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体系亟需打造高度国产化

分享到:
222
下一篇 >

对于制造业已经实现高度自动化的企业和国家,他们提升生产力的下一步是实现信息化。在太平洋的两岸,制造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如何迎接下一波工业竞争的核心话题之一,而以工业机器人等**生产系统为象征的工业自动化进程,是其中*重要的议题。

  

  当今世界的资讯太发达,消费者的喜好和要求变化得很快。一个产品通行所有客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对于一个国家的制造企业来说,它是否面临着全球化竞争的压力?是否想把产品卖到全球各地区?如果想在这种环境里保持竞争力,就必须持续提高生产力,同时生产出品质更高,而且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

  

  对于制造业已经实现高度自动化的企业和国家,他们提升生产力的下一步是实现信息化。直观地说,就是不同部门的管理层,可以从任何地方轻松、及时拿到他需要的生产信息,帮助他迅速作出商业决定。这是连接、优化“生产-供应链-客户”网络的重要步骤。通过自动化和信息的融合,制造企业可以把供应商和供应链很紧密的连接起来,从而缩短新产品的上市时间,加快对消费者喜好变化的响应。

  

  在太平洋的两岸,制造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如何迎接下一波工业竞争的核心话题之一,而以工业机器人等**生产系统为象征的工业自动化进程,是其中*重要的议题。在美国,基斯诺斯布什曾经提出信息化与自动化结合的“智能制造”的概念,并想象未来的工厂的生产操控,将如同人们玩任天堂游戏那样直观、有趣、简单。

  

  根据《“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给出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路线图,2015年,中国要实现重点领域制造过程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2020年,中国智能制造将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区和企业集团。

  

  “传统机械通常采用恒定控制系统,主要由人力开关控制机械运行。智能制造不仅能实现各种制造过程自动化、智能化,还具有高速、高精度等特征,带动装备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市场前景广阔。”一位来自智能制造企业的人士表示。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正在给中国制造业带来****的压力,而以自动化为标志的智能制造无疑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一根救命稻草。比较尴尬的是,在这块未来前景可达上万亿元的新市场,外资企业已经占据了70%以上的份额。

  

  根据刚刚公布的6月份PMI指数,官方PMI进一步下滑至50.1%,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民间PMI终值更是只有48.2,已创九个月*低水平。两个PMI共同出现下滑格局,显现未来经济或将进一步放缓,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内需与外需都在走弱。

  

  内忧外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可以说危机四伏,制造业转型迫在眉睫。而智能装备面向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正因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在中国制造业转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尽管政府为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设计好了蓝图,整个行业也都为这张万亿大饼摩拳擦掌,比如尴尬的是,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平均70%以上的份额都掌握在外企手中,本土企业基本上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市场**自动控制系统的95%、**数控机床的90%、**数控系统的95%的市场份额被国外产品占领。在关键零部件、元器件方面,为**数控机床配套的**功能部件70%需要进口,大型工程机械所需30Mpa以上液压件等全被外资垄断。

  

  针对这一局面,《“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力争2015年智能制造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到了2020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到50%。

  

  近年来,中国政府和企业对**技术的研发力度日益加强,2011年,中国研发投入占全球比重13.1%,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研发投入的**大国,持续高投入的研发势必会推动中国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竞争力。

  

  业人士表示,中国还处于快速发展期,其制造业是在劳动密集型的模式上发展起来的。在中国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极端。一方面,手工的、劳动密集型的、非常老式的生产制造还在继续;另一方面你可以看到*先进的钢铁厂和汽车制造工厂。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制造业在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时间更长,所以自动化覆盖的领域更宽广。

  

  也许30年内,我们会看到这样的场景:生产操作员都是受过**培训有丰富技术知识的人员,他们不需要操作那些机器,因为那些机器“聪明”到可以自己运作了。工人们需要做的是故障排除、诊断以及与厂区的其它部门进行沟通。

你可能感兴趣: 业界新闻 信息化 自动化 制造业 机器人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