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剑”指知识产权转化率低,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正式成立

1月13日,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正式成立,落户漕河泾开发区。作为知识产权转让交易一门式服务平台,包括**、商标、版权、技术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的交易和配套服务,未来都可以在这里完成。
 
为中小微企业搭建一个“大卖场”
 
为什么要成立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吕国强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介绍,2016年1至11月,上海**申请量为104871件,同比增长22.6%。与这一数字不成正比的是,上海的知识产权转化应用率总体上还比较低。为*大化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推动科技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上海需要一个功能更大更全的平台。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本身,就是服务于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中心这一目标。
 
大企业一般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团队,转化率更高,而中小微企业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面临的困难更多。以“政府主导打造、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运作”的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旨在为全社会知识产权应用提供一个公益性载体,从而为这些中小微企业搭建一个“大卖场”,让他们的科技成果也能尽快“从纸到钱”。
 
2015年5月,市委、市政府在“科创22条”里就提出要探索建立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知识产权交易机构。上海成为了国内*早获批成立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的城市。2016年12月底市政府批复同意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牵头组建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发起成立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打造上海知识产权服务的高地
 
为什么选择了在漕河泾开发区落户?徐汇区亮出了不俗的“家底”。作为国内首批三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之一,漕河泾开发区集聚了150余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其中***机构就有16家,占全市同类机构数量的60%。在这里,代理、法律、咨询、信息、培训等知识产权服务链正逐步完善,为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落户提供了“天然沃土”。
 
徐汇区每万人有效发明**数达到67.6件,位居全市**。这个“**”正是其丰富的科研资源做了后盾。在这里,集聚了中科院上海分院等120多家***、市级科研机构,10余所高校,8家三级甲等医院,数十个***、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26家全球有影响力的研发中心和439家市高新技术企业。此外,有108位两院院士工作或生活在这里,约占全市的65%。中央和上海“千人计划”人才181人,“**千人计划”专家2名(国内仅4名)。正是有了这份“家底”,徐汇区区长方世忠表示,将致力于打造上海知识产权服务的“徐汇高地”。
 
“这还只是开了一个头。”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吕国强说,接下来将建设交易系统,完善交易制度,组建专业人才队伍,建立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他们的目标是,将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建设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知识产权交易和服务平台,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