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标准是一个综合概念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动态
高清标准是一个综合概念

 2006-04-14  访问次数: 854   

信息来源:中国电子报2006-4-13
近期,信息产业部颁布数字电视25项行业标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电子报记者李倩特别采访了我单位刘全恩高工和李剑高工两位同志,就数字电视标准的研究制定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现摘录如下。
 
其中,刘全恩高工是数字电视功能和性能标准工作组的组长,李剑高工是数字电视功能和性能测量方法工作组的组长,他们负责的工作组制定了25项数字电视行业标准之中整机标准共15项。
标准出台为何历时四年
中国电子报记者李倩(以下称记者):有关数字电视的标准制定2002年就由国家标准委员会和信息产业部提出来了,到2004年9月的时候进行了公示,直到今年才报批,并*终得以发布。前后为何经历了4年时间?
刘全恩:之所以前后经历4年的时间是因为要彻底宣传贯彻标准的制定原则,首先要尊重科学重视技术,目前彩电市场概念化倾向比较严重,存在很多误导消费者的宣传,所以各工作组要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对市场上存在的概念进行考证,而且在探讨标准的过程中,还要重视真正技术的发展,以保证标准里涉及的技术在几年内不会落后。
其次,这次标准制定以人为本,在制订相关参数时,会根据人眼的视觉特性,更符合人性化的要求。比如对比度的要求,就是在正常重现灰度色彩等观看条件下,获得的对比度,其完全不同于目前一些厂家宣传的显示屏达到的与实际使用严重背离的所谓“对比度”。
第三,这些标准借鉴了国外标准的优点,但不像以前很多标准那样等效采用国外标准的方法,而是吸取长处,又更加科学严谨。比如,国外在谈到高清时,用得*多的是物理分辨力或者简单的信号格式达到多少,我们更侧重于以清晰度线为主。这些方面的工作都直接影响了标准出台的时间。
标准是否定得太高
记者:有企业反映,我国高清电视标准定得太高,以至于大部分等离子电视、CRT电视都不能满足条件,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李剑:这次标准的制订既参考国外的标准,但又不照抄国外。因为国外很多国家高清标准的制订都比较早,在当初其现实的起点限定了标准的制定。比如美国,在1995年就出台了高清标准,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所以把信号高清720和1080都作为高清。其实,如果其显示分辨力1280×720P与图像格式要求1280×720P相符的话,也是720线的清晰度。而且720线是人眼观看高清电视的*低要求。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显示屏的分辨力完全可达到1920×1080,所以没必要再按照国外走过的路一步步走。
高清是一个综合概念
记者:目前有些媒体热炒的清晰度以及30多个指标是否正确?
刘全恩:高清正因为是一个综合概念,所以把其中任何一项拿出来强调都不对。比如大家现在谈的*多的就是清晰度,认为主要的指标或几项要求像清晰度、亮度、对比度等达到高清标准的要求就万事大吉是错误的。标准涉及方方面面,任何一点不到位都不能认为这个产品满足使用要求。就拿大家*容易忽视的遥控器来说,仅仅针对遥控器就从遥控距离、遥控角度等许多条件限制,如果这些方面不达标,也会给消费者的正常使用造成困难。所以大家认为的30多个指标的说法就更不正确了。如果我们只按照常规项目大块的划分来计算,液晶电视标准要求达到的指标有59项,等离子电视有57项,其中包括电性能、声性能、光性能等。
记者:数字电视标准在产品功能和性能上都涉及到哪些方面?
李剑:首先是规定产品的适用范围,比如针对液晶电视的高清标准,就不包括21英寸在内,因为21英寸液晶电视的幅型比为4∶3,而且分辨力、对比度等都比较低,如果也包括其在内,就会降低标准的要求;其次是规定术语,比如高清、标清、清晰度、对比度、像素等专用术语的解释和规范;再次是规定接口,接口主要分必备的和可选的,必备的接口包括S端子、VPPR端子、格式支持、色差分量接口等等,缺一不可;*后是规定支持物理格式,即必须支持1920×1080的信号格式。
其他的还包括规定电视机的功能,这功能里包括必备的和可选的两种,同时还有性能要求,包括对亮度、色度、接收、声音等的要求;*后就是**要求,这里面包括可靠性、环境、运输、包装等的要求,而其中*有特色的一个地方是对产品的说明书介绍方法也进行了规定。在测试方法**的情况下,厂家必须对产品涉及到的一些主要的、可用来对比的性能指标进行详细说明,比如对比度、亮度、清晰度、色域覆盖率等等。
CRT电视为何定为620线
记者:CRT电视在实现高清上比较有优势,比如动态清晰度较好、性价比高等,但其高清标准清晰度为何只定为620线?
刘全恩:这是综合政府、行业、企业、消费者多方面的因素考虑的。确切地说,CRT确实在很多方面有优势,比如运动图像的再现,虽然这次标准没有对此进行限定,但我们研究表明,CRT动态图像和静态图像清晰度差别要小于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而且如果从技术上来说,CRT清晰度做到800线也是可能的,只要节距达到0.38mm,但是这样会增加成本,一台CRT的制造成本甚至高于平板电视的,这样一来,CRT电视的优势几乎消失殆尽了。如果单项指标极大影响了产品的性价比,那么这项指标就需要我们考虑权衡利弊。
DLP背投缘何未“中标”
记者:在标准里,我们发现CRT背投的清晰度要求远高于CRT电视,达到720线,这是为什么?而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另外一种DLP背投为何没有出台相应的标准?
李剑:CRT背投与CRT电视的成像原理是不一样的,它是靠三个投影管,不受栅网的限制,如果电路上进行配套改进,从原理上讲,它比CRT电视更容易实现高清,所以它的清晰度要高得多。至于DLP背投,因为出现的时间较晚,2003年出现,到了2004年甚至2005年才出现较大规模的推广,而我们标准的制定早在2002年就已开始,当时没有立项。但今年年底前我们争取将其相关标准报批上级部门。
图像拖尾时间如何界定
记者:标准对高清电视运动图像拖尾时间以及显示器的响应时间这方面是如何界定的?
刘全恩:响应时间和拖尾时间也是检验是否是高清的因素之一,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解释是,响应时间是用来描述显示器件的字段或像素亮度变化相对于激励信号变化反应快慢的一组参数,它包括开启时间、关断时间、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等项目。对于液晶等类的显示器件,上升和下降时间随起始亮度的不同变化很大。拖尾时间是用来描述显示活动图像时显示装置对驱动信号反应快慢的一个参数。拖尾长度与显示装置的特性有关外,与运动物体的速度相关,拖尾长度与物体运动速度之比称为拖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