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创泰电子有限公司
新增产品 | 公司简介
注册时间:2010-10-19
联系人:
电话:
Email:
首页 公司简介 产品目录 公司新闻 技术文章 资料下载 成功案例 人才招聘 荣誉证书 联系我们

产品目录

数字式热继电器
VJ8100
VJ8200
VJ9100
VJ810A
VJ910A
VJ9100F
VJ8100F
VJ811F
VJ801
VJ701B
星三角启动系列
CT6839S
CT6839L
喂料机械保护器
VJ909KSJ
VJ909PSJ
空压机设备保护器
VJ7701AC
升降行业保护器
VJ819SJ
VJ829SJ
VJ810FT
VJ801FT
制冷行业保护器
VJ701ZL
VJ7701ZL
VJ7731ZL
VJ811ZL
VJ9200ZL
VJ9300ZL
水泵系列保护器
VJ819CLB
VJ829CLB
CT6839BA
CT6839BB
水泵控制箱
水泵保护电箱
电动机综合保护器
JD-6C/6S PLUS
JD-6S/6C
JD-5S/5C
数字面板表
CT5100
CT5200
CT5300
CT7600
CT7900
电源保护器系列
DX330
DX530
VJ-2-01(DX340)
VJ-5-01(DX230)
三相电源保护计数器
VJ-6
DFY-6
DX639
温度控制器系列
CT8893D
CT6831
CT8830
CT6840
CT6830
CT8820
CT8810
热泵热水器控制器
SY830
FM139
SY530
智能电动机保护器
VJ61/VJ62/VJ63
SZY-3-2410-U24
SZY-3-2415-U24
SZY-3-2410-U5
首页 >>> 技术文章 >

技术文章

电流互感器

电力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是电磁式电流互感器(以下简称电流互感器),它的工作原理和变压器相似。电流互感器的原理(电磁感应的本质可以追塑到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当导体处在此电场中时,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作定向移动而产生电流即感应电流;如果不是闭合回路,则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使断开处两端积累正、负电荷而产生电势差----感应电动势。)接线,如左图所示。
   电流互感器的特点是: (1)一次线圈串联在电路中,并且匝数很少,因此,一次线圈中的电流完全取决于被测电路的负荷电流.而与二次电流无关;(2)电流互感器二次线圈所接仪表和继电器的电流线圈阻抗都很小,所以正常情况下,电流互感器在近于短路状态下运行。
电流互感器一、二次额定电流之比,称为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互感比:kn=I1n/I2n
   因为一次线圈额定电流I1n己标准化,二次线圈额定电流I2n统一为5(1或0.5)安,所以电流互感器额定互感比亦已标准化。kn还可以近似地表示为互感器一、二次线圈的匝数比,即kn≈kN=N1/N2式中N1、N2为一、二线圈的匝数。
简单解释,因在测量较大的电流时,不便直接串联测量,(小电流30A---50A以下可直接串入电流表)所以采用电流互感器。通过互感器把强大电流按一定比例转变为容易测量的小电流供电表测量。

电磁感应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定义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
  这是初中物理课本为便于学生理解所定义的电磁感应现象,不能**概括电磁感现象:闭合线圈面积不变,改变磁场强度,磁通量也会改变,也会发生电磁感应现象。所以准确的定义如下:
  因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发现者
  1820年H.C.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后,许多物理学家便试图寻找它的逆效应,提出了磁能否产生电,磁能否对电作用的问题,1822年D.F.J.阿喇戈和A.von洪堡在测量地磁强度时,偶然发现金属对附近磁针的振荡有阻尼作用。1824年,阿喇戈根据这个现象做了铜盘实验,发现转动的铜盘会带动上方自由悬挂的磁针旋转,但磁针的旋转与铜盘不同步,稍滞后。电磁阻尼[1]和电磁驱动是*早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但由于没有直接表现为感应电流,当时未能予以说明。
  1831年8月,M.法拉第在软铁环两侧分别绕两个线圈,其一为闭合回路,在导线下端附**行放置一磁针,另一与电池组相连,接开关,形成有电源的闭合回路。实验发现,合上开关,磁针偏转;切断开关,磁针反向偏转,这表明在无电池组的线圈中出现了感应电流。法拉第立即意识到,这是一种非恒定的暂态效应。紧接着他做了几十个实验,把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形概括为5 类 :变化的电流 ,变化的磁场,运动的恒定电流,运动的磁铁,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并把这些现象正式定名为电磁感应。进而,法拉第发现,在相同条件下不同金属导体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与导体的导电能力成正比,他由此认识到,感应电流是由与导体性质无关的感应电动势产生的,即使没有回路没有感应电流,感应电动势依然存在。
  后来,给出了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楞次定律以及描述电磁感应定量规律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按产生原因的不同,把感应电动势分为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两种,前者起源于洛伦兹力,后者起源于变化磁场产生的有旋电场。
法拉**个很重要的实验.如图
  在一个空心纸筒上绕上一组和电流计联接的导体线圈,当磁棒**线圈的过程中,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而在磁棒从线圈内抽出的过程中,电流计的指针则发生反方向的偏转,磁棒**或抽出线圈的速度越快,电流计偏转的角度越大.但是当磁棒不动时,电流计的指针不会偏转.
  对于线圈来说,运动的磁棒意味着它周围的磁场发生了变化,从而使线圈感生出电流.法拉第终于实现了他多年的梦想——用磁的运动产生电!奥斯特和法拉第的发现,深刻地揭示了一组极其美妙的物理对称性:运动的电产生磁,运动的磁产生电。
  不仅磁棒与线圈的相对运动可以使线圈出现感应电流,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发生了变化,也可以使另一个线圈出现感应电流.
  例如图中,我们将线圈1通过开关k与电源连接起来,在开关k合上或断开的过程中,线圈2就会出现感应电流.如果将与线圈1连接的直流电源改成交变电源,即给线圈1提供交变电流,也引起线圈2出现感应电流.这同样是因为,线圈1的电流变化导致线圈2周围的磁场发生了变化.
简介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乃是电磁学领域中*伟大的成就之一。它不仅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为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转化奠定了实验基础,为人类获取巨大而廉价的电能开辟了道路,在实用上有重大意义。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标志着一场重大的工业和技术**的到来。事实证明,电磁感应在电工、电子技术、电气化、自动化方面的广泛应用对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若闭合电路为一个n匝的线圈,则又可表示为:E=nΔΦ/Δt 式中n为线圈匝数,ΔΦ为磁通量变化量,单位Wb,Δt为发生变化所用时间,单位为s. E 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单位为V.
计算公式
  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
  1)E=nΔΦ/Δ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
  2)E=BLVsinA(切割磁感线运动)E=BLV中的v和L不可以和磁感线平行,但可以不和磁感线垂直,其中sinA为v或L与磁感线的夹角。 {L:有效长度(m)}
  3)Em=nBSω(交流发电机*大的感应电动势) {Em:感应电动势峰值}
  4)E=B(L^2)ω/2(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ω:角速度(rad/s),V:速度(m/s),(L^2)指的是L的平方}
  2.磁通量Φ=BS {Φ:磁通量(Wb),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T),S:正对面积(m2)}计算公式△Φ=Φ1-Φ2 ,△Φ=B△S=BLV△t
  3.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利用感应电流方向判定{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
  *4.自感电动势E自=nΔΦ/Δt=LΔI/Δt{L:自感系数(H)(线圈L有铁芯比无铁芯时要大),ΔI:变化电流,∆t:所用时间,ΔI/Δt:自感电流变化率(变化的快慢)}
  △特别注意 Φ, △Φ ,△Φ/△t无必然联系,E与电阻无关 E=n△Φ/△t 。 电动势的单位是伏V,磁通量的单位是韦伯Wb ,时间单位是秒s。
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1.电路是闭合且通的
  2.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3.电路的一部分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切割磁感线运动就是为了保证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改变)
  **(如果缺少一个条件,就不会有感应电流产生).
  电磁感应现象中之所以强调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是因为当整个闭合电路切割磁感线时,左右两边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分别为逆时针和顺时针,对于整个电路来讲电流抵消了。
  电磁感应中的能量关系
电磁感应是一个能量转换过程,例如可以将重力势能,动能等转化为电能,热能等
 
什么是电感/电感元件  电感元件的分类概述:凡是能产生电感作用的原件统称为电感原件,常用的电感元件有固定电感器,阻流圈,电视机永行线性线圈,行,帧振荡线圈,偏转线圈,录音机上的磁头,延迟线等。
     1固定电感器:一般采用带引线的软磁工字磁芯,电感可做在10-22000uh之间,Q值控制在40左右。
  2阻流圈:他是具有一定电感得线圈,其用途是为了防止某些频率的高频电流通过,如整流电路的滤波阻流圈,电视上的行阻流圈等。
  3行线性线圈:用于和偏转线圈串联,调节行线性。由工字磁芯线圈和恒磁块组成,一般彩电用直流电流1.5A电感116-194uh频率:2.52MHZ
  4行振荡线圈:由骨架,线圈,调节杆,螺纹磁芯组成。一般电感为5mh调节量大于+-10mh.  
  电感线圈的品质因数和固有电容(1)电感量及精度
  线圈电感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线圈的直径、匝数及有无铁芯等。电感线圈的用途不同,所需的电感量也不同。例如,在高频电路中,线圈的电感量一般为0.1uH—100Ho
  电感量的精度,即实际电感量与要求电感量间的误差,对它的要求视用途而定。对振荡线圈要求较高,为o.2-o.5%。对耦合线圈和高频扼流圈要求较低,允许10—15%。对于某些要求电感量精度很高的场合,一般只能在绕制后用仪器|仪表测试,通过调节靠近边沿的线匝间距离或线圈中的磁芯位置来实现o
  (2)线圈的品质因数
  品质因数Q用来表示线圈损耗的大小,高频线圈通常为50—300。对调谐回路线圈的Q值要求较高,用高Q值的线圈与电容组成的谐振电路有更好的谐振特性;用低Q值线圈与电容组成的谐振电路,其谐振特性不明显。对耦合线圈,要求可低一些,对高频扼流圈和低频扼流圈,则无要求。Q值的大小,影响回路的选择性、效率、滤波特性以及频率的稳定性。一般均希望Q值大,但提高线圈的Q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应根据实际使用场合、对线圈Q值提出适当的要求。
  线圈的品质因数为:
  Q=ωL/R式中:
  ω——工作角频;
  L——线圈的电感量;
  R——线圈的总损耗电阻线圈的总损耗电阻,它是由直流电阻、高频电阻(由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引起)介质损耗等所组成。"
  为了提高线圈的品质因数Q,可以采用镀银铜线,以减小高频电阻;用多股的绝缘线代替具有同样总裁面的单股线,以减少集肤效应;采用介质损耗小的高频瓷为骨架,以减小介质损耗。采用磁芯虽增加了磁芯损耗,但可以大大减小线圈匝数,从而减小导线直流电阻,对提高线圈Q值有利。
  (3)固有电容
  线圈绕组的匝与匝之间存在着分布电容,多层绕组层与层之间,也都存在着分布电容。这些分布电容可以等效成一个与线圈并联的电容Co。
 
上一篇:电阻元件
下一篇:三相电动机缺相保护电路
            
若网站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通过网站上的联系方式及时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