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层粗糙度的另一称法:表层光洁度。是按人的视觉观点提出来的,而表层粗糙度是按表层微观几何形状的实际提出来的。在表层粗糙度国家标准GB3505-83、GB1031-83颁布后,表层光洁度已改为表层粗糙度。
表层粗糙度是指加工表层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不平度。其两波峰或两波谷之间的距离(波距)很小(在1mm以下),用肉眼是难以区别的,因此它属于微观几何形状误差。表层粗糙度越小,则表层越光滑。表层粗糙度的大小,对机械元件的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表层粗糙度影响元件的耐磨性。表层越粗糙,配合表层间的有效接触面积越小,压强越大,磨损就越快。 表层粗糙度影响配合性质的稳定性。对间隙配合来说,表层越粗糙,就越易磨损,使工作过程中间隙逐渐增大;对过盈配合来说,由于装配时将微观凸峰挤平,减小了实际有效过盈,降低了联结强度。 表层粗糙度影响元件的抗腐蚀性。粗糙的表层,易使腐蚀性气体或液体经过表层的微观凹谷渗入到金属内层,造成表层腐蚀。
表层粗糙度影响元件的疲劳强度。粗糙元件的表层存在较大的波谷,它们像尖角缺口和裂纹一样,对应力集中很敏感,从而影响元件的疲劳强度。
表层粗糙度影响元件的密封性。粗糙的表层之间无法严密地贴合,气体或液体经过接触面间的缝隙渗漏。此外,表层粗糙度对元件的外观、测量精度也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