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俄能源合作需要机制保障

分享到:
285
下一篇 >

坦率地讲,中俄此次签署石油大单,既在情理之中,但又出乎预料。一方面,今年3月习**主席访俄期间,两国政府已经签署了俄罗斯对华增供原油的政府间协议,将其落实到公司层面只是时间问题;另一方面,仅时隔三个月就签署了商业合同,效率之高是两国能源合作历史上少见的。究其原因,两国合作占到了天时、地利、人和。

先说天时。在欧洲经济不景气,能源需求不振的背景下,俄罗斯经济同样面临困难,不仅对欧能源出口减少,以能源出口拉动经济的模式也难以为继。而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后,将发展远东地区作为施政纲领的优先方向之一。因此,俄罗斯需要转向能源需求旺盛的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寻找新的出口市场,同时为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做资金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准备,俄罗斯石油公司扩建东线石油管道和建设东方石化公司的计划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其次是地利。中俄两国山水相连自不必说,已经建成的斯科沃罗季诺—漠河管道已经成为连接两国的石油大动脉。管道的顺利建成运营,为两国扩大石油贸易奠定了基础。在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一期和二期已经建成的情况下,俄罗斯继续扩大管道运力,增加对华石油供应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再说人和。无论是两国高层***,还是进行合作的两国公司,乃至从事具体项目的职工,在扩大两国能源合作的问题上表现了高度的一致,并为此做出了努力,所谓“上下同欲者胜”就是如此。需要指出的是,曾主管俄罗斯能源事务的前副总理谢钦就任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后,中俄两国在石油领域的合作步伐明显加快。这不仅是俄罗斯石油公司发展战略的目标,更是“时刻准备着”加强与俄合作的中国石油所希望的,正因如此,双方在扩大原油贸易、中国参与俄罗斯大陆架开发等方面都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可以确定地说,与早期中俄石油合作在长时间内停滞不前的情况相比,目前无论是国际能源市场状况、两国能源进出口需求,还是石油公司之间的互信,都成就了对两国合作有利的形势。顺势而为,就有希望继续扩大合作。

需要注意到的是,中俄两国在石油领域的合作并不是简单的资金换资源。双方在遵守国际贸易规则的大背景下,创造性地开辟了独具特色的合作机制,这才是保障两国石油合作顺利进行的根本。

首先是原油贸易合同和管道建设投资一体化的合作模式。2009年,中俄两国签署的供油合同就成为“石油换贷款”合同。在中方资金的支持下,对华供油管道得以迅速建成运营。根据媒体报道,此次新的原油增供合同,同样有中方向俄方提供贷款和原油预付款的协议。在中俄两国签署供油合同后,谢钦公开表示,中方的资金将保障管道的扩建。

其次是价格机制。中俄两国的原油贸易价格按照专门的公式确定,既考虑了国际原油市场的价格,又考虑了两国原油贸易和运输的具体情况,是符合两家公司利益、公平的商业性机制。

*后是争端解决机制。两国的石油合作并非一帆风顺,科学的争端解决机制能有效降低合作的风险。

在两国能源合作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从国家能源**,到公司商业利益,到具体项目的操作,只有在机制完善的条件下方能够持续进行。中俄能源合作,不仅具有国际能源贸易的共性,也具有一些特殊性,机制的保障就显得更加重要,也是能源合作“软件”建设中*关键的一环。

毋庸置疑,中俄能源合作中另一个重点是天然气合作。从2006年开始,天然气供应谈判已经持续了七年多。两国政府尽管已经就此达成了原则性的协议,但中国石油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的商业谈判始终未能获得*终的结果。实际上,中俄石油合作的形势和经验完全可以与天然气合作进行比对和借鉴。但对于天然气合作,其关键问题不在于具体的价格,而在于从贸易合同、管道建设到定价整个环节的机制问题。俄方坚持传统上的“照付不议”合同和与油价挂钩,与欧洲市场利润相当的定价原则,而中方希望能够从实际的承受能力出发,采取更加灵活的定价方式。双方在弥合“合作机制”分歧上显然还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作者:刘乾,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你可能感兴趣: 环保五金 天然气 能源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