止水垢结生的目的。常用的药剂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
锅炉外水处理指对进入锅炉之前的给水预先进行的各种处理,是锅炉水质处理的主要方式。锅炉外水处理包括:除去水中悬浮物及胶体状杂质的过滤和沉淀;除去水中可结垢的钙、镁离子——使水软化;对碱度高的水进行降碱处理;当锅炉额定蒸发量≥6t/h(或额定热功率≥4.2MW)时,还必须除氧。
  软化处理是低压锅炉*主要的锅外水处理手段。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钠离子交换软化法,即使水与交换剂接触,以交换剂中的钠离子置换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钙镁离子含量。
二、锅炉水质处理
1、锅炉给水处理的重要性
在天然水中通常含有三种杂质:悬浮杂质(泥沙、油污等)、胶体杂质(铁、铝、硅的氢氧化物等)及溶解杂质(溶解气体和溶解盐类等)。这些杂质可以使锅炉产生水垢和水渣、腐蚀锅炉的金属表面、引起锅水发泡、汽水共腾、蒸汽带水、污染蒸汽,有时还可使过热器沉盐结垢,造成过热爆管。特别是水垢的形成,不但浪费燃烧、损坏受热面;还能破坏水循环,缩短锅炉的使用寿命。在锅炉中形成水垢的原因是水在加热过程中,某些钙、镁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物质析出;且这些钙、镁盐的溶解度随水温升高而下降,达到饱和浓度后析出;锅水不断蒸发浓缩后,难溶盐类形成沉淀。
2、水质标准
水质指标是表示水的质量好坏的技术指标,根据用水要求和杂质的特性制定。锅炉用水的水质指标主要有:
悬浮物: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将水过滤分离得到的不溶于水的物质的含量。
含盐量:溶于水中全部盐类的总含量;常用溶解固形物含量代。
硬度:水中溶解的钙镁盐的总含量。硬度又有暂时硬度和长久硬度之分。暂时硬度是水中钙镁的重碳酸盐含量。长久硬度是水中非碳酸盐硬度,包括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物等。
pH值:水中氢离子含量的负对数。
碱度:水中由于离解或者水解而使氢氧根浓度增加的物质总含量.
水质标准是水质指标要求达到的合格范围,由锅炉蒸发量、工作压力、蒸汽温度、水处理工艺等多方面情况制定。我国《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

 

 
水处理方式
锅内加药处理
锅外水或化学处理
悬浮物含量
<20mg/L
<5mg/L
给水总硬度
<=3.5me/L(毫克当量/升)
<=0.03me/L
总碱度
10~22me/L
<=20me/L
pH值
>=7
>=7
含油量
<=2mg/L
<=2mg/L
相对碱度
<0.2
<0.2
工作压力
1.57MPa
p<=1.57MPa
溶解氧
<=0.05mg/L
<=0.1mg/L
溶解固形物
<3000mg/L
<3500mg/L


3、水处理方法
目前锅炉水处理从两方面进行:一是炉内水处理,二是炉外水处理。
锅炉内水处理是通过向锅炉给水投加一定量的软水剂(防垢剂)使锅炉给水中的结垢物质软化,成为泥垢(水渣)通过排污把泥垢从锅炉内排出。从而达到减缓或防止水垢结生的目的。常用的药剂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
锅炉外水处理指对进入锅炉之前的给水预先进行的各种处理,是锅炉水质处理的主要方式。锅炉外水处理包括:除去水中悬浮物及胶体状杂质的过滤和沉淀;除去水中可结垢的钙、镁离子——使水软化;对碱度高的水进行降碱处理;当锅炉额定蒸发量≥6t/h(或额定热功率≥4.2MW)时,还必须除氧。
  软化处理是低压锅炉*主要的锅外水处理手段。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钠离子交换软化法,即使水与交换剂接触,以交换剂中的钠离子置换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钙镁离子含量。
二、锅炉水质处理
1、锅炉给水处理的重要性
在天然水中通常含有三种杂质:悬浮杂质(泥沙、油污等)、胶体杂质(铁、铝、硅的氢氧化物等)及溶解杂质(溶解气体和溶解盐类等)。这些杂质可以使锅炉产生水垢和水渣、腐蚀锅炉的金属表面、引起锅水发泡、汽水共腾、蒸汽带水、污染蒸汽,有时还可使过热器沉盐结垢,造成过热爆管。特别是水垢的形成,不但浪费燃烧、损坏受热面;还能破坏水循环,缩短锅炉的使用寿命。在锅炉中形成水垢的原因是水在加热过程中,某些钙、镁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物质析出;且这些钙、镁盐的溶解度随水温升高而下降,达到饱和浓度后析出;锅水不断蒸发浓缩后,难溶盐类形成沉淀。
2、水质标准
水质指标是表示水的质量好坏的技术指标,根据用水要求和杂质的特性制定。锅炉用水的水质指标主要有:
悬浮物: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将水过滤分离得到的不溶于水的物质的含量。
含盐量:溶于水中全部盐类的总含量;常用溶解固形物含量代。
硬度:水中溶解的钙镁盐的总含量。硬度又有暂时硬度和长久硬度之分。暂时硬度是水中钙镁的重碳酸盐含量。长久硬度是水中非碳酸盐硬度,包括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物等。
pH值:水中氢离子含量的负对数。
碱度:水中由于离解或者水解而使氢氧根浓度增加的物质总含量.
水质标准是水质指标要求达到的合格范围,由锅炉蒸发量、工作压力、蒸汽温度、水处理工艺等多方面情况制定。我国《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
 
水处理方式
锅内加药处理
锅外水或化学处理
悬浮物含量
<20mg/L
<5mg/L
给水总硬度
<=3.5me/L(毫克当量/升)
<=0.03me/L
总碱度
10~22me/L
<=20me/L
pH值
>=7
>=7
含油量
<=2mg/L
<=2mg/L
相对碱度
<0.2
<0.2
工作压力
1.57MPa
p<=1.57MPa
溶解氧
<=0.05mg/L
<=0.1mg/L
溶解固形物
<3000mg/L
<3500mg/L


3、水处理方法
目前锅炉水处理从两方面进行:一是炉内水处理,二是炉外水处理。
锅炉内水处理是通过向锅炉给水投加一定量的软水剂(防垢剂)使锅炉给水中的结垢物质软化,成为泥垢(水渣)通过排污把泥垢从锅炉内排出。从而达到减缓或防止水垢结生的目的。常用的药剂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
锅炉外水处理指对进入锅炉之前的给水预先进行的各种处理,是锅炉水质处理的主要方式。锅炉外水处理包括:除去水中悬浮物及胶体状杂质的过滤和沉淀;除去水中可结垢的钙、镁离子——使水软化;对碱度高的水进行降碱处理;当锅炉额定蒸发量≥6t/h(或额定热功率≥4.2MW)时,还必须除氧。
  软化处理是低压锅炉*主要的锅外水处理手段。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钠离子交换软化法,即使水与交换剂接触,以交换剂中的钠离子置换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钙镁离子含量。
二、锅炉水质处理
1、锅炉给水处理的重要性
在天然水中通常含有三种杂质:悬浮杂质(泥沙、油污等)、胶体杂质(铁、铝、硅的氢氧化物等)及溶解杂质(溶解气体和溶解盐类等)。这些杂质可以使锅炉产生水垢和水渣、腐蚀锅炉的金属表面、引起锅水发泡、汽水共腾、蒸汽带水、污染蒸汽,有时还可使过热器沉盐结垢,造成过热爆管。特别是水垢的形成,不但浪费燃烧、损坏受热面;还能破坏水循环,缩短锅炉的使用寿命。在锅炉中形成水垢的原因是水在加热过程中,某些钙、镁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物质析出;且这些钙、镁盐的溶解度随水温升高而下降,达到饱和浓度后析出;锅水不断蒸发浓缩后,难溶盐类形成沉淀。
2、水质标准
水质指标是表示水的质量好坏的技术指标,根据用水要求和杂质的特性制定。锅炉用水的水质指标主要有:
悬浮物: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将水过滤分离得到的不溶于水的物质的含量。
含盐量:溶于水中全部盐类的总含量;常用溶解固形物含量代。
硬度:水中溶解的钙镁盐的总含量。硬度又有暂时硬度和长久硬度之分。暂时硬度是水中钙镁的重碳酸盐含量。长久硬度是水中非碳酸盐硬度,包括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物等。
pH值:水中氢离子含量的负对数。
碱度:水中由于离解或者水解而使氢氧根浓度增加的物质总含量.
水质标准是水质指标要求达到的合格范围,由锅炉蒸发量、工作压力、蒸汽温度、水处理工艺等多方面情况制定。我国《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

 

 
水处理方式
锅内加药处理
锅外水或化学处理
悬浮物含量
<20mg/L
<5mg/L
给水总硬度
<=3.5me/L(毫克当量/升)
<=0.03me/L
总碱度
10~22me/L
<=20me/L
pH值
>=7
>=7
含油量
<=2mg/L
<=2mg/L
相对碱度
<0.2
<0.2
工作压力
1.57MPa
p<=1.57MPa
溶解氧
<=0.05mg/L
<=0.1mg/L
溶解固形物
<3000mg/L
<3500mg/L


3、水处理方法
目前锅炉水处理从两方面进行:一是炉内水处理,二是炉外水处理。
锅炉内水处理是通过向锅炉给水投加一定量的软水剂(防垢剂)使锅炉给水中的结垢物质软化,成为泥垢(水渣)通过排污把泥垢从锅炉内排出。从而达到减缓或防止水垢结生的目的。常用的药剂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
锅炉外水处理指对进入锅炉之前的给水预先进行的各种处理,是锅炉水质处理的主要方式。锅炉外水处理包括:除去水中悬浮物及胶体状杂质的过滤和沉淀;除去水中可结垢的钙、镁离子——使水软化;对碱度高的水进行降碱处理;当锅炉额定蒸发量≥6t/h(或额定热功率≥4.2MW)时,还必须除氧。
  软化处理是低压锅炉*主要的锅外水处理手段。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钠离子交换软化法,即使水与交换剂接触,以交换剂中的钠离子置换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钙镁离子含量。
二、锅炉水质处理
1、锅炉给水处理的重要性
在天然水中通常含有三种杂质:悬浮杂质(泥沙、油污等)、胶体杂质(铁、铝、硅的氢氧化物等)及溶解杂质(溶解气体和溶解盐类等)。这些杂质可以使锅炉产生水垢和水渣、腐蚀锅炉的金属表面、引起锅水发泡、汽水共腾、蒸汽带水、污染蒸汽,有时还可使过热器沉盐结垢,造成过热爆管。特别是水垢的形成,不但浪费燃烧、损坏受热面;还能破坏水循环,缩短锅炉的使用寿命。在锅炉中形成水垢的原因是水在加热过程中,某些钙、镁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物质析出;且这些钙、镁盐的溶解度随水温升高而下降,达到饱和浓度后析出;锅水不断蒸发浓缩后,难溶盐类形成沉淀。
2、水质标准
水质指标是表示水的质量好坏的技术指标,根据用水要求和杂质的特性制定。锅炉用水的水质指标主要有:
悬浮物: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将水过滤分离得到的不溶于水的物质的含量。
含盐量:溶于水中全部盐类的总含量;常用溶解固形物含量代。
硬度:水中溶解的钙镁盐的总含量。硬度又有暂时硬度和长久硬度之分。暂时硬度是水中钙镁的重碳酸盐含量。长久硬度是水中非碳酸盐硬度,包括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物等。
pH值:水中氢离子含量的负对数。
碱度:水中由于离解或者水解而使氢氧根浓度增加的物质总含量.
水质标准是水质指标要求达到的合格范围,由锅炉蒸发量、工作压力、蒸汽温度、水处理工艺等多方面情况制定。我国《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
 
水处理方式
锅内加药处理
锅外水或化学处理
悬浮物含量
<20mg/L
<5mg/L
给水总硬度
<=3.5me/L(毫克当量/升)
<=0.03me/L
总碱度
10~22me/L
<=20me/L
pH值
>=7
>=7
含油量
<=2mg/L
<=2mg/L
相对碱度
<0.2
<0.2
工作压力
1.57MPa
p<=1.57MPa
溶解氧
<=0.05mg/L
<=0.1mg/L
溶解固形物
<3000mg/L
<3500mg/L


3、水处理方法
目前锅炉水处理从两方面进行:一是炉内水处理,二是炉外水处理。
锅炉内水处理是通过向锅炉给水投加一定量的软水剂(防垢剂)使锅炉给水中的结垢物质软化,成为泥垢(水渣)通过排污把泥垢从锅炉内排出。从而达到减缓或防止水垢结生的目的。常用的药剂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
锅炉外水处理指对进入锅炉之前的给水预先进行的各种处理,是锅炉水质处理的主要方式。锅炉外水处理包括:除去水中悬浮物及胶体状杂质的过滤和沉淀;除去水中可结垢的钙、镁离子——使水软化;对碱度高的水进行降碱处理;当锅炉额定蒸发量≥6t/h(或额定热功率≥4.2MW)时,还必须除氧。
  软化处理是低压锅炉*主要的锅外水处理手段。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钠离子交换软化法,即使水与交换剂接触,以交换剂中的钠离子置换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钙镁离子含量。
二、锅炉水质处理
1、锅炉给水处理的重要性
在天然水中通常含有三种杂质:悬浮杂质(泥沙、油污等)、胶体杂质(铁、铝、硅的氢氧化物等)及溶解杂质(溶解气体和溶解盐类等)。这些杂质可以使锅炉产生水垢和水渣、腐蚀锅炉的金属表面、引起锅水发泡、汽水共腾、蒸汽带水、污染蒸汽,有时还可使过热器沉盐结垢,造成过热爆管。特别是水垢的形成,不但浪费燃烧、损坏受热面;还能破坏水循环,缩短锅炉的使用寿命。在锅炉中形成水垢的原因是水在加热过程中,某些钙、镁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物质析出;且这些钙、镁盐的溶解度随水温升高而下降,达到饱和浓度后析出;锅水不断蒸发浓缩后,难溶盐类形成沉淀。
2、水质标准
水质指标是表示水的质量好坏的技术指标,根据用水要求和杂质的特性制定。锅炉用水的水质指标主要有:
悬浮物: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将水过滤分离得到的不溶于水的物质的含量。
含盐量:溶于水中全部盐类的总含量;常用溶解固形物含量代。
硬度:水中溶解的钙镁盐的总含量。硬度又有暂时硬度和长久硬度之分。暂时硬度是水中钙镁的重碳酸盐含量。长久硬度是水中非碳酸盐硬度,包括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物等。
pH值:水中氢离子含量的负对数。
碱度:水中由于离解或者水解而使氢氧根浓度增加的物质总含量.
水质标准是水质指标要求达到的合格范围,由锅炉蒸发量、工作压力、蒸汽温度、水处理工艺等多方面情况制定。我国《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

 

 
水处理方式
锅内加药处理
锅外水或化学处理
悬浮物含量
<20mg/L
<5mg/L
给水总硬度
<=3.5me/L(毫克当量/升)
<=0.03me/L
总碱度
10~22me/L
<=20me/L
pH值
>=7
>=7
含油量
<=2mg/L
<=2mg/L
相对碱度
<0.2
<0.2
工作压力
1.57MPa
p<=1.57MPa
溶解氧
<=0.05mg/L
<=0.1mg/L
溶解固形物
<3000mg/L
<3500mg/L


3、水处理方法
目前锅炉水处理从两方面进行:一是炉内水处理,二是炉外水处理。
锅炉内水处理是通过向锅炉给水投加一定量的软水剂(防垢剂)使锅炉给水中的结垢物质软化,成为泥垢(水渣)通过排污把泥垢从锅炉内排出。从而达到减缓或防止水垢结生的目的。常用的药剂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
锅炉外水处理指对进入锅炉之前的给水预先进行的各种处理,是锅炉水质处理的主要方式。锅炉外水处理包括:除去水中悬浮物及胶体状杂质的过滤和沉淀;除去水中可结垢的钙、镁离子——使水软化;对碱度高的水进行降碱处理;当锅炉额定蒸发量≥6t/h(或额定热功率≥4.2MW)时,还必须除氧。
  软化处理是低压锅炉*主要的锅外水处理手段。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钠离子交换软化法,即使水与交换剂接触,以交换剂中的钠离子置换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钙镁离子含量。
二、锅炉水质处理
1、锅炉给水处理的重要性
在天然水中通常含有三种杂质:悬浮杂质(泥沙、油污等)、胶体杂质(铁、铝、硅的氢氧化物等)及溶解杂质(溶解气体和溶解盐类等)。这些杂质可以使锅炉产生水垢和水渣、腐蚀锅炉的金属表面、引起锅水发泡、汽水共腾、蒸汽带水、污染蒸汽,有时还可使过热器沉盐结垢,造成过热爆管。特别是水垢的形成,不但浪费燃烧、损坏受热面;还能破坏水循环,缩短锅炉的使用寿命。在锅炉中形成水垢的原因是水在加热过程中,某些钙、镁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物质析出;且这些钙、镁盐的溶解度随水温升高而下降,达到饱和浓度后析出;锅水不断蒸发浓缩后,难溶盐类形成沉淀。
2、水质标准
水质指标是表示水的质量好坏的技术指标,根据用水要求和杂质的特性制定。锅炉用水的水质指标主要有:
悬浮物: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将水过滤分离得到的不溶于水的物质的含量。
含盐量:溶于水中全部盐类的总含量;常用溶解固形物含量代。
硬度:水中溶解的钙镁盐的总含量。硬度又有暂时硬度和长久硬度之分。暂时硬度是水中钙镁的重碳酸盐含量。长久硬度是水中非碳酸盐硬度,包括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物等。
pH值:水中氢离子含量的负对数。
碱度:水中由于离解或者水解而使氢氧根浓度增加的物质总含量.
水质标准是水质指标要求达到的合格范围,由锅炉蒸发量、工作压力、蒸汽温度、水处理工艺等多方面情况制定。我国《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
 
水处理方式
锅内加药处理
锅外水或化学处理
悬浮物含量
<20mg/L
<5mg/L
给水总硬度
<=3.5me/L(毫克当量/升)
<=0.03me/L
总碱度
10~22me/L
<=20me/L
pH值
>=7
>=7
含油量
<=2mg/L
<=2mg/L
相对碱度
<0.2
<0.2
工作压力
1.57MPa
p<=1.57MPa
溶解氧
<=0.05mg/L
<=0.1mg/L
溶解固形物
<3000mg/L
<3500mg/L


3、水处理方法
目前锅炉水处理从两方面进行:一是炉内水处理,二是炉外水处理。
锅炉内水处理是通过向锅炉给水投加一定量的软水剂(防垢剂)使锅炉给水中的结垢物质软化,成为泥垢(水渣)通过排污把泥垢从锅炉内排出。从而达到减缓或防止水垢结生的目的。常用的药剂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
锅炉外水处理指对进入锅炉之前的给水预先进行的各种处理,是锅炉水质处理的主要方式。锅炉外水处理包括:除去水中悬浮物及胶体状杂质的过滤和沉淀;除去水中可结垢的钙、镁离子——使水软化;对碱度高的水进行降碱处理;当锅炉额定蒸发量≥6t/h(或额定热功率≥4.2MW)时,还必须除氧。
  软化处理是低压锅炉*主要的锅外水处理手段。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钠离子交换软化法,即使水与交换剂接触,以交换剂中的钠离子置换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钙镁离子含量。
二、锅炉水质处理
1、锅炉给水处理的重要性
在天然水中通常含有三种杂质:悬浮杂质(泥沙、油污等)、胶体杂质(铁、铝、硅的氢氧化物等)及溶解杂质(溶解气体和溶解盐类等)。这些杂质可以使锅炉产生水垢和水渣、腐蚀锅炉的金属表面、引起锅水发泡、汽水共腾、蒸汽带水、污染蒸汽,有时还可使过热器沉盐结垢,造成过热爆管。特别是水垢的形成,不但浪费燃烧、损坏受热面;还能破坏水循环,缩短锅炉的使用寿命。在锅炉中形成水垢的原因是水在加热过程中,某些钙、镁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物质析出;且这些钙、镁盐的溶解度随水温升高而下降,达到饱和浓度后析出;锅水不断蒸发浓缩后,难溶盐类形成沉淀。
2、水质标准
水质指标是表示水的质量好坏的技术指标,根据用水要求和杂质的特性制定。锅炉用水的水质指标主要有:
悬浮物: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将水过滤分离得到的不溶于水的物质的含量。
含盐量:溶于水中全部盐类的总含量;常用溶解固形物含量代。
硬度:水中溶解的钙镁盐的总含量。硬度又有暂时硬度和长久硬度之分。暂时硬度是水中钙镁的重碳酸盐含量。长久硬度是水中非碳酸盐硬度,包括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物等。
pH值:水中氢离子含量的负对数。
碱度:水中由于离解或者水解而使氢氧根浓度增加的物质总含量.
水质标准是水质指标要求达到的合格范围,由锅炉蒸发量、工作压力、蒸汽温度、水处理工艺等多方面情况制定。我国《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

 

 
水处理方式
锅内加药处理
锅外水或化学处理
悬浮物含量
<20mg/L
<5mg/L
给水总硬度
<=3.5me/L(毫克当量/升)
<=0.03me/L
总碱度
10~22me/L
<=20me/L
pH值
>=7
>=7
含油量
<=2mg/L
<=2mg/L
相对碱度
<0.2
<0.2
工作压力
1.57MPa
p<=1.57MPa
溶解氧
<=0.05mg/L
<=0.1mg/L
溶解固形物
<3000mg/L
<3500mg/L


3、水处理方法
目前锅炉水处理从两方面进行:一是炉内水处理,二是炉外水处理。
锅炉内水处理是通过向锅炉给水投加一定量的软水剂(防垢剂)使锅炉给水中的结垢物质软化,成为泥垢(水渣)通过排污把泥垢从锅炉内排出。从而达到减缓或防止水垢结生的目的。常用的药剂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
锅炉外水处理指对进入锅炉之前的给水预先进行的各种处理,是锅炉水质处理的主要方式。锅炉外水处理包括:除去水中悬浮物及胶体状杂质的过滤和沉淀;除去水中可结垢的钙、镁离子——使水软化;对碱度高的水进行降碱处理;当锅炉额定蒸发量≥6t/h(或额定热功率≥4.2MW)时,还必须除氧。
  软化处理是低压锅炉*主要的锅外水处理手段。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钠离子交换软化法,即使水与交换剂接触,以交换剂中的钠离子置换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钙镁离子含量。
二、锅炉水质处理
1、锅炉给水处理的重要性
在天然水中通常含有三种杂质:悬浮杂质(泥沙、油污等)、胶体杂质(铁、铝、硅的氢氧化物等)及溶解杂质(溶解气体和溶解盐类等)。这些杂质可以使锅炉产生水垢和水渣、腐蚀锅炉的金属表面、引起锅水发泡、汽水共腾、蒸汽带水、污染蒸汽,有时还可使过热器沉盐结垢,造成过热爆管。特别是水垢的形成,不但浪费燃烧、损坏受热面;还能破坏水循环,缩短锅炉的使用寿命。在锅炉中形成水垢的原因是水在加热过程中,某些钙、镁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物质析出;且这些钙、镁盐的溶解度随水温升高而下降,达到饱和浓度后析出;锅水不断蒸发浓缩后,难溶盐类形成沉淀。
2、水质标准
水质指标是表示水的质量好坏的技术指标,根据用水要求和杂质的特性制定。锅炉用水的水质指标主要有:
悬浮物: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将水过滤分离得到的不溶于水的物质的含量。
含盐量:溶于水中全部盐类的总含量;常用溶解固形物含量代。
硬度:水中溶解的钙镁盐的总含量。硬度又有暂时硬度和长久硬度之分。暂时硬度是水中钙镁的重碳酸盐含量。长久硬度是水中非碳酸盐硬度,包括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物等。
pH值:水中氢离子含量的负对数。
碱度:水中由于离解或者水解而使氢氧根浓度增加的物质总含量.
水质标准是水质指标要求达到的合格范围,由锅炉蒸发量、工作压力、蒸汽温度、水处理工艺等多方面情况制定。我国《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
 
水处理方式
锅内加药处理
锅外水或化学处理
悬浮物含量
<20mg/L
<5mg/L
给水总硬度
<=3.5me/L(毫克当量/升)
<=0.03me/L
总碱度
10~22me/L
<=20me/L
pH值
>=7
>=7
含油量
<=2mg/L
<=2mg/L
相对碱度
<0.2
<0.2
工作压力
1.57MPa
p<=1.57MPa
溶解氧
<=0.05mg/L
<=0.1mg/L
溶解固形物
<3000mg/L
<3500mg/L


3、水处理方法
目前锅炉水处理从两方面进行:一是炉内水处理,二是炉外水处理。
锅炉内水处理是通过向锅炉给水投加一定量的软水剂(防垢剂)使锅炉给水中的结垢物质软化,成为泥垢(水渣)通过排污把泥垢从锅炉内排出。从而达到减缓或防止水垢结生的目的。常用的药剂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
锅炉外水处理指对进入锅炉之前的给水预先进行的各种处理,是锅炉水质处理的主要方式。锅炉外水处理包括:除去水中悬浮物及胶体状杂质的过滤和沉淀;除去水中可结垢的钙、镁离子——使水软化;对碱度高的水进行降碱处理;当锅炉额定蒸发量≥6t/h(或额定热功率≥4.2MW)时,还必须除氧。
  软化处理是低压锅炉*主要的锅外水处理手段。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钠离子交换软化法,即使水与交换剂接触,以交换剂中的钠离子置换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钙镁离子含量。
二、锅炉水质处理
1、锅炉给水处理的重要性
在天然水中通常含有三种杂质:悬浮杂质(泥沙、油污等)、胶体杂质(铁、铝、硅的氢氧化物等)及溶解杂质(溶解气体和溶解盐类等)。这些杂质可以使锅炉产生水垢和水渣、腐蚀锅炉的金属表面、引起锅水发泡、汽水共腾、蒸汽带水、污染蒸汽,有时还可使过热器沉盐结垢,造成过热爆管。特别是水垢的形成,不但浪费燃烧、损坏受热面;还能破坏水循环,缩短锅炉的使用寿命。在锅炉中形成水垢的原因是水在加热过程中,某些钙、镁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物质析出;且这些钙、镁盐的溶解度随水温升高而下降,达到饱和浓度后析出;锅水不断蒸发浓缩后,难溶盐类形成沉淀。
2、水质标准
水质指标是表示水的质量好坏的技术指标,根据用水要求和杂质的特性制定。锅炉用水的水质指标主要有:
悬浮物: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将水过滤分离得到的不溶于水的物质的含量。
含盐量:溶于水中全部盐类的总含量;常用溶解固形物含量代。
硬度:水中溶解的钙镁盐的总含量。硬度又有暂时硬度和长久硬度之分。暂时硬度是水中钙镁的重碳酸盐含量。长久硬度是水中非碳酸盐硬度,包括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物等。
pH值:水中氢离子含量的负对数。
碱度:水中由于离解或者水解而使氢氧根浓度增加的物质总含量.
水质标准是水质指标要求达到的合格范围,由锅炉蒸发量、工作压力、蒸汽温度、水处理工艺等多方面情况制定。我国《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

 

 
水处理方式
锅内加药处理
锅外水或化学处理
悬浮物含量
<20mg/L
<5mg/L
给水总硬度
<=3.5me/L(毫克当量/升)
<=0.03me/L
总碱度
10~22me/L
<=20me/L
pH值
>=7
>=7
含油量
<=2mg/L
<=2mg/L
相对碱度
<0.2
<0.2
工作压力
1.57MPa
p<=1.57MPa
溶解氧
<=0.05mg/L
<=0.1mg/L
溶解固形物
<3000mg/L
<3500mg/L


3、水处理方法
目前锅炉水处理从两方面进行:一是炉内水处理,二是炉外水处理。
锅炉内水处理是通过向锅炉给水投加一定量的软水剂(防垢剂)使锅炉给水中的结垢物质软化,成为泥垢(水渣)通过排污把泥垢从锅炉内排出。从而达到减缓或防止水垢结生的目的。常用的药剂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
锅炉外水处理指对进入锅炉之前的给水预先进行的各种处理,是锅炉水质处理的主要方式。锅炉外水处理包括:除去水中悬浮物及胶体状杂质的过滤和沉淀;除去水中可结垢的钙、镁离子——使水软化;对碱度高的水进行降碱处理;当锅炉额定蒸发量≥6t/h(或额定热功率≥4.2MW)时,还必须除氧。
  软化处理是低压锅炉*主要的锅外水处理手段。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钠离子交换软化法,即使水与交换剂接触,以交换剂中的钠离子置换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钙镁离子含量。
二、锅炉水质处理
1、锅炉给水处理的重要性
在天然水中通常含有三种杂质:悬浮杂质(泥沙、油污等)、胶体杂质(铁、铝、硅的氢氧化物等)及溶解杂质(溶解气体和溶解盐类等)。这些杂质可以使锅炉产生水垢和水渣、腐蚀锅炉的金属表面、引起锅水发泡、汽水共腾、蒸汽带水、污染蒸汽,有时还可使过热器沉盐结垢,造成过热爆管。特别是水垢的形成,不但浪费燃烧、损坏受热面;还能破坏水循环,缩短锅炉的使用寿命。在锅炉中形成水垢的原因是水在加热过程中,某些钙、镁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物质析出;且这些钙、镁盐的溶解度随水温升高而下降,达到饱和浓度后析出;锅水不断蒸发浓缩后,难溶盐类形成沉淀。
2、水质标准
水质指标是表示水的质量好坏的技术指标,根据用水要求和杂质的特性制定。锅炉用水的水质指标主要有:
悬浮物: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将水过滤分离得到的不溶于水的物质的含量。
含盐量:溶于水中全部盐类的总含量;常用溶解固形物含量代。
硬度:水中溶解的钙镁盐的总含量。硬度又有暂时硬度和长久硬度之分。暂时硬度是水中钙镁的重碳酸盐含量。长久硬度是水中非碳酸盐硬度,包括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物等。
pH值:水中氢离子含量的负对数。
碱度:水中由于离解或者水解而使氢氧根浓度增加的物质总含量.
水质标准是水质指标要求达到的合格范围,由锅炉蒸发量、工作压力、蒸汽温度、水处理工艺等多方面情况制定。我国《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
 
水处理方式
锅内加药处理
锅外水或化学处理
悬浮物含量
<20mg/L
<5mg/L
给水总硬度
<=3.5me/L(毫克当量/升)
<=0.03me/L
总碱度
10~22me/L
<=20me/L
pH值
>=7
>=7
含油量
<=2mg/L
<=2mg/L
相对碱度
<0.2
<0.2
工作压力
1.57MPa
p<=1.57MPa
溶解氧
<=0.05mg/L
<=0.1mg/L
溶解固形物
<3000mg/L
<3500mg/L


3、水处理方法
目前锅炉水处理从两方面进行:一是炉内水处理,二是炉外水处理。
锅炉内水处理是通过向锅炉给水投加一定量的软水剂(防垢剂)使锅炉给水中的结垢物质软化,成为泥垢(水渣)通过排污把泥垢从锅炉内排出。从而达到减缓或防止水垢结生的目的。常用的药剂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
锅炉外水处理指对进入锅炉之前的给水预先进行的各种处理,是锅炉水质处理的主要方式。锅炉外水处理包括:除去水中悬浮物及胶体状杂质的过滤和沉淀;除去水中可结垢的钙、镁离子——使水软化;对碱度高的水进行降碱处理;当锅炉额定蒸发量≥6t/h(或额定热功率≥4.2MW)时,还必须除氧。
  软化处理是低压锅炉*主要的锅外水处理手段。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钠离子交换软化法,即使水与交换剂接触,以交换剂中的钠离子置换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钙镁离子含量。
二、锅炉水质处理
1、锅炉给水处理的重要性
在天然水中通常含有三种杂质:悬浮杂质(泥沙、油污等)、胶体杂质(铁、铝、硅的氢氧化物等)及溶解杂质(溶解气体和溶解盐类等)。这些杂质可以使锅炉产生水垢和水渣、腐蚀锅炉的金属表面、引起锅水发泡、汽水共腾、蒸汽带水、污染蒸汽,有时还可使过热器沉盐结垢,造成过热爆管。特别是水垢的形成,不但浪费燃烧、损坏受热面;还能破坏水循环,缩短锅炉的使用寿命。在锅炉中形成水垢的原因是水在加热过程中,某些钙、镁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物质析出;且这些钙、镁盐的溶解度随水温升高而下降,达到饱和浓度后析出;锅水不断蒸发浓缩后,难溶盐类形成沉淀。
2、水质标准
水质指标是表示水的质量好坏的技术指标,根据用水要求和杂质的特性制定。锅炉用水的水质指标主要有:
悬浮物: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将水过滤分离得到的不溶于水的物质的含量。
含盐量:溶于水中全部盐类的总含量;常用溶解固形物含量代。
硬度:水中溶解的钙镁盐的总含量。硬度又有暂时硬度和长久硬度之分。暂时硬度是水中钙镁的重碳酸盐含量。长久硬度是水中非碳酸盐硬度,包括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物等。
pH值:水中氢离子含量的负对数。
碱度:水中由于离解或者水解而使氢氧根浓度增加的物质总含量.
水质标准是水质指标要求达到的合格范围,由锅炉蒸发量、工作压力、蒸汽温度、水处理工艺等多方面情况制定。我国《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

 

 
水处理方式
锅内加药处理
锅外水或化学处理
悬浮物含量
<20mg/L
<5mg/L
给水总硬度
<=3.5me/L(毫克当量/升)
<=0.03me/L
总碱度
10~22me/L
<=20me/L
pH值
>=7
>=7
含油量
<=2mg/L
<=2mg/L
相对碱度
<0.2
<0.2
工作压力
1.57MPa
p<=1.57MPa
溶解氧
<=0.05mg/L
<=0.1mg/L
溶解固形物
<3000mg/L
<3500mg/L


3、水处理方法
目前锅炉水处理从两方面进行:一是炉内水处理,二是炉外水处理。
锅炉内水处理是通过向锅炉给水投加一定量的软水剂(防垢剂)使锅炉给水中的结垢物质软化,成为泥垢(水渣)通过排污把泥垢从锅炉内排出。从而达到减缓或防止水垢结生的目的。常用的药剂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
锅炉外水处理指对进入锅炉之前的给水预先进行的各种处理,是锅炉水质处理的主要方式。锅炉外水处理包括:除去水中悬浮物及胶体状杂质的过滤和沉淀;除去水中可结垢的钙、镁离子——使水软化;对碱度高的水进行降碱处理;当锅炉额定蒸发量≥6t/h(或额定热功率≥4.2MW)时,还必须除氧。
  软化处理是低压锅炉*主要的锅外水处理手段。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钠离子交换软化法,即使水与交换剂接触,以交换剂中的钠离子置换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钙镁离子含量。
二、锅炉水质处理
1、锅炉给水处理的重要性
在天然水中通常含有三种杂质:悬浮杂质(泥沙、油污等)、胶体杂质(铁、铝、硅的氢氧化物等)及溶解杂质(溶解气体和溶解盐类等)。这些杂质可以使锅炉产生水垢和水渣、腐蚀锅炉的金属表面、引起锅水发泡、汽水共腾、蒸汽带水、污染蒸汽,有时还可使过热器沉盐结垢,造成过热爆管。特别是水垢的形成,不但浪费燃烧、损坏受热面;还能破坏水循环,缩短锅炉的使用寿命。在锅炉中形成水垢的原因是水在加热过程中,某些钙、镁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物质析出;且这些钙、镁盐的溶解度随水温升高而下降,达到饱和浓度后析出;锅水不断蒸发浓缩后,难溶盐类形成沉淀。
2、水质标准
水质指标是表示水的质量好坏的技术指标,根据用水要求和杂质的特性制定。锅炉用水的水质指标主要有:
悬浮物: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将水过滤分离得到的不溶于水的物质的含量。
含盐量:溶于水中全部盐类的总含量;常用溶解固形物含量代。
硬度:水中溶解的钙镁盐的总含量。硬度又有暂时硬度和长久硬度之分。暂时硬度是水中钙镁的重碳酸盐含量。长久硬度是水中非碳酸盐硬度,包括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物等。
pH值:水中氢离子含量的负对数。
碱度:水中由于离解或者水解而使氢氧根浓度增加的物质总含量.
水质标准是水质指标要求达到的合格范围,由锅炉蒸发量、工作压力、蒸汽温度、水处理工艺等多方面情况制定。我国《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
 
水处理方式
锅内加药处理
锅外水或化学处理
悬浮物含量
<20mg/L
<5mg/L
给水总硬度
<=3.5me/L(毫克当量/升)
<=0.03me/L
总碱度
10~22me/L
<=20me/L
pH值
>=7
>=7
含油量
<=2mg/L
<=2mg/L
相对碱度
<0.2
<0.2
工作压力
1.57MPa
p<=1.57MPa
溶解氧
<=0.05mg/L
<=0.1mg/L
溶解固形物
<3000mg/L
<3500mg/L


3、水处理方法
目前锅炉水处理从两方面进行:一是炉内水处理,二是炉外水处理。
锅炉内水处理是通过向锅炉给水投加一定量的软水剂(防垢剂)使锅炉给水中的结垢物质软化,成为泥垢(水渣)通过排污把泥垢从锅炉内排出。从而达到减缓或防止水垢结生的目的。常用的药剂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
锅炉外水处理指对进入锅炉之前的给水预先进行的各种处理,是锅炉水质处理的主要方式。锅炉外水处理包括:除去水中悬浮物及胶体状杂质的过滤和沉淀;除去水中可结垢的钙、镁离子——使水软化;对碱度高的水进行降碱处理;当锅炉额定蒸发量≥6t/h(或额定热功率≥4.2MW)时,还必须除氧。
  软化处理是低压锅炉*主要的锅外水处理手段。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钠离子交换软化法,即使水与交换剂接触,以交换剂中的钠离子置换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钙镁离子含量。
二、锅炉水质处理
1、锅炉给水处理的重要性
在天然水中通常含有三种杂质:悬浮杂质(泥沙、油污等)、胶体杂质(铁、铝、硅的氢氧化物等)及溶解杂质(溶解气体和溶解盐类等)。这些杂质可以使锅炉产生水垢和水渣、腐蚀锅炉的金属表面、引起锅水发泡、汽水共腾、蒸汽带水、污染蒸汽,有时还可使过热器沉盐结垢,造成过热爆管。特别是水垢的形成,不但浪费燃烧、损坏受热面;还能破坏水循环,缩短锅炉的使用寿命。在锅炉中形成水垢的原因是水在加热过程中,某些钙、镁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物质析出;且这些钙、镁盐的溶解度随水温升高而下降,达到饱和浓度后析出;锅水不断蒸发浓缩后,难溶盐类形成沉淀。
2、水质标准
水质指标是表示水的质量好坏的技术指标,根据用水要求和杂质的特性制定。锅炉用水的水质指标主要有:
悬浮物: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将水过滤分离得到的不溶于水的物质的含量。
含盐量:溶于水中全部盐类的总含量;常用溶解固形物含量代。
硬度:水中溶解的钙镁盐的总含量。硬度又有暂时硬度和长久硬度之分。暂时硬度是水中钙镁的重碳酸盐含量。长久硬度是水中非碳酸盐硬度,包括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物等。
pH值:水中氢离子含量的负对数。
碱度:水中由于离解或者水解而使氢氧根浓度增加的物质总含量.
水质标准是水质指标要求达到的合格范围,由锅炉蒸发量、工作压力、蒸汽温度、水处理工艺等多方面情况制定。我国《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

 

 
水处理方式
锅内加药处理
锅外水或化学处理
悬浮物含量
<20mg/L
<5mg/L
给水总硬度
<=3.5me/L(毫克当量/升)
<=0.03me/L
总碱度
10~22me/L
<=20me/L
pH值
>=7
>=7
含油量
<=2mg/L
<=2mg/L
相对碱度
<0.2
<0.2
工作压力
1.57MPa
p<=1.57MPa
溶解氧
<=0.05mg/L
<=0.1mg/L
溶解固形物
<3000mg/L
<3500mg/L


3、水处理方法
目前锅炉水处理从两方面进行:一是炉内水处理,二是炉外水处理。
锅炉内水处理是通过向锅炉给水投加一定量的软水剂(防垢剂)使锅炉给水中的结垢物质软化,成为泥垢(水渣)通过排污把泥垢从锅炉内排出。从而达到减缓或防止水垢结生的目的。常用的药剂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
锅炉外水处理指对进入锅炉之前的给水预先进行的各种处理,是锅炉水质处理的主要方式。锅炉外水处理包括:除去水中悬浮物及胶体状杂质的过滤和沉淀;除去水中可结垢的钙、镁离子——使水软化;对碱度高的水进行降碱处理;当锅炉额定蒸发量≥6t/h(或额定热功率≥4.2MW)时,还必须除氧。
  软化处理是低压锅炉*主要的锅外水处理手段。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钠离子交换软化法,即使水与交换剂接触,以交换剂中的钠离子置换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钙镁离子含量。
二、锅炉水质处理
1、锅炉给水处理的重要性
在天然水中通常含有三种杂质:悬浮杂质(泥沙、油污等)、胶体杂质(铁、铝、硅的氢氧化物等)及溶解杂质(溶解气体和溶解盐类等)。这些杂质可以使锅炉产生水垢和水渣、腐蚀锅炉的金属表面、引起锅水发泡、汽水共腾、蒸汽带水、污染蒸汽,有时还可使过热器沉盐结垢,造成过热爆管。特别是水垢的形成,不但浪费燃烧、损坏受热面;还能破坏水循环,缩短锅炉的使用寿命。在锅炉中形成水垢的原因是水在加热过程中,某些钙、镁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物质析出;且这些钙、镁盐的溶解度随水温升高而下降,达到饱和浓度后析出;锅水不断蒸发浓缩后,难溶盐类形成沉淀。
2、水质标准
水质指标是表示水的质量好坏的技术指标,根据用水要求和杂质的特性制定。锅炉用水的水质指标主要有:
悬浮物: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将水过滤分离得到的不溶于水的物质的含量。
含盐量:溶于水中全部盐类的总含量;常用溶解固形物含量代。
硬度:水中溶解的钙镁盐的总含量。硬度又有暂时硬度和长久硬度之分。暂时硬度是水中钙镁的重碳酸盐含量。长久硬度是水中非碳酸盐硬度,包括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物等。
pH值:水中氢离子含量的负对数。
碱度:水中由于离解或者水解而使氢氧根浓度增加的物质总含量.
水质标准是水质指标要求达到的合格范围,由锅炉蒸发量、工作压力、蒸汽温度、水处理工艺等多方面情况制定。我国《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
 
水处理方式
锅内加药处理
锅外水或化学处理
悬浮物含量
<20mg/L
<5mg/L
给水总硬度
<=3.5me/L(毫克当量/升)
<=0.03me/L
总碱度
10~22me/L
<=20me/L
pH值
>=7
>=7
含油量
<=2mg/L
<=2mg/L
相对碱度
<0.2
<0.2
工作压力
1.57MPa
p<=1.57MPa
溶解氧
<=0.05mg/L
<=0.1mg/L
溶解固形物
<3000mg/L
<3500mg/L


3、水处理方法
目前锅炉水处理从两方面进行:一是炉内水处理,二是炉外水处理。
锅炉内水处理是通过向锅炉给水投加一定量的软水剂(防垢剂)使锅炉给水中的结垢物质软化,成为泥垢(水渣)通过排污把泥垢从锅炉内排出。从而达到减缓或防止水垢结生的目的。常用的药剂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
锅炉外水处理指对进入锅炉之前的给水预先进行的各种处理,是锅炉水质处理的主要方式。锅炉外水处理包括:除去水中悬浮物及胶体状杂质的过滤和沉淀;除去水中可结垢的钙、镁离子——使水软化;对碱度高的水进行降碱处理;当锅炉额定蒸发量≥6t/h(或额定热功率≥4.2MW)时,还必须除氧。
  软化处理是低压锅炉*主要的锅外水处理手段。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钠离子交换软化法,即使水与交换剂接触,以交换剂中的钠离子置换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钙镁离子含量。
二、锅炉水质处理
1、锅炉给水处理的重要性
在天然水中通常含有三种杂质:悬浮杂质(泥沙、油污等)、胶体杂质(铁、铝、硅的氢氧化物等)及溶解杂质(溶解气体和溶解盐类等)。这些杂质可以使锅炉产生水垢和水渣、腐蚀锅炉的金属表面、引起锅水发泡、汽水共腾、蒸汽带水、污染蒸汽,有时还可使过热器沉盐结垢,造成过热爆管。特别是水垢的形成,不但浪费燃烧、损坏受热面;还能破坏水循环,缩短锅炉的使用寿命。在锅炉中形成水垢的原因是水在加热过程中,某些钙、镁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物质析出;且这些钙、镁盐的溶解度随水温升高而下降,达到饱和浓度后析出;锅水不断蒸发浓缩后,难溶盐类形成沉淀。
2、水质标准
水质指标是表示水的质量好坏的技术指标,根据用水要求和杂质的特性制定。锅炉用水的水质指标主要有:
悬浮物: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将水过滤分离得到的不溶于水的物质的含量。
含盐量:溶于水中全部盐类的总含量;常用溶解固形物含量代。
硬度:水中溶解的钙镁盐的总含量。硬度又有暂时硬度和长久硬度之分。暂时硬度是水中钙镁的重碳酸盐含量。长久硬度是水中非碳酸盐硬度,包括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物等。
pH值:水中氢离子含量的负对数。
碱度:水中由于离解或者水解而使氢氧根浓度增加的物质总含量.
水质标准是水质指标要求达到的合格范围,由锅炉蒸发量、工作压力、蒸汽温度、水处理工艺等多方面情况制定。我国《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

 

 
水处理方式
锅内加药处理
锅外水或化学处理
悬浮物含量
<20mg/L
<5mg/L
给水总硬度
<=3.5me/L(毫克当量/升)
<=0.03me/L
总碱度
10~22me/L
<=20me/L
pH值
>=7
>=7
含油量
<=2mg/L
<=2mg/L
相对碱度
<0.2
<0.2
工作压力
1.57MPa
p<=1.57MPa
溶解氧
<=0.05mg/L
<=0.1mg/L
溶解固形物
<3000mg/L
<3500mg/L


3、水处理方法
目前锅炉水处理从两方面进行:一是炉内水处理,二是炉外水处理。
锅炉内水处理是通过向锅炉给水投加一定量的软水剂(防垢剂)使锅炉给水中的结垢物质软化,成为泥垢(水渣)通过排污把泥垢从锅炉内排出。从而达到减缓或防止水垢结生的目的。常用的药剂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
锅炉外水处理指对进入锅炉之前的给水预先进行的各种处理,是锅炉水质处理的主要方式。锅炉外水处理包括:除去水中悬浮物及胶体状杂质的过滤和沉淀;除去水中可结垢的钙、镁离子——使水软化;对碱度高的水进行降碱处理;当锅炉额定蒸发量≥6t/h(或额定热功率≥4.2MW)时,还必须除氧。
  软化处理是低压锅炉*主要的锅外水处理手段。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钠离子交换软化法,即使水与交换剂接触,以交换剂中的钠离子置换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钙镁离子含量。
二、锅炉水质处理
1、锅炉给水处理的重要性
在天然水中通常含有三种杂质:悬浮杂质(泥沙、油污等)、胶体杂质(铁、铝、硅的氢氧化物等)及溶解杂质(溶解气体和溶解盐类等)。这些杂质可以使锅炉产生水垢和水渣、腐蚀锅炉的金属表面、引起锅水发泡、汽水共腾、蒸汽带水、污染蒸汽,有时还可使过热器沉盐结垢,造成过热爆管。特别是水垢的形成,不但浪费燃烧、损坏受热面;还能破坏水循环,缩短锅炉的使用寿命。在锅炉中形成水垢的原因是水在加热过程中,某些钙、镁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物质析出;且这些钙、镁盐的溶解度随水温升高而下降,达到饱和浓度后析出;锅水不断蒸发浓缩后,难溶盐类形成沉淀。
2、水质标准
水质指标是表示水的质量好坏的技术指标,根据用水要求和杂质的特性制定。锅炉用水的水质指标主要有:
悬浮物: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将水过滤分离得到的不溶于水的物质的含量。
含盐量:溶于水中全部盐类的总含量;常用溶解固形物含量代。
硬度:水中溶解的钙镁盐的总含量。硬度又有暂时硬度和长久硬度之分。暂时硬度是水中钙镁的重碳酸盐含量。长久硬度是水中非碳酸盐硬度,包括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物等。
pH值:水中氢离子含量的负对数。
碱度:水中由于离解或者水解而使氢氧根浓度增加的物质总含量.
水质标准是水质指标要求达到的合格范围,由锅炉蒸发量、工作压力、蒸汽温度、水处理工艺等多方面情况制定。我国《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
 
水处理方式
锅内加药处理
锅外水或化学处理
悬浮物含量
<20mg/L
<5mg/L
给水总硬度
<=3.5me/L(毫克当量/升)
<=0.03me/L
总碱度
10~22me/L
<=20me/L
pH值
>=7
>=7
含油量
<=2mg/L
<=2mg/L
相对碱度
<0.2
<0.2
工作压力
1.57MPa
p<=1.57MPa
溶解氧
<=0.05mg/L
<=0.1mg/L
溶解固形物
<3000mg/L
<3500mg/L


3、水处理方法
目前锅炉水处理从两方面进行:一是炉内水处理,二是炉外水处理。
锅炉内水处理是通过向锅炉给水投加一定量的软水剂(防垢剂)使锅炉给水中的结垢物质软化,成为泥垢(水渣)通过排污把泥垢从锅炉内排出。从而达到减缓或防止水垢结生的目的。常用的药剂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
锅炉外水处理指对进入锅炉之前的给水预先进行的各种处理,是锅炉水质处理的主要方式。锅炉外水处理包括:除去水中悬浮物及胶体状杂质的过滤和沉淀;除去水中可结垢的钙、镁离子——使水软化;对碱度高的水进行降碱处理;当锅炉额定蒸发量≥6t/h(或额定热功率≥4.2MW)时,还必须除氧。
  软化处理是低压锅炉*主要的锅外水处理手段。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钠离子交换软化法,即使水与交换剂接触,以交换剂中的钠离子置换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钙镁离子含量。
二、锅炉水质处理
1、锅炉给水处理的重要性
在天然水中通常含有三种杂质:悬浮杂质(泥沙、油污等)、胶体杂质(铁、铝、硅的氢氧化物等)及溶解杂质(溶解气体和溶解盐类等)。这些杂质可以使锅炉产生水垢和水渣、腐蚀锅炉的金属表面、引起锅水发泡、汽水共腾、蒸汽带水、污染蒸汽,有时还可使过热器沉盐结垢,造成过热爆管。特别是水垢的形成,不但浪费燃烧、损坏受热面;还能破坏水循环,缩短锅炉的使用寿命。在锅炉中形成水垢的原因是水在加热过程中,某些钙、镁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物质析出;且这些钙、镁盐的溶解度随水温升高而下降,达到饱和浓度后析出;锅水不断蒸发浓缩后,难溶盐类形成沉淀。
2、水质标准
水质指标是表示水的质量好坏的技术指标,根据用水要求和杂质的特性制定。锅炉用水的水质指标主要有:
悬浮物: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将水过滤分离得到的不溶于水的物质的含量。
含盐量:溶于水中全部盐类的总含量;常用溶解固形物含量代。
硬度:水中溶解的钙镁盐的总含量。硬度又有暂时硬度和长久硬度之分。暂时硬度是水中钙镁的重碳酸盐含量。长久硬度是水中非碳酸盐硬度,包括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物等。
pH值:水中氢离子含量的负对数。
碱度:水中由于离解或者水解而使氢氧根浓度增加的物质总含量.
水质标准是水质指标要求达到的合格范围,由锅炉蒸发量、工作压力、蒸汽温度、水处理工艺等多方面情况制定。我国《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

 

 
水处理方式
锅内加药处理
锅外水或化学处理
悬浮物含量
<20mg/L
<5mg/L
给水总硬度
<=3.5me/L(毫克当量/升)
<=0.03me/L
总碱度
10~22me/L
<=20me/L
pH值
>=7
>=7
含油量
<=2mg/L
<=2mg/L
相对碱度
<0.2
<0.2
工作压力
1.57MPa
p<=1.57MPa
溶解氧
<=0.05mg/L
<=0.1mg/L
溶解固形物
<3000mg/L
<3500mg/L


3、水处理方法
目前锅炉水处理从两方面进行:一是炉内水处理,二是炉外水处理。
锅炉内水处理是通过向锅炉给水投加一定量的软水剂(防垢剂)使锅炉给水中的结垢物质软化,成为泥垢(水渣)通过排污把泥垢从锅炉内排出。从而达到减缓或防止水垢结生的目的。常用的药剂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
锅炉外水处理指对进入锅炉之前的给水预先进行的各种处理,是锅炉水质处理的主要方式。锅炉外水处理包括:除去水中悬浮物及胶体状杂质的过滤和沉淀;除去水中可结垢的钙、镁离子——使水软化;对碱度高的水进行降碱处理;当锅炉额定蒸发量≥6t/h(或额定热功率≥4.2MW)时,还必须除氧。
  软化处理是低压锅炉*主要的锅外水处理手段。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钠离子交换软化法,即使水与交换剂接触,以交换剂中的钠离子置换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钙镁离子含量。
二、锅炉水质处理
1、锅炉给水处理的重要性
在天然水中通常含有三种杂质:悬浮杂质(泥沙、油污等)、胶体杂质(铁、铝、硅的氢氧化物等)及溶解杂质(溶解气体和溶解盐类等)。这些杂质可以使锅炉产生水垢和水渣、腐蚀锅炉的金属表面、引起锅水发泡、汽水共腾、蒸汽带水、污染蒸汽,有时还可使过热器沉盐结垢,造成过热爆管。特别是水垢的形成,不但浪费燃烧、损坏受热面;还能破坏水循环,缩短锅炉的使用寿命。在锅炉中形成水垢的原因是水在加热过程中,某些钙、镁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物质析出;且这些钙、镁盐的溶解度随水温升高而下降,达到饱和浓度后析出;锅水不断蒸发浓缩后,难溶盐类形成沉淀。
2、水质标准
水质指标是表示水的质量好坏的技术指标,根据用水要求和杂质的特性制定。锅炉用水的水质指标主要有:
悬浮物: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将水过滤分离得到的不溶于水的物质的含量。
含盐量:溶于水中全部盐类的总含量;常用溶解固形物含量代。
硬度:水中溶解的钙镁盐的总含量。硬度又有暂时硬度和长久硬度之分。暂时硬度是水中钙镁的重碳酸盐含量。长久硬度是水中非碳酸盐硬度,包括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物等。
pH值:水中氢离子含量的负对数。
碱度:水中由于离解或者水解而使氢氧根浓度增加的物质总含量.
水质标准是水质指标要求达到的合格范围,由锅炉蒸发量、工作压力、蒸汽温度、水处理工艺等多方面情况制定。我国《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
 
水处理方式
锅内加药处理
锅外水或化学处理
悬浮物含量
<20mg/L
<5mg/L
给水总硬度
<=3.5me/L(毫克当量/升)
<=0.03me/L
总碱度
10~22me/L
<=20me/L
pH值
>=7
>=7
含油量
<=2mg/L
<=2mg/L
相对碱度
<0.2
<0.2
工作压力
1.57MPa
p<=1.57MPa
溶解氧
<=0.05mg/L
<=0.1mg/L
溶解固形物
<3000mg/L
<3500mg/L


3、水处理方法
目前锅炉水处理从两方面进行:一是炉内水处理,二是炉外水处理。
锅炉内水处理是通过向锅炉给水投加一定量的软水剂(防垢剂)使锅炉给水中的结垢物质软化,成为泥垢(水渣)通过排污把泥垢从锅炉内排出。从而达到减缓或防止水垢结生的目的。常用的药剂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
锅炉外水处理指对进入锅炉之前的给水预先进行的各种处理,是锅炉水质处理的主要方式。锅炉外水处理包括:除去水中悬浮物及胶体状杂质的过滤和沉淀;除去水中可结垢的钙、镁离子——使水软化;对碱度高的水进行降碱处理;当锅炉额定蒸发量≥6t/h(或额定热功率≥4.2MW)时,还必须除氧。
  软化处理是低压锅炉*主要的锅外水处理手段。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钠离子交换软化法,即使水与交换剂接触,以交换剂中的钠离子置换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钙镁离子含量。
二、锅炉水质处理
1、锅炉给水处理的重要性
在天然水中通常含有三种杂质:悬浮杂质(泥沙、油污等)、胶体杂质(铁、铝、硅的氢氧化物等)及溶解杂质(溶解气体和溶解盐类等)。这些杂质可以使锅炉产生水垢和水渣、腐蚀锅炉的金属表面、引起锅水发泡、汽水共腾、蒸汽带水、污染蒸汽,有时还可使过热器沉盐结垢,造成过热爆管。特别是水垢的形成,不但浪费燃烧、损坏受热面;还能破坏水循环,缩短锅炉的使用寿命。在锅炉中形成水垢的原因是水在加热过程中,某些钙、镁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物质析出;且这些钙、镁盐的溶解度随水温升高而下降,达到饱和浓度后析出;锅水不断蒸发浓缩后,难溶盐类形成沉淀。
2、水质标准
水质指标是表示水的质量好坏的技术指标,根据用水要求和杂质的特性制定。锅炉用水的水质指标主要有:
悬浮物: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将水过滤分离得到的不溶于水的物质的含量。
含盐量:溶于水中全部盐类的总含量;常用溶解固形物含量代。
硬度:水中溶解的钙镁盐的总含量。硬度又有暂时硬度和长久硬度之分。暂时硬度是水中钙镁的重碳酸盐含量。长久硬度是水中非碳酸盐硬度,包括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物等。
pH值:水中氢离子含量的负对数。
碱度:水中由于离解或者水解而使氢氧根浓度增加的物质总含量.
水质标准是水质指标要求达到的合格范围,由锅炉蒸发量、工作压力、蒸汽温度、水处理工艺等多方面情况制定。我国《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

 

 
水处理方式
锅内加药处理
锅外水或化学处理
悬浮物含量
<20mg/L
<5mg/L
给水总硬度
<=3.5me/L(毫克当量/升)
<=0.03me/L
总碱度
10~22me/L
<=20me/L
pH值
>=7
>=7
含油量
<=2mg/L
<=2mg/L
相对碱度
<0.2
<0.2
工作压力
1.57MPa
p<=1.57MPa
溶解氧
<=0.05mg/L
<=0.1mg/L
溶解固形物
<3000mg/L
<3500mg/L


3、水处理方法
目前锅炉水处理从两方面进行:一是炉内水处理,二是炉外水处理。
锅炉内水处理是通过向锅炉给水投加一定量的软水剂(防垢剂)使锅炉给水中的结垢物质软化,成为泥垢(水渣)通过排污把泥垢从锅炉内排出。从而达到减缓或防止水垢结生的目的。常用的药剂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
锅炉外水处理指对进入锅炉之前的给水预先进行的各种处理,是锅炉水质处理的主要方式。锅炉外水处理包括:除去水中悬浮物及胶体状杂质的过滤和沉淀;除去水中可结垢的钙、镁离子——使水软化;对碱度高的水进行降碱处理;当锅炉额定蒸发量≥6t/h(或额定热功率≥4.2MW)时,还必须除氧。
  软化处理是低压锅炉*主要的锅外水处理手段。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钠离子交换软化法,即使水与交换剂接触,以交换剂中的钠离子置换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钙镁离子含量。
三、锅炉运行的**管理
1、锅炉启动的**要点
(1)**检查
锅炉启动前一定要进行**检查,符合启动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检查的内容有:检查汽水各级系统、燃烧系统、风烟系统、锅炉本体和辅机是否完好;检查人孔、手孔、看火门、防爆门及种类阀门、接板是否正常;检查**附件是否齐全、完好并使之处于启动要求的位置;检查各种测量仪表是否完好。
(2)上水
为防止产生过大应力,上水水温*高不应超过90~100℃;上水速度要缓慢,全部上水时间在夏季不小于1h,在冬季不小于2h.冷炉上水至*低**水位时间应停止上水,以防受热膨胀后水位过高。
(3)烘炉和煮炉
烘炉应根据事先制定的烘炉升温曲线进行,整个烘炉时间根据锅炉大小、型号不同而定,一般为3~14天。烘炉后期可以同进进行煮炉。
煮炉时在锅水中加入碱**剂,步骤为:上水至*高水位;加入适量药剂(2~4kg/t);燃烧加热锅水至沸腾但不升压,维持10~12h;减弱燃烧,排污之后适当放水;加强燃烧并使锅炉升压到25%~100%工作压力,运行12~24h;停炉冷却,排除锅水并清洗受热面。
(4)点火与升压
一般锅炉上水后即可点火升压;进行烘炉煮炉的锅炉,待煮炉完毕,排水清洗后再重新上水,然后点火升压。
应注意的问题有:
①防止炉膛内爆炸
②防止热应力和热膨胀造成破坏
③监视和调整各种变化
(5)暖管与并气
暖管就是用蒸汽缓慢加热管道三阀门、法兰等元件,使其温度缓慢上升,避免向冷态或较低温度的管道突然供入蒸汽,以防止热应力过大而损坏管道、阀门等元件。同时将管道中的冷凝水驱出,防止在供汽时发生水击。冷态蒸汽管道的暖管时间一般不少于2h,热态蒸汽管道的暖管一般为0.5~1h.
并汽也叫并炉、并列,即投入运行的锅炉向共用的蒸汽供汽。并汽时应燃烧稳定、运行正常、蒸汽品质合格以入蒸汽压力稍低于蒸汽总管内气压。
2、锅炉运行中的**要点
(1)锅炉运行中,保护装置与联锁不得停用。需要检验或维修时,应经有关主要领导批准。
(2)锅炉运行中,**阀每天人为排汽试验一次。电磁**阀电气回路试验每月应进行一次。**阀排汽试验后,其起座压力、回座压力、阀瓣开启高度应符合规定,并作记录。
 
(3)锅炉运行中,应定期进行排污试验。
3、锅炉停炉时的**要点
(1)正常停炉(计划内停炉)
停炉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防止降压降温过快,以避免锅炉部件因降温收缩不均匀而产生过大的热应力。
锅炉正常停炉应是先停燃料供应,随之停止送风,降低引风;同时逐渐降低锅炉负荷,相应地减少锅炉上水,但应维持锅炉水位稍高于正常水位。锅炉停止供汽后,应隔绝与蒸汽母管的连接,排汽降压。同时应继续收视锅炉,待锅内无汽压时,开启空气阀,以免锅内因降温形成真空。
(2)紧急停炉
锅炉运行中出现:
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的下部可见边缘;
不断加大向锅炉给水及采取其它措施,但水位仍下降;
锅炉水位超过*高可见水位(满水),放水仍见不到水位;
给水泵全部失效或给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炉进水;
水位表或**阀全部失效;
锅炉部件损坏,危及运行人员**;
燃烧设备损坏,炉墙倒塌或锅炉构架被烧红等严重威胁锻炉**运行;
其它异常情况危及锅炉**运行。
紧急停炉的操作顺序:
立即停止添加燃料和送风,减弱引风,同时设法熄灭炉膛内的燃料,对于一般层燃炉可以用砂土或湿灰灭火,链条炉可以开快档使炉排快速运转,把红火送入灰坑;灭火后即把炉门、灰门及烟道挡板打开,以加强通风冷却,锅内可以较快降压并更换锅水,锅水冷却至70℃左右允许排水。但因缺水紧急停炉时,严禁给锅炉上水,并不得开启空气阀及**阀快速降压。
紧急停炉是为防止事故扩大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而采取的必要措施,但紧急停炉操作本身势必导致锅炉部件快速降温降压,产生较大的热应力,以致损害锅炉部件。
4、锅炉停炉时保养
锅炉停炉后,为防止腐蚀必须进行保养。常用的方法有干法、湿法和热法三种。
(1)干法保养
干法保养只用于长期停用的锅炉。正常停炉后,水放净,**锅炉受热面及锅筒内外的水垢、铁锈和烟灰,用微火将锅炉烘干,放入干燥剂。而后关闭所有的门、孔,保持严密。一月之后打开人孔、手孔检查,若干燥剂成粉状、失去吸潮能力,则更换新干燥剂。视检查情况决定缩短或延长下次检查时间。若停用时间超过三个月,则在内外部清扫后,受热面内部涂以防锈漆,锅炉附件也应维修检查,涂油保护,再按上述方法保养。
(2)湿法保养
湿法保养也适用于长期停用的锅炉。停用后清扫内外表面,然后进水(*好是软水),将适量氢氧化钠或磷酸钠溶于水后加入锅炉,生小火加热使锅炉外壁面干燥,内部由于对流使各部位碱浓度均匀,锅内水温达80~100℃时即可熄火。每隔5天对锅内水化验一次,控制其碱度在5~12mg·L-1范围。
(3)热法保养
停用时间在10天左右宜用热法保养。停炉后关闭所有风、烟道闸门,使炉温缓慢下降,保持锅炉汽压在大气压以上(即水温在100℃以上)即可。若汽压保持不住,可生小火或用运行锅炉的蒸汽加热。
上一页  [1] [2] [3
三、锅炉运行的**管理
1、锅炉启动的**要点
(1)**检查
锅炉启动前一定要进行**检查,符合启动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检查的内容有:检查汽水各级系统、燃烧系统、风烟系统、锅炉本体和辅机是否完好;检查人孔、手孔、看火门、防爆门及种类阀门、接板是否正常;检查**附件是否齐全、完好并使之处于启动要求的位置;检查各种测量仪表是否完好。
(2)上水
为防止产生过大应力,上水水温*高不应超过90~100℃;上水速度要缓慢,全部上水时间在夏季不小于1h,在冬季不小于2h.冷炉上水至*低**水位时间应停止上水,以防受热膨胀后水位过高。
(3)烘炉和煮炉
烘炉应根据事先制定的烘炉升温曲线进行,整个烘炉时间根据锅炉大小、型号不同而定,一般为3~14天。烘炉后期可以同进进行煮炉。
煮炉时在锅水中加入碱**剂,步骤为:上水至*高水位;加入适量药剂(2~4kg/t);燃烧加热锅水至沸腾但不升压,维持10~12h;减弱燃烧,排污之后适当放水;加强燃烧并使锅炉升压到25%~100%工作压力,运行12~24h;停炉冷却,排除锅水并清洗受热面。
(4)点火与升压
一般锅炉上水后即可点火升压;进行烘炉煮炉的锅炉,待煮炉完毕,排水清洗后再重新上水,然后点火升压。
应注意的问题有:
①防止炉膛内爆炸
②防止热应力和热膨胀造成破坏
③监视和调整各种变化
(5)暖管与并气
暖管就是用蒸汽缓慢加热管道三阀门、法兰等元件,使其温度缓慢上升,避免向冷态或较低温度的管道突然供入蒸汽,以防止热应力过大而损坏管道、阀门等元件。同时将管道中的冷凝水驱出,防止在供汽时发生水击。冷态蒸汽管道的暖管时间一般不少于2h,热态蒸汽管道的暖管一般为0.5~1h.
并汽也叫并炉、并列,即投入运行的锅炉向共用的蒸汽供汽。并汽时应燃烧稳定、运行正常、蒸汽品质合格以入蒸汽压力稍低于蒸汽总管内气压。
2、锅炉运行中的**要点
(1)锅炉运行中,保护装置与联锁不得停用。需要检验或维修时,应经有关主要领导批准。
(2)锅炉运行中,**阀每天人为排汽试验一次。电磁**阀电气回路试验每月应进行一次。**阀排汽试验后,其起座压力、回座压力、阀瓣开启高度应符合规定,并作记录。
 
(3)锅炉运行中,应定期进行排污试验。
3、锅炉停炉时的**要点
(1)正常停炉(计划内停炉)
停炉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防止降压降温过快,以避免锅炉部件因降温收缩不均匀而产生过大的热应力。
锅炉正常停炉应是先停燃料供应,随之停止送风,降低引风;同时逐渐降低锅炉负荷,相应地减少锅炉上水,但应维持锅炉水位稍高于正常水位。锅炉停止供汽后,应隔绝与蒸汽母管的连接,排汽降压。同时应继续收视锅炉,待锅内无汽压时,开启空气阀,以免锅内因降温形成真空。
(2)紧急停炉
锅炉运行中出现:
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的下部可见边缘;
不断加大向锅炉给水及采取其它措施,但水位仍下降;
锅炉水位超过*高可见水位(满水),放水仍见不到水位;
给水泵全部失效或给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炉进水;
水位表或**阀全部失效;
锅炉部件损坏,危及运行人员**;
燃烧设备损坏,炉墙倒塌或锅炉构架被烧红等严重威胁锻炉**运行;
其它异常情况危及锅炉**运行。
紧急停炉的操作顺序:
立即停止添加燃料和送风,减弱引风,同时设法熄灭炉膛内的燃料,对于一般层燃炉可以用砂土或湿灰灭火,链条炉可以开快档使炉排快速运转,把红火送入灰坑;灭火后即把炉门、灰门及烟道挡板打开,以加强通风冷却,锅内可以较快降压并更换锅水,锅水冷却至70℃左右允许排水。但因缺水紧急停炉时,严禁给锅炉上水,并不得开启空气阀及**阀快速降压。
紧急停炉是为防止事故扩大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而采取的必要措施,但紧急停炉操作本身势必导致锅炉部件快速降温降压,产生较大的热应力,以致损害锅炉部件。
4、锅炉停炉时保养
锅炉停炉后,为防止腐蚀必须进行保养。常用的方法有干法、湿法和热法三种。
(1)干法保养
干法保养只用于长期停用的锅炉。正常停炉后,水放净,**锅炉受热面及锅筒内外的水垢、铁锈和烟灰,用微火将锅炉烘干,放入干燥剂。而后关闭所有的门、孔,保持严密。一月之后打开人孔、手孔检查,若干燥剂成粉状、失去吸潮能力,则更换新干燥剂。视检查情况决定缩短或延长下次检查时间。若停用时间超过三个月,则在内外部清扫后,受热面内部涂以防锈漆,锅炉附件也应维修检查,涂油保护,再按上述方法保养。
(2)湿法保养
湿法保养也适用于长期停用的锅炉。停用后清扫内外表面,然后进水(*好是软水),将适量氢氧化钠或磷酸钠溶于水后加入锅炉,生小火加热使锅炉外壁面干燥,内部由于对流使各部位碱浓度均匀,锅内水温达80~100℃时即可熄火。每隔5天对锅内水化验一次,控制其碱度在5~12mg·L-1范围。
(3)热法保养
停用时间在10天左右宜用热法保养。停炉后关闭所有风、烟道闸门,使炉温缓慢下降,保持锅炉汽压在大气压以上(即水温在100℃以上)即可。若汽压保持不住,可生小火或用运行锅炉的蒸汽加热。
上一页  [1] [2] [3
三、锅炉运行的**管理
1、锅炉启动的**要点
(1)**检查
锅炉启动前一定要进行**检查,符合启动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检查的内容有:检查汽水各级系统、燃烧系统、风烟系统、锅炉本体和辅机是否完好;检查人孔、手孔、看火门、防爆门及种类阀门、接板是否正常;检查**附件是否齐全、完好并使之处于启动要求的位置;检查各种测量仪表是否完好。
(2)上水
为防止产生过大应力,上水水温*高不应超过90~100℃;上水速度要缓慢,全部上水时间在夏季不小于1h,在冬季不小于2h.冷炉上水至*低**水位时间应停止上水,以防受热膨胀后水位过高。
(3)烘炉和煮炉
烘炉应根据事先制定的烘炉升温曲线进行,整个烘炉时间根据锅炉大小、型号不同而定,一般为3~14天。烘炉后期可以同进进行煮炉。
煮炉时在锅水中加入碱**剂,步骤为:上水至*高水位;加入适量药剂(2~4kg/t);燃烧加热锅水至沸腾但不升压,维持10~12h;减弱燃烧,排污之后适当放水;加强燃烧并使锅炉升压到25%~100%工作压力,运行12~24h;停炉冷却,排除锅水并清洗受热面。
(4)点火与升压
一般锅炉上水后即可点火升压;进行烘炉煮炉的锅炉,待煮炉完毕,排水清洗后再重新上水,然后点火升压。
应注意的问题有:
①防止炉膛内爆炸
②防止热应力和热膨胀造成破坏
③监视和调整各种变化
(5)暖管与并气
暖管就是用蒸汽缓慢加热管道三阀门、法兰等元件,使其温度缓慢上升,避免向冷态或较低温度的管道突然供入蒸汽,以防止热应力过大而损坏管道、阀门等元件。同时将管道中的冷凝水驱出,防止在供汽时发生水击。冷态蒸汽管道的暖管时间一般不少于2h,热态蒸汽管道的暖管一般为0.5~1h.
并汽也叫并炉、并列,即投入运行的锅炉向共用的蒸汽供汽。并汽时应燃烧稳定、运行正常、蒸汽品质合格以入蒸汽压力稍低于蒸汽总管内气压。
2、锅炉运行中的**要点
(1)锅炉运行中,保护装置与联锁不得停用。需要检验或维修时,应经有关主要领导批准。
(2)锅炉运行中,**阀每天人为排汽试验一次。电磁**阀电气回路试验每月应进行一次。**阀排汽试验后,其起座压力、回座压力、阀瓣开启高度应符合规定,并作记录。
 
(3)锅炉运行中,应定期进行排污试验。
3、锅炉停炉时的**要点
(1)正常停炉(计划内停炉)
停炉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防止降压降温过快,以避免锅炉部件因降温收缩不均匀而产生过大的热应力。
锅炉正常停炉应是先停燃料供应,随之停止送风,降低引风;同时逐渐降低锅炉负荷,相应地减少锅炉上水,但应维持锅炉水位稍高于正常水位。锅炉停止供汽后,应隔绝与蒸汽母管的连接,排汽降压。同时应继续收视锅炉,待锅内无汽压时,开启空气阀,以免锅内因降温形成真空。
(2)紧急停炉
锅炉运行中出现:
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的下部可见边缘;
不断加大向锅炉给水及采取其它措施,但水位仍下降;
锅炉水位超过*高可见水位(满水),放水仍见不到水位;
给水泵全部失效或给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炉进水;
水位表或**阀全部失效;
锅炉部件损坏,危及运行人员**;
燃烧设备损坏,炉墙倒塌或锅炉构架被烧红等严重威胁锻炉**运行;
其它异常情况危及锅炉**运行。
紧急停炉的操作顺序:
立即停止添加燃料和送风,减弱引风,同时设法熄灭炉膛内的燃料,对于一般层燃炉可以用砂土或湿灰灭火,链条炉可以开快档使炉排快速运转,把红火送入灰坑;灭火后即把炉门、灰门及烟道挡板打开,以加强通风冷却,锅内可以较快降压并更换锅水,锅水冷却至70℃左右允许排水。但因缺水紧急停炉时,严禁给锅炉上水,并不得开启空气阀及**阀快���降压。
紧急停炉是为防止事故扩大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而采取的必要措施,但紧急停炉操作本身势必导致锅炉部件快速降温降压,产生较大的热应力,以致损害锅炉部件。
4、锅炉停炉时保养
锅炉停炉后,为防止腐蚀必须进行保养。常用的方法有干法、湿法和热法三种。
(1)干法保养
干法保养只用于长期停用的锅炉。正常停炉后,水放净,**锅炉受热面及锅筒内外的水垢、铁锈和烟灰,用微火将锅炉烘干,放入干燥剂。而后关闭所有的门、孔,保持严密。一月之后打开人孔、手孔检查,若干燥剂成粉状、失去吸潮能力,则更换新干燥剂。视检查情况决定缩短或延长下次检查时间。若停用时间超过三个月,则在内外部清扫后,受热面内部涂以防锈漆,锅炉附件也应维修检查,涂油保护,再按上述方法保养。
(2)湿法保养
湿法保养也适用于长期停用的锅炉。停用后清扫内外表面,然后进水(*好是软水),将适量氢氧化钠或磷酸钠溶于水后加入锅炉,生小火加热使锅炉外壁面干燥,内部由于对流使各部位碱浓度均匀,锅内水温达80~100℃时即可熄火。每隔5天对锅内水化验一次,控制其碱度在5~12mg·L-1范围。
(3)热法保养
停用时间在10天左右宜用热法保养。停炉后关闭所有风、烟道闸门,使炉温缓慢下降,保持锅炉汽压在大气压以上(即水温在100℃以上)即可。若汽压保持不住,可生小火或用运行锅炉的蒸汽加热。
上一页  [1] [2] [3
三、锅炉运行的**管理
1、锅炉启动的**要点
(1)**检查
锅炉启动前一定要进行**检查,符合启动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检查的内容有:检查汽水各级系统、燃烧系统、风烟系统、锅炉本体和辅机是否完好;检查人孔、手孔、看火门、防爆门及种类阀门、接板是否正常;检查**附件是否齐全、完好并使之处于启动要求的位置;检查各种测量仪表是否完好。
(2)上水
为防止产生过大应力,上水水温*高不应超过90~100℃;上水速度要缓慢,全部上水时间在夏季不小于1h,在冬季不小于2h.冷炉上水至*低**水位时间应停止上水,以防受热膨胀后水位过高。
(3)烘炉和煮炉
烘炉应根据事先制定的烘炉升温曲线进行,整个烘炉时间根据锅炉大小、型号不同而定,一般为3~14天。烘炉后期可以同进进行煮炉。
煮炉时在锅水中加入碱**剂,步骤为:上水至*高水位;加入适量药剂(2~4kg/t);燃烧加热锅水至沸腾但不升压,维持10~12h;减弱燃烧,排污之后适当放水;加强燃烧并使锅炉升压到25%~100%工作压力,运行12~24h;停炉冷却,排除锅水并清洗受热面。
(4)点火与升压
一般锅炉上水后即可点火升压;进行烘炉煮炉的锅炉,待煮炉完毕,排水清洗后再重新上水,然后点火升压。
应注意的问题有:
①防止炉膛内爆炸
②防止热应力和热膨胀造成破坏
③监视和调整各种变化
(5)暖管与并气
暖管就是用蒸汽缓慢加热管道三阀门、法兰等元件,使其温度缓慢上升,避免向冷态或较低温度的管道突然供入蒸汽,以防止热应力过大而损坏管道、阀门等元件。同时将管道中的冷凝水驱出,防止在供汽时发生水击。冷态蒸汽管道的暖管时间一般不少于2h,热态蒸汽管道的暖管一般为0.5~1h.
并汽也叫并炉、并列,即投入运行的锅炉向共用的蒸汽供汽。并汽时应燃烧稳定、运行正常、蒸汽品质合格以入蒸汽压力稍低于蒸汽总管内气压。
2、锅炉运行中的**要点
(1)锅炉运行中,保护装置与联锁不得停用。需要检验或维修时,应经有关主要领导批准。
(2)锅炉运行中,**阀每天人为排汽试验一次。电磁**阀电气回路试验每月应进行一次。**阀排汽试验后,其起座压力、回座压力、阀瓣开启高度应符合规定,并作记录。
 
(3)锅炉运行中,应定期进行排污试验。
3、锅炉停炉时的**要点
(1)正常停炉(计划内停炉)
停炉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防止降压降温过快,以避免锅炉部件因降温收缩不均匀而产生过大的热应力。
锅炉正常停炉应是先停燃料供应,随之停止送风,降低引风;同时逐渐降低锅炉负荷,相应地减少锅炉上水,但应维持锅炉水位稍高于正常水位。锅炉停止供汽后,应隔绝与蒸汽母管的连接,排汽降压。同时应继续收视锅炉,待锅内无汽压时,开启空气阀,以免锅内因降温形成真空。
(2)紧急停炉
锅炉运行中出现:
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的下部可见边缘;
不断加大向锅炉给水及采取其它措施,但水位仍下降;
锅炉水位超过*高可见水位(满水),放水仍见不到水位;
给水泵全部失效或给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炉进水;
水位表或**阀全部失效;
锅炉部件损坏,危及运行人员**;
燃烧设备损坏,炉墙倒塌或锅炉构架被烧红等严重威胁锻炉**运行;
其它异常情况危及锅炉**运行。
紧急停炉的操作顺序:
立即停止添加燃料和送风,减弱引风,同时设法熄灭炉膛内的燃料,对于一般层燃炉可以用砂土或湿灰灭火,链条炉可以开快档使炉排快速运转,把红火送入灰坑;灭火后即把炉门、灰门及烟道挡板打开,以加强通风冷却,锅内可以较快降压并更换锅水,锅水冷却至70℃左右允许排水。但因缺水紧急停炉时,严禁给锅炉上水,并不得开启空气阀及**阀快速降压。
紧急停炉是为防止事故扩大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而采取的必要措施,但紧急停炉操作本身势必导致锅炉部件快速降温降压,产生较大的热应力,以致损害锅炉部件。
4、锅炉停炉时保养
锅炉停炉后,为防止腐蚀必须进行保养。常用的方法有干法、湿法和热法三种。
(1)干法保养
干法保养只用于长期停用的锅炉。正常停炉后,水放净,**锅炉受热面及锅筒内外的水垢、铁锈和烟灰,用微火将锅炉烘干,放入干燥剂。而后关闭所有的门、孔,保持严密。一月之后打开人孔、手孔检查,若干燥剂成粉状、失去吸潮能力,则更换新干燥剂。视检查情况决定缩短或延长下次检查时间。若停用时间超过三个月,则在内外部清扫后,受热面内部涂以防锈漆,锅炉附件也应维修检查,涂油保护,再按上述方法保养。
(2)湿法保养
湿法保养也适用于长期停用的锅炉。停用后清扫内外表面,然后进水(*好是软水),将适量氢氧化钠或磷酸钠溶于水后加入锅炉,生小火加热使锅炉外壁面干燥,内部由于对流使各部位碱浓度均匀,锅内水温达80~100℃时即可熄火。每隔5天对锅内水化验一次,控制其碱度在5~12mg·L-1范围。
(3)热法保养
停用时间在10天左右宜用热法保养。停炉后关闭所有风、烟道闸门,使炉温缓慢下降,保持锅炉汽压在大气压以上(即水温在100℃以上)即可。若汽压保持不住,可生小火或用运行锅炉的蒸汽加热。
上一页  [1] [2] [3
三、锅炉运行的**管理
1、锅炉启动的**要点
(1)**检查
锅炉启动前一定要进行**检查,符合启动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检查的内容有:检查汽水各级系统、燃烧系统、风烟系统、锅炉本体和辅机是否完好;检查人孔、手孔、看火门、防爆门及种类阀门、接板是否正常;检查**附件是否齐全、完好并使之处于启动要求的位置;检查各种测量仪表是否完好。
(2)上水
为防止产生过大应力,上水水温*高不应超过90~100℃;上水速度要缓慢,全部上水时间在夏季不小于1h,在冬季不小于2h.冷炉上水至*低**水位时间应停止上水,以防受热膨胀后水位过高。
(3)烘炉和煮炉
烘炉应根据事先制定的烘炉升温曲线进行,整个烘炉时间根据锅炉大小、型号不同而定,一般为3~14天。烘炉后期可以同进进行煮炉。
煮炉时在锅水中加入碱**剂,步骤为:上水至*高水位;加入适量药剂(2~4kg/t);燃烧加热锅水至沸腾但不升压,维持10~12h;减弱燃烧,排污之后适当放水;加强燃烧并使锅炉升压到25%~100%工作压力,运行12~24h;停炉冷却,排除锅水并清洗受热面。
(4)点火与升压
一般锅炉上水后即可点火升压;进行烘炉煮炉的锅炉,待煮炉完毕,排水清洗后再重新上水,然后点火升压。
应注意的问题有:
①防止炉膛内爆炸
②防止热应力和热膨胀造成破坏
③监视和调整各种变化
(5)暖管与并气
暖管就是用蒸汽缓慢加热管道三阀门、法兰等元件,使其温度缓慢上升,避免向冷态或较低温度的管道突然供入蒸汽,以防止热应力过大而损坏管道、阀门等元件。同时将管道中的冷凝水驱出,防止在供汽时发生水击。冷态蒸汽管道的暖管时间一般不少于2h,热态蒸汽管道的暖管一般为0.5~1h.
并汽也叫并炉、并列,即投入运行的锅炉向共用的蒸汽供汽。并汽时应燃烧稳定、运行正常、蒸汽品质合格以入蒸汽压力稍低于蒸汽总管内气压。
2、锅炉运行中的**要点
(1)锅炉运行中,保护装置与联锁不得停用。需要检验或维修时,应经有关主要领导批准。
(2)锅炉运行中,**阀每天人为排汽试验一次。电磁**阀电气回路试验每月应进行一次。**阀排汽试验后,其起座压力、回座压力、阀瓣开启高度应符合规定,并作记录。
 
(3)锅炉运行中,应定期进行排污试验。
3、锅炉停炉时的**要点
(1)正常停炉(计划内停炉)
停炉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防止降压降温过快,以避免锅炉部件因降温收缩不均匀而产生过大的热应力。
锅炉正常停炉应是先停燃料供应,随之停止送风,降低引风;同时逐渐降低锅炉负荷,相应地减少锅炉上水,但应维持锅炉水位稍高于正常水位。锅炉停止供汽后,应隔绝与蒸汽母管的连接,排汽降压。同时应继续收视锅炉,待锅内无汽压时,开启空气阀,以免锅内因降温形成真空。
(2)紧急停炉
锅炉运行中出现:
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的下部可见边缘;
不断加大向锅炉给水及采取其它措施,但水位仍下降;
锅炉水位超过*高可见水位(满水),放水仍见不到水位;
给水泵全部失效或给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炉进水;
水位表或**阀全部失效;
锅炉部件损坏,危及运行人员**;
燃烧设备损坏,炉墙倒塌或锅炉构架被烧红等严重威胁锻炉**运行;
其它异常情况危及锅炉**运行。
紧急停炉的操作顺序:
立即停止添加燃料和送风,减弱引风,同时设法熄灭炉膛内的燃料,对于一般层燃炉可以用砂土或湿灰灭火,链条炉可以开快档使炉排快速运转,把红火送入灰坑;灭火后即把炉门、灰门及烟道挡板打开,以加强通风冷却,锅内可以较快降压并更换锅水,锅水冷却至70℃左右允许排水。但因缺水紧急停炉时,严禁给锅炉上水,并不得开启空气阀及**阀快速降压。
紧急停炉是为防止事故扩大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而采取的必要措施,但紧急停炉操作本身势必导致锅炉部件快速降温降压,产生较大的热应力,以致损害锅炉部件。
4、锅炉停炉时保养
锅炉停炉后,为防止腐蚀必须进行保养。常用的方法有干法、湿法和热法三种。
(1)干法保养
干法保养只用于长期停用的锅炉。正常停炉后,水放净,**锅炉受热面及锅筒内外的水垢、铁锈和烟灰,用微火将锅炉烘干,放入干燥剂。而后关闭所有的门、孔,保持严密。一月之后打开人孔、手孔检查,若干燥剂成粉状、失去吸潮能力,则更换新干燥剂。视检查情况决定缩短或延长下次检查时间。若停用时间超过三个月,则在内外部清扫后,受热面内部涂以防锈漆,锅炉附件也应维修检查,涂油保护,再按上述方法保养。
(2)湿法保养
湿法保养也适用于长期停用的锅炉。停用后清扫内外表面,然后进水(*好是软水),将适量氢氧化钠或磷酸钠溶于水后加入锅炉,生小火加热使锅炉外壁面干燥,内部由于对流使各部位碱浓度均匀,锅内水温达80~100℃时即可熄火。每隔5天对锅内水化验一次,控制其碱度在5~12mg·L-1范围。
(3)热法保养
停用时间在10天左右宜用热法保养。停炉后关闭所有风、烟道闸门,使炉温缓慢下降,保持锅炉汽压在大气压以上(即水温在100℃以上)即可。若汽压保持不住,可生小火或用运行锅炉的蒸汽加热。
上一页  [1] [2] [3
三、锅炉运行的**管理
1、锅炉启动的**要点
(1)**检查
锅炉启动前一定要进行**检查,符合启动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检查的内容有:检查汽水各级系统、燃烧系统、风烟系统、锅炉本体和辅机是否完好;检查人孔、手孔、看火门、防爆门及种类阀门、接板是否正常;检查**附件是否齐全、完好并使之处于启动要求的位置;检查各种测量仪表是否完好。
(2)上水
为防止产生过大应力,上水水温*高不应超过90~100℃;上水速度要缓慢,全部上水时间在夏季不小于1h,在冬季不小于2h.冷炉上水至*低**水位时间应停止上水,以防受热膨胀后水位过高。
(3)烘炉和煮炉
烘炉应根据事先制定的烘炉升温曲线进行,整个烘炉时间根据锅炉大小、型号不同而定,一般为3~14天。烘炉后期可以同进进行煮炉。
煮炉时在锅水中加入碱**剂,步骤为:上水至*高水位;加入适量药剂(2~4kg/t);燃烧加热锅水至沸腾但不升压,维持10~12h;减弱燃烧,排污之后适当放水;加强燃烧并使锅炉升压到25%~100%工作压力,运行12~24h;停炉冷却,排除锅水并清洗受热面。
(4)点火与升压
一般锅炉上水后即可点火升压;进行烘炉煮炉的锅炉,待煮炉完毕,排水清洗后再重新上水,然后点火升压。
应注意的问题有:
①防止炉膛内爆炸
②防止热应力和热膨胀造成破坏
③监视和调整各种变化
(5)暖管与并气
暖管就是用蒸汽缓慢加热管道三阀门、法兰等元件,使其温度缓慢上升,避免向冷态或较低温度的管道突然供入蒸汽,以防止热应力过大而损坏管道、阀门等元件。同时将管道中的冷凝水驱出,防止在供汽时发生水击。冷态蒸汽管道的暖管时间一般不少于2h,热态蒸汽管道的暖管一般为0.5~1h.
并汽也叫并炉、并列,即投入运行的锅炉向共用的蒸汽供汽。并汽时应燃烧稳定、运行正常、蒸汽品质合格以入蒸汽压力稍低于蒸汽总管内气压。
2、锅炉运行中的**要点
(1)锅炉运行中,保护装置与联锁不得停用。需要检验或维修时,应经有关主要领导批准。
(2)锅炉运行中,**阀每天人为排汽试验一次。电磁**阀电气回路试验每月应进行一次。**阀排汽试验后,其起座压力、回座压力、阀瓣开启高度应符合规定,并作记录。
 
(3)锅炉运行中,应定期进行排污试验。
3、锅炉停炉时的**要点
(1)正常停炉(计划内停炉)
停炉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防止降压降温过快,以避免锅炉部件因降温收缩不均匀而产生过大的热应力。
锅炉正常停炉应是先停燃料供应,随之停止送风,降低引风;同时逐渐降低锅炉负荷,相应地减少锅炉上水,但应维持锅炉水位稍高于正常水位。锅炉停止供汽后,应隔绝与蒸汽母管的连接,排汽降压。同时应继续收视锅炉,待锅内无汽压时,开启空气阀,以免锅内因降温形成真空。
(2)紧急停炉
锅炉运行中出现:
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的下部可见边缘;
不断加大向锅炉给水及采取其它措施,但水位仍下降;
锅炉水位超过*高可见水位(满水),放水仍见不到水位;
给水泵全部失效或给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炉进水;
水位表或**阀全部失效;
锅炉部件损坏,危及运行人员**;
燃烧设备损坏,炉墙倒塌或锅炉构架被烧红等严重威胁锻炉**运行;
其它异常情况危及锅炉**运行。
紧急停炉的操作顺序:
立即停止添加燃料和送风,减弱引风,同时设法熄灭炉膛内的燃料,对于一般层燃炉可以用砂土或湿灰灭火,链条炉可以开快档使炉排快速运转,把红火送入灰坑;灭火后即把炉门、灰门及烟道挡板打开,以加强通风冷却,锅内可以较快降压并更换锅水,锅水冷却至70℃左右允许排水。但因缺水紧急停炉时,严禁给锅炉上水,并不得开启空气阀及**阀快速降压。
紧急停炉是为防止事故扩大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而采取的必要措施,但紧急停炉操作本身势必导致锅炉部件快速降温降压,产生较大的热应力,以致损害锅炉部件。
4、锅炉停炉时保养
锅炉停炉后,为防止腐蚀必须进行保养。常用的方法有干法、湿法和热法三种。
(1)干法保养
干法保养只用于长期停用的锅炉。正常停炉后,水放净,**锅炉受热面及锅筒内外的水垢、铁锈和烟灰,用微火将锅炉烘干,放入干燥剂。而后关闭所有的门、孔,保持严密。一月之后打开人孔、手孔检查,若干燥剂成粉状、失去吸潮能力,则更换新干燥剂。视检查情况决定缩短或延长下次检查时间。若停用时间超过三个月,则在内外部清扫后,受热面内部涂以防锈漆,锅炉附件也应维修检查,涂油保护,再按上述方法保养。
(2)湿法保养
湿法保养也适用于长期停用的锅炉。停用后清扫内外表面,然后进水(*好是软水),将适量氢氧化钠或磷酸钠溶于水后加入锅炉,生小火加热使锅炉外壁面干燥,内部由于对流使各部位碱浓度均匀,锅内水温达80~100℃时即可熄火。每隔5天对锅内水化验一次,控制其碱度在5~12mg·L-1范围。
(3)热法保养
停用时间在10天左右宜用热法保养。停炉后关闭所有风、烟道闸门,使炉温缓慢下降,保持锅炉汽压在大气压以上(即水温在100℃以上)即可。若汽压保持不住,可生小火或用运行锅炉的蒸汽加热。
上一页  [1] [2] [3
三、锅炉运行的**管理
1、锅炉启动的**要点
(1)**检查
锅炉启动前一定要进行**检查,符合启动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检查的内容有:检查汽水各级系统、燃烧系统、风烟系统、锅炉本体和辅机是否完好;检查人孔、手孔、看火门、防爆门及种类阀门、接板是否正常;检查**附件是否齐全、完好并使之处于启动要求的位置;检查各种测量仪表是否完好。
(2)上水
为防止产生过大应力,上水水温*高不应超过90~100℃;上水速度要缓慢,全部上水时间在夏季不小于1h,在冬季不小于2h.冷炉上水至*低**水位时间应停止上水,以防受热膨胀后水位过高。
(3)烘炉和煮炉
烘炉应根据事先制定的烘炉升温曲线进行,整个烘炉时间根据锅炉大小、型号不同而定,一般为3~14天。烘炉后期可以同进进行煮炉。
煮炉时在锅水中加入碱**剂,步骤为:上水至*高水位;加入适量药剂(2~4kg/t);燃烧加热锅水至沸腾但不升压,维持10~12h;减弱燃烧,排污之后适当放水;加强燃烧并使锅炉升压到25%~100%工作压力,运行12~24h;停炉冷却,排除锅水并清洗受热面。
(4)点火与升压
一般锅炉上水后即可点火升压;进行烘炉煮炉的锅炉,待煮炉完毕,排水清洗后再重新上水,然后点火升压。
应注意的问题有:
①防止炉膛内爆炸
②防止热应力和热膨胀造成破坏
③监视和调整各种变化
(5)暖管与并气
暖管就是用蒸汽缓慢加热管道三阀门、法兰等元件,使其温度缓慢上升,避免向冷态或较低温度的管道突然供入蒸汽,以防止热应力过大而损坏管道、阀门等元件。同时将管道中的冷凝水驱出,防止在供汽时发生水击。冷态蒸汽管道的暖管时间一般不少于2h,热态蒸汽管道的暖管一般为0.5~1h.
并汽也叫并炉、并列,即投入运行的锅炉向共用的蒸汽供汽。并汽时应燃烧稳定、运行正常、蒸汽品质合格以入蒸汽压力稍低于蒸汽总管内气压。
2、锅炉运行中的**要点
(1)锅炉运行中,保护装置与联锁不得停用。需要检验或维修时,应经有关主要领导批准。
(2)锅炉运行中,**阀每天人为排汽试验一次。电磁**阀电气回路试验每月应进行一次。**阀排汽试验后,其起座压力、回座压力、阀瓣开启高度应符合规定,并作记录。
 
(3)锅炉运行中,应定期进行排污试验。
3、锅炉停炉时的**要点
(1)正常停炉(计划内停炉)
停炉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防止降压降温过快,以避免锅炉部件因降温收缩不均匀而产生过大的热应力。
锅炉正常停炉应是先停燃料供应,随之停止送风,降低引风;同时逐渐降低锅炉负荷,相应地减少锅炉上水,但应维持锅炉水位稍高于正常水位。锅炉停止供汽后,应隔绝与蒸汽母管的连接,排汽降压。同时应继续收视锅炉,待锅内无汽压时,开启空气阀,以免锅内因降温形成真空。
(2)紧急停炉
锅炉运行中出现:
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的下部可见边缘;
不断加大向锅炉给水及采取其它措施,但水位仍下降;
锅炉水位超过*高可见水位(满水),放水仍见不到水位;
给水泵全部失效或给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炉进水;
水位表或**阀全部失效;
锅炉部件损坏,危及运行人员**;
燃烧设备损坏,炉墙倒塌或锅炉构架被烧红等严重威胁锻炉**运行;
其它异常情况危及锅炉**运行。
紧急停炉的操作顺序:
立即停止添加燃料和送风,减弱引风,同时设法熄灭炉膛内的燃料,对于一般层燃炉可以用砂土或湿灰灭火,链条炉可以开快档使炉排快速运转,把红火送入灰坑;灭火后即把炉门、灰门及烟道挡板打开,以加强通风冷却,锅内可以较快降压并更换锅水,锅水冷却至70℃左右允许排水。但因缺水紧急停炉时,严禁给锅炉上水,并不得开启空气阀及**阀快速降压。
紧急停炉是为防止事故扩大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而采取的必要措施,但紧急停炉操作本身势必导致锅炉部件快速降温降压,产生较大的热应力,以致损害锅炉部件。
4、锅炉停炉时保养
锅炉停炉后,为防止腐蚀必须进行保养。常用的方法有干法、湿法和热法三种。
(1)干法保养
干法保养只用于长期停用的锅炉。正常停炉后,水放净,**锅炉受热面及锅筒内外的水垢、铁锈和烟灰,用微火将锅炉烘干,放入干燥剂。而后关闭所有的门、孔,保持严密。一月之后打开人孔、手孔检查,若干燥剂成粉状、失去吸潮能力,则更换新干燥剂。视检查情况决定缩短或延长下次检查时间。若停用时间超过三个月,则在内外部清扫后,受热面内部涂以防锈漆,锅炉附件也应维修检查,涂油保护,再按上述方法保养。
(2)湿法保养
湿法保养也适用于长期停用的锅炉。停用后清扫内外表面,然后进水(*好是软水),将适量氢氧化钠或磷酸钠溶于水后加入锅炉,生小火加热使锅炉外壁面干燥,内部由于对流使各部位碱浓度均匀,锅内水温达80~100℃时即可熄火。每隔5天对锅内水化验一次,控制其碱度在5~12mg·L-1范围。
(3)热法保养
停用时间在10天左右宜用热法保养。停炉后关闭所有风、烟道闸门,使炉温缓慢下降,保持锅炉汽压在大气压以上(即水温在100℃以上)即可。若汽压保持不住,可生小火或用运行锅炉的蒸汽加热。
上一页  [1] [2] [3
三、锅炉运行的**管理
1、锅炉启动的**要点
(1)**检查
锅炉启动前一定要进行**检查,符合启动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检查的内容有:检查汽水各级系统、燃烧系统、风烟系统、锅炉本体和辅机是否完好;检查人孔、手孔、看火门、防爆门及种类阀门、接板是否正常;检查**附件是否齐全、完好并使之处于启动要求的位置;检查各种测量仪表是否完好。
(2)上水
为防止产生过大应力,上水水温*高不应超过90~100℃;上水速度要缓慢,全部上水时间在夏季不小于1h,在冬季不小于2h.冷炉上水至*低**水位时间应停止上水,以防受热膨胀后水位过高。
(3)烘炉和煮炉
烘炉应根据事先制定的烘炉升温曲线进行,整个烘炉时间根据锅炉大小、型号不同而定,一般为3~14天。烘炉后期可以同进进行煮炉。
煮炉时在锅水中加入碱**剂,步骤为:上水至*高水位;加入适量药剂(2~4kg/t);燃烧加热锅水至沸腾但不升压,维持10~12h;减弱燃烧,排污之后适当放水;加强燃烧并使锅炉升压到25%~100%工作压力,运行12~24h;停炉冷却,排除锅水并清洗受热面。
(4)点火与升压
一般锅炉上水后即可点火升压;进行烘炉煮炉的锅炉,待煮炉完毕,排水清洗后再重新上水,然后点火升压。
应注意的问题有:
①防止炉膛内爆炸
②防止热应力和热膨胀造成破坏
③监视和调整各种变化
(5)暖管与并气
暖管就是用蒸汽缓慢加热管道三阀门、法兰等元件,使其温度缓慢上升,避免向冷态或较低温度的管道突然供入蒸汽,以防止热应力过大而损坏管道、阀门等元件。同时将管道中的冷凝水驱出,防止在供汽时发生水击。冷态蒸汽管道的暖管时间一般不少于2h,热态蒸汽管道的暖管一般为0.5~1h.
并汽也叫并炉、并列,即投入运行的锅炉向共用的蒸汽供汽。并汽时应燃烧稳定、运行正常、蒸汽品质合格以入蒸汽压力稍低于蒸汽总管内气压。
2、锅炉运行中的**要点
(1)锅炉运行中,保护装置与联锁不得停用。需要检验或维修时,应经有关主要领导批准。
(2)锅炉运行中,**阀每天人为排汽试验一次。电磁**阀电气回路试验每月应进行一次。**阀排汽试验后,其起座压力、回座压力、阀瓣开启高度应符合规定,并作记录。
 
(3)锅炉运行中,应定期进行排污试验。
3、锅炉停炉时的**要点
(1)正常停炉(计划内停炉)
停炉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防止降压降温过快,以避免锅炉部件因降温收缩不均匀而产生过大的热应力。
锅炉正常停炉应是先停燃料供应,随之停止送风,降低引风;同时逐渐降低锅炉负荷,相应地减少锅炉上水,但应维持锅炉水位稍高于正常水位。锅炉停止供汽后,应隔绝与蒸汽母管的连接,排汽降压。同时应继续收视锅炉,待锅内无汽压时,开启空气阀,以免锅内因降温形成真空。
(2)紧急停炉
锅炉运行中出现:
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的下部可见边缘;
不断加大向锅炉给水及采取其它措施,但水位仍下降;
锅炉水位超过*高可见水位(满水),放水仍见不到水位;
给水泵全部失效或给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炉进水;
水位表或**阀全部失效;
锅炉部件损坏,危及运行人员**;
燃烧设备损坏,炉墙倒塌或锅炉构架被烧红等严重威胁锻炉**运行;
其它异常情况危及锅炉**运行。
紧急停炉的操作顺序:
立即停止添加燃料和送风,减弱引风,同时设法熄灭炉膛内的燃料,对于一般层燃炉可以用砂土或湿灰灭火,链条炉可以开快档使炉排快速运转,把红火送入灰坑;灭火后即把炉门、灰门及烟道挡板打开,以加强通风冷却,锅内可以较快降压并更换锅水,锅水冷却至70℃左右允许排水。但因缺水紧急停炉时,严禁给锅炉上水,并不得开启空气阀及**阀快速降压。
紧急停炉是为防止事故扩大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而采取的必要措施,但紧急停炉操作本身势必导致锅炉部件快速降温降压,产生较大的热应力,以致损害锅炉部件。
4、锅炉停炉时保养
锅炉停炉后,为防止腐蚀必须进行保养。常用的方法有干法、湿法和热法三种。
(1)干法保养
干法保养只用于长期停用的锅炉。正常停炉后,水放净,**锅炉受热面及锅筒内外的水垢、铁锈和烟灰,用微火将锅炉烘干,放入干燥剂。而后关闭所有的门、孔,保持严密。一月之后打开人孔、手孔检查,若干燥剂成粉状、失去吸潮能力,则更换新干燥剂。视检查情况决定缩短或延长下次检查时间。若停用时间超过三个月,则在内外部清扫后,受热面内部涂以防锈漆,锅炉附件也应维修检查,涂油保护,再按上述方法保养。
(2)湿法保养
湿法保养也适用于长期停用的锅炉。停用后清扫内外表面,然后进水(*好是软水),将适量氢氧化钠或磷酸钠溶于水后加入锅炉,生小火加热使锅炉外壁面干燥,内部由于对流使各部位碱浓度均匀,锅内水温达80~100℃时即可熄火。每隔5天对锅内水化验一次,控制其碱度在5~12mg·L-1范围。
(3)热法保养
停用时间在10天左右宜用热法保养。停炉后关闭所有风、烟道闸门,使炉温缓慢下降,保持锅炉汽压在大气压以上(即水温在100℃以上)即可。若汽压保持不住,可生小火或用运行锅炉的蒸汽加热。
上一页  [1] [2] [3
三、锅炉运行的**管理
1、锅炉启动的**要点
(1)**检查
锅炉启动前一定要进行**检查,符合启动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检查的内容有:检查汽水各级系统、燃烧系统、风烟系统、锅炉本体和辅机是否完好;检查人孔、手孔、看火门、防爆门及种类阀门、接板是否正常;检查**附件是否齐全、完好并使之处于启动要求的位置;检查各种测量仪表是否完好。
(2)上水
为防止产生过大应力,上水水温*高不应超过90~100℃;上水速度要缓慢,全部上水时间在夏季不小于1h,在冬季不小于2h.冷炉上水至*低**水位时间应停止上水,以防受热膨胀后水位过高。
(3)烘炉和煮炉
烘炉应根据事先制定的烘炉升温曲线进行,整个烘炉时间根据锅炉大小、型号不同而定,一般为3~14天。烘炉后期可以同进进行煮炉。
煮炉时在锅水中加入碱**剂,步骤为:上水至*高水位;加入适量药剂(2~4kg/t);燃烧加热锅水至沸腾但不升压,维持10~12h;减弱燃烧,排污之后适当放水;加强燃烧并使锅炉升压到25%~100%工作压力,运行12~24h;停炉冷却,排除锅水并清洗受热面。
(4)点火与升压
一般锅炉上水后即可点火升压;进行烘炉煮炉的锅炉,待煮炉完毕,排水清洗后再重新上水,然后点火升压。
应注意的问题有:
①防止炉膛内爆炸
②防止热应力和热膨胀造成破坏
③监视和调整各种变化
(5)暖管与并气
暖管就是用蒸汽缓慢加热管道三阀门、法兰等元件,使其温度缓慢上升,避免向冷态或较低温度的管道突然供入蒸汽,以防止热应力过大而损坏管道、阀门等元件。同时将管道中的冷凝水驱出,防止在供汽时发生水击。冷态蒸汽管道的暖管时间一般不少于2h,热态蒸汽管道的暖管一般为0.5~1h.
并汽也叫并炉、并列,即投入运行的锅炉向共用的蒸汽供汽。并汽时应燃烧稳定、运行正常、蒸汽品质合格以入蒸汽压力稍低于蒸汽总管内气压。
2、锅炉运行中的**要点
(1)锅炉运行中,保护装置与联锁不得停用。需要检验或维修时,应经有关主要领导批准。
(2)锅炉运行中,**阀每天人为排汽试验一次。电磁**阀电气回路试验每月应进行一次。**阀排汽试验后,其起座压力、回座压力、阀瓣开启高度应符合规定,并作记录。
 
(3)锅炉运行中,应定期进行排污试验。
3、锅炉停炉时的**要点
(1)正常停炉(计划内停炉)
停炉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防止降压降温过快,以避免锅炉部件因降温收缩不均匀而产生过大的热应力。
锅炉正常停炉应是先停燃料供应,随之停止送风,降低引风;同时逐渐降低锅炉负荷,相应地减少锅炉上水,但应维持锅炉水位稍高于正常水位。锅炉停止供汽后,应隔绝与蒸汽母管的连接,排汽降压。同时应继续收视锅炉,待锅内无汽压时,开启空气阀,以免锅内因降温形成真空。
(2)紧急停炉
锅炉运行中出现:
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的下部可见边缘;
不断加大向锅炉给水及采取其它措施,但水位仍下降;
锅炉水位超过*高可见水位(满水),放水仍见不到水位;
给水泵全部失效或给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炉进水;
水位表或**阀全部失效;
锅炉部件损坏,危及运行人员**;
燃烧设备损坏,炉墙倒塌或锅炉构架被烧红等严重威胁锻炉**运行;
其它异常情况危及锅炉**运行。
紧急停炉的操作顺序:
立即停止添加燃料和送风,减弱引风,同时设法熄灭炉膛内的燃料,对于一般层燃炉可以用砂土或湿灰灭火,链条炉可以开快档使炉排快速运转,把红火送入灰坑;灭火后即把炉门、灰门及烟道挡板打开,以加强通风冷却,锅内可以较快降压并更换锅水,锅水冷却至70℃左右允许排水。但因缺水紧急停炉时,严禁给锅炉上水,并不得开启空气阀及**阀快速降压。
紧急停炉是为防止事故扩大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而采取的必要措施,但紧急停炉操作本身势必导致锅炉部件快速降温降压,产生较大的热应力,以致损害锅炉部件。
4、锅炉停炉时保养
锅炉停炉后,为防止腐蚀必须进行保养。常用的方法有干法、湿法和热法三种。
(1)干法保养
干法保养只用于长期停用的锅炉。正常停炉后,水放净,**锅炉受热面及锅筒内外的水垢、铁锈和烟灰,用微火将锅炉烘干,放入干燥剂。而后关闭所有的门、孔,保持严密。一月之后打开人孔、手孔检查,若干燥剂成粉状、失去吸潮能力,则更换新干燥剂。视检查情况决定缩短或延长下次检查时间。若停用时间超过三个月,则在内外部清扫后,受热面内部涂以防锈漆,锅炉附件也应维修检查,涂油保护,再按上述方法保养。
(2)湿法保养
湿法保养也适用于长期停用的锅炉。停用后清扫内外表面,然后进水(*好是软水),将适量氢氧化钠或磷酸钠溶于水后加入锅炉,生小火加热使锅炉外壁面干燥,内部由于对流使各部位碱浓度均匀,锅内水温达80~100℃时即可熄火。每隔5天对锅内水化验一次,控制其碱度在5~12mg·L-1范围。
(3)热法保养
停用时间在10天左右宜用热法保养。停炉后关闭所有风、烟道闸门,使炉温缓慢下降,保持锅炉汽压在大气压以上(即水温在100℃以上)即可。若汽压保持不住,可生小火或用运行锅炉的蒸汽加热。
上一页  [1] [2] [3
三、锅炉运行的**管理
1、锅炉启动的**要点
(1)**检查
锅炉启动前一定要进行**检查,符合启动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检查的内容有:检查汽水各级系统、燃烧系统、风烟系统、锅炉本体和辅机是否完好;检查人孔、手孔、看火门、防爆门及种类阀门、接板是否正常;检查**附件是否齐全、完好并使之处于启动要求的位置;检查各种测量仪表是否完好。
(2)上水
为防止产生过大应力,上水水温*高不应超过90~100℃;上水速度要缓慢,全部上水时间在夏季不小于1h,在冬季不小于2h.冷炉上水至*低**水位时间应停止上水,以防受热膨胀后水位过高。
(3)烘炉和煮炉
烘炉应根据事先制定的烘炉升温曲线进行,整个烘炉时间根据锅炉大小、型号不同而定,一般为3~14天。烘炉后期可以同进进行煮炉。
煮炉时在锅水中加入碱**剂,步骤为:上水至*高水位;加入适量药剂(2~4kg/t);燃烧加热锅水至沸腾但不升压,维持10~12h;减弱燃烧,排污之后适当放水;加强燃烧并使锅炉升压到25%~100%工作压力,运行12~24h;停炉冷却,排除锅水并清洗受热面。
(4)点火与升压
一般锅炉上水后即可点火升压;进行烘炉煮炉的锅炉,待煮炉完毕,排水清洗后再重新上水,然后点火升压。
应注意的问题有:
①防止炉膛内爆炸
②防止热应力和热膨胀造成破坏
③监视和调整各种变化
(5)暖管与并气
暖管就是用蒸汽缓慢加热管道三阀门、法兰等元件,使其温度缓慢上升,避免向冷态或较低温度的管道突然供入蒸汽,以防止热应力过大而损坏管道、阀门等元件。同时将管道中的冷凝水驱出,防止在供汽时发生水击。冷态蒸汽管道的暖管时间一般不少于2h,热态蒸汽管道的暖管一般为0.5~1h.
并汽也叫并炉、并列,即投入运行的锅炉向共用的蒸汽供汽。并汽时应燃烧稳定、运行正常、蒸汽品质合格以入蒸汽压力稍低于蒸汽总管内气压。
2、锅炉运行中的**要点
(1)锅炉运行中,保护装置与联锁不得停用。需要检验或维修时,应经有关主要领导批准。
(2)锅炉运行中,**阀每天人为排汽试验一次。电磁**阀电气回路试验每月应进行一次。**阀排汽试验后,其起座压力、回座压力、阀瓣开启高度应符合规定,并作记录。
 
(3)锅炉运行中,应定期进行排污试验。
3、锅炉停炉时的**要点
(1)正常停炉(计划内停炉)
停炉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防止降压降温过快,以避免锅炉部件因降温收缩不均匀而产生过大的热应力。
锅炉正常停炉应是先停燃料供应,随之停止送风,降低引风;同时逐渐降低锅炉负荷,相应地减少锅炉上水,但应维持锅炉水位稍高于正常水位。锅炉停止供汽后,应隔绝与蒸汽母管的连接,排汽降压。同时应继续收视锅炉,待锅内无汽压时,开启空气阀,以免锅内因降温形成真空。
(2)紧急停炉
锅炉运行中出现:
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的下部可见边缘;
不断加大向锅炉给水及采取其它措施,但水位仍下降;
锅炉水位超过*高可见水位(满水),放水仍见不到水位;
给水泵全部失效或给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炉进水;
水位表或**阀全部失效;
锅炉部件损坏,危及运行人员**;
燃烧设备损坏,炉墙倒塌或锅炉构架被烧红等严重威胁锻炉**运行;
其它异常情况危及锅炉**运行。
紧急停炉的操作顺序:
立即停止添加燃料和送风,减弱引风,同时设法熄灭炉膛内的燃料,对于一般层燃炉可以用砂土或湿灰灭火,链条炉可以开快档使炉排快速运转,把红火送入灰坑;灭火后即把炉门、灰门及烟道挡板打开,以加强通风冷却,锅内可以较快降压并更换锅水,锅水冷却至70℃左右允许排水。但因缺水紧急停炉时,严禁给锅炉上水,并不得开启空气阀及**阀快速降压。
紧急停炉是为防止事故扩大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而采取的必要措施,但紧急停炉操作本身势必导致锅炉部件快速降温降压,产生较大的热应力,以致损害锅炉部件。
4、锅炉停炉时保养
锅炉停炉后,为防止腐蚀必须进行保养。常用的方法有干法、湿法和热法三种。
(1)干法保养
干法保养只用于长期停用的锅炉。正常停炉后,水放净,**锅炉受热面及锅筒内外的水垢、铁锈和烟灰,用微火将锅炉烘干,放入干燥剂。而后关闭所有的门、孔,保持严密。一月之后打开人孔、手孔检查,若干燥剂成粉状、失去吸潮能力,则更换新干燥剂。视检查情况决定缩短或延长下次检查时间。若停用时间超过三个月,则在内外部清扫后,受热面内部涂以防锈漆,锅炉附件也应维修检查,涂油保护,再按上述方法保养。
(2)湿法保养
湿法保养也适用于长期停用的锅炉。停用后清扫内外表面,然后进水(*好是软水),将适量氢氧化钠或磷酸钠溶于水后加入锅炉,生小火加热使锅炉外壁面干燥,内部由于对流使各部位碱浓度均匀,锅内水温达80~100℃时即可熄火。每隔5天对锅内水化验一次,控制其碱度在5~12mg·L-1范围。
(3)热法保养
停用时间在10天左右宜用热法保养。停炉后关闭所有风、烟道闸门,使炉温缓慢下降,保持锅炉汽压在大气压以上(即水温在100℃以上)即可。若汽压保持不住,可生小火或用运行锅炉的蒸汽加热。
上一页  [1] [2] [3
上一篇:絮凝剂 的实验方法
下一篇:水处理絮凝剂pac是什么
            
若网站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通过网站上的联系方式及时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