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检修策略对DCS向FCS发展趋势的探讨

分享到:
点击量: 204523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sis系统在电厂信息技术中的蓬勃发展,作为sis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检修维护的质量也在不断上升。随着这种基于实时信息管理的检修质量的提高,对电厂信息底层过程控制的要求也在提升。与此同时在dcs向fcs发展的进程中,fcs对于dcs的优势恰好满足了这种检修策略对底层过程控制系统的要求。

  本文将根据现代检修策略技术的要求具体分析fcs相对于dcs在该方向上的优势,从检修策略的角度出发,在技术、经济等方面探讨证明,dcs向fcs技术的发展是一种趋势。

2 检修策略

  检修策略是检修维护管理的核心问题。

  2.1 检修的三种方式

  (1) 基于时间周期的检修方式

  这是一种传统的检修方式,检修计划根据固定的时间周期进行安排。它基本不考虑运行着的设备的维护状态,只是根据预定的时间对该设备进行停机检修。目前该种检修方式在我国使用得*为广泛,但同时其检修周期*短。因此这是一种在单位时间内检修次数*多的检修方式。

  (2) 基于使用的检修方式

  相较于基于时间周期的检修方式,这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检修方式。它只简单考虑了设备的运行状态,诸如根据开关的开合次数、马达的启停次数来安排检修。然而这种简单的判据对于确定设备的真实运行状态是不充分与不完备的。它的检修周期比基于时间周期的检修方式要长一些。

  (3) 基于设备状态的检修方式

  状态检修是根据先进的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提供的设备状态信息判断设备的异常,预知设备的故障,在故障发生前进行检修的方式。即根据设备的健康状态来安排检修计划、实施检修,*大限度地防止设备过修或失修。是一种检修周期*长的检修方式,也是目前检修策略发展的方向。

  2.2 状态检修发展中存在的两个问题

  状态检修是检修发展的方向,也是近来检修策略发展的重点。除了其它诸如专家系统建立不完善,设备数学模型及神经网络体系仍需优化外,在过程信息与控制方面,状态检修在实践运用中还遇到如下两个问题:

  (1) 状态检修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大量的采集点

  对设备进行状态预测需要大量实时i/o点的支持,目前电厂中i/o点的采集往往只适于对设备运行基本状态的远程监测,远远无法满足状态检修的要求。只有采集数量足够的i/o点,结合其他设备状态监测手段,通过sis系统中数学模型的计算,才能准确的反映出设备的内部状态,对下次检修日期进行预测。例如电动执行机构,大部分国产机组目前仅仅监视行程开关开/关及设备故障三副接点。而对于状态检修,至少需要再加上低电压、力距开、力距关、测试位置。当然为了使运行人员更好的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及检修人员更深入、**的了解设备内部状态,其它诸如就地操作信息、设备一般报警信息(通常包括功率因数低、电流/电压/负荷监视、转子笼条状态、定子/转子气隙特性、谐波畸变)等,也是需要采集的。

  (2) 状态检修需要更准确、更快速的实时i/o信息

  目前控制系统对于热工控制已经绰绰有余,然而对于状态检修的要求仍存在差距。例如对于过热汽温、再热汽温的测量。由于过热汽温与再热汽温对机组效率的影响很大,为了提高机组效率,利用控制系统灵敏的优势,*新ccs的优化中,往往过热汽温、再热汽温的控制非常接近于其临界值。由此造成过热汽温、再热汽温脉动峰值超温的次数增加。而过热汽温、再热汽温的超温对机组的**性影响又非常大,故从状态检修及机组运行**的角度上看,对过热器超温的幅值、时间的**性与实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