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下旬,从智利矿难中获救的异国矿工来电告诉郝恒,他们中有5人已向女朋友提出了去教堂举行婚礼的请求,有的还被一些著..
成为“工地明星”
根据智利政府的安排,救援**步是先打通输送管道,将**和信息输送下去。**阶段是打钻救援通道。郝恒说,他知道的是打了三条,因为下面是岩石,*初进行得很不顺利,所以有专家预测*快到圣诞节才能把人救出来。后来因为摸索出了一些窍门,救援通道才逐渐打得快了起来。
自打接到救援任务后,郝恒的心里就始终绷紧一根弦,“因为不同于以往的施工任务,这是一次事关重大的救人行动!”他说,自己与这台参与救援的起重机一样,都非常“幸运”。
在智利已经生活了一年多的郝恒,对这个不为国人熟知的南美小国十分了解。在这个中等发达国家,矿工每年的收入差不多相当于人民币30万元,再加上智利矿难的几率极低,所以很多人都喜欢选择这种职业,这次受困的矿工中,甚至还有一名前足球明星。
郝恒驾驶的这个有“神州**吊”之称的大型起重机,主臂长42米,自重300吨,能轻松吊起400吨重的东西,是现场*大的救援装备。很快,他和这个“庞然大物”就成了“工地明星”。很多外国人一看到它就惊叹不已,称赞“中国装备了不起”!
后来不少到过中国旅游的智利人听说他来了,赶紧跑过来,用学到的**的中文跟他说“你好”,然后用相机比划着要拍照。短短几天时间,主动要求同郝恒合影的智利朋友竟有2000多人!
因为郝恒的形象出现在了智利的报纸电视上,他成了名人。他和同伴去智利小镇上买符合救援要求的厚底鞋时,鞋店老板认出他来,追出20米远,硬塞给他们每个人一袋巧克力,一边的西班牙语翻译告诉他,这是感谢中国派他过来。
铜矿位于沙漠中,现场布满砂石,每个施工单位被严格划分开来,那里的天气白天穿短袖,晚上就得换上棉袄,由于紫外线太厉害,所有裸露的皮肤必须擦上防晒霜。在矿难救援*关键的4天里,郝恒就住在起重机旁边的集装箱房子里,除了洗澡之外一直不离开核心区。“一旦**方案有问题,我们马上就要投入‘战斗’。”
10月9日上午8时许,智利矿业部长劳伦斯·戈尔伯恩忽然宣布一条惊人消息:历时33天,他们使用的“Schramm T-130”重型挖掘机完成了对长达624米的隧道的挖掘!这意味着,被困于铜矿深处的33名矿工的*终获救已经指日可待。
这一好消息,令在场的人们顿时欢呼雀跃,欢呼声、掌声、祈祷声和歌声响成一片。苦苦守候了60多天的矿工家属们彼此拥抱,流下了热泪。他们从事故发生后就一直住在铜矿旁边的简易帐篷里,等待着亲人获救。
根据计划,为防新的塌方,洞壁加固后,郝恒将用起重机放入智利**特制的救人用搭载舱,然后将被困人员分批吊出。
这种救生舱总4米高,重460公斤。舱体采用的是网状墙,通风。即使身高1.85米、体重180公斤的人,站进去也很宽松。它只能容纳一人。考虑到矿工升井过程中可能遇到身体不适,救生舱触碰石壁等情况,救生舱还配备了供氧、通信设备以及绷带等。矿工还将戴上特制太阳镜,避免眼睛见太阳光后受伤。救生舱在正常情况下的升降速度为每秒1米。估计每名矿工升井需耗时30分钟左右。
10月10日,救援舱升降实验前**,现场的工程人员就集中测试救援舱的舒适程度。郝恒发现,救援舱的四周由网状铁栅围起来,外面被漆成智利**的蓝色。它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都在侧面装有四个轮子,以便在管道里滑行。
令人感动的是,当地面救援人员开凿救生井时,井下的被困者也展开了自救。他们需要挖出1500吨的碎石。为此33名矿工被分成3班,轮流工作8小时,完成清理碎石等各种任务。
工作之余,一根连接地面的光缆能让他们观看电影或者足球比赛的录像。当然还要运动健身。矿工们每天必做的另一项任务则是给家人写信,他们特别提醒救援人员一定要送笔和纸下来。
日子“有条不紊”地继续着。随着救援搭载舱准备就绪,救援人员开始草拟出井顺序。当矿工们得知将按次序被救出时,许多人都提出*后升井。他们还商量好,升井后一起出书,然后共享利益。参与救援的一位专家感叹道,从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