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联网竞争优势初立 传感器技术成瓶颈

分享到:
58
下一篇 >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物联网确定为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重点。

中国物联网已初步确立政策供给、标准制定、协同**、产业发展和市场应用的系统性竞争优势。但是继续发展还得突破传感器技术上的瓶颈。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物联网确定为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重点。

10月30日,由工信部、科技部、江苏省政府共同主办的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将在无锡举行,这是物联网领域规格、规模的国际博览会。来自国内外的500家知名物联网企业、约1000位业界精英将出席大会,预计参观人次达8万人。

在全球物联网发展竞争中,中国见势早、布局快,跻身这场与世界同线起跑的较量。在这一轮历时近8年的物联网竞合发展中,中国形成了哪些优势?仍存在哪些短板?如何把握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与路径?

全球物联网应用市场八年磨砺

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TheInternetofthings》年度报告,正式将物联网称为“theInternetofThings”,并预言:“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信息交换。”

美、欧、日、韩等发达经济体已把物联网视为增强综合国力和发展动力的战略重点,分别启动了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地球”、“物联网行动计划”、“U-Japan”、“U-Korea”等发展战略。

2009年8月,国务院提出,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迅速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感知中国”中心。物联网随后列为我国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布局启动,并在无锡设立我国的传感网产业**示范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陈大鹏介绍,在全球物联网发展格局中,我国见势早,布局快,政策扶持力度大,基本获得了与发达国家同线起跑的机会。

2015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超过7500亿元,M2M(机器对机器之间的连接与通信)连接数突破1亿,占世界总量31%,已成为全球的物联网应用市场。物联网盈利规模仅次于美国。

新华通讯社作为我国首批国家智库建设试点单位,连续6年研究、发布《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报》),目前已成为观察我国物联网发展态势的重要窗口。《年报》分析认为,我国物联网以特色鲜明的发展模式,实现了技术**与产业培育的积极进展。

国家战略清晰。物联网发展“指导意见”、“行动计划”、“工作要点”等产业政策,与一系列配套政策相继推出,初步建立了“纵向一体”的物联网政策体系。“应用示范激发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带动产业发展”渐成趋势。

你可能感兴趣: 业界新闻 传感器 物联网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