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量提效能源步入“升级版”窗口

分享到:
230
下一篇 >

  国家能源局2014年能源工作座谈会指出,2014年我国将转变能源消费方式,控制能源消费过快增长,着力打造中国能源“升级版”。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矿业联合会五届五次主席团会议上,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王安建认为,我国能源消费零增长将在2030~2035年间到来。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从资源依赖型向**驱动型转变,但能源消耗仍处于快速增长状态,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专家指出,要保证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必须控制GDP的能耗,一是要控制强度,二是要控制总量,让“能源弹性系数”降到0.5以下,我国经济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应对能源** 不断降低能耗

  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特别是经济的高速发展更离不开能源的支持。而“能源弹性系数”是分析经济增长与能源生产、消费增加之间关系的重要指标。据研究,能源的弹性系数越大,表明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越大;能源的弹性系数越小,表明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和能源效率的提高,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越小。

  当前,我国能源发展面临总量供应、资源配置、能源效率和生态环境等问题。而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许多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我国石油资源*终可采储量仅为世界总量的3%左右。早在2007年,我国石油对外依赖度就已经达到50%,进入能源预警期。同时,我国多数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应对能源**挑战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根据社会发展经验,在工业化过程初期,经济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主要靠能源的投入,并且能源增长速度需要超前于经济增长,即能源弹性系数大于1。当能耗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则会保持相对稳定,能源弹性系数接近于1。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提升,能耗不断下降,此时能源弹性系数小于1。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能源弹性系数相对较小,小于或接近于0.5。

  中国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魏振香副教授介绍,能源弹性系数可以细分为“能源生产弹性系数”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其中,“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十五”时期的1.04下降到0.59,节约能源6.3亿吨标准煤,缓解了能源供需矛盾,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扭转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能源消耗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上升的趋势。

  减少能源依赖 降低弹性系数

  实际上,“能源生产弹性”反映了能源生产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它等于能源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之比。

  据《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01年至2010年,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及水电、核能的生产弹性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分别为0.91798、0.737722、0.868414、0.760635。

  而“能源消费弹性”反映了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它等于能源消费年平均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之比。2001年至2010年,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及水电、核能的消费弹性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分别为0.708946、0.669974、0.765697、0.676101。

  研究表明,同一数量的能源,在高弹性系数下,其效率低;在低弹性系数下,其效率高。

  同时,对于不同的能源,其弹性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从2001年至2010年,我国煤炭的生产弹性在经历了一个短期的上升后,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弹性系数大致维持在0.5以上。而煤炭的消费弹性在经历了一个短期的增长后逐年下降,*后降至0.3左右。

  而石油的生产弹性系数相对较为平稳,且生产弹性系数大致维持在0.5以下。但在2009年和2010年,分别出现了弹性系数小于0和大于0.5的异常情况。而石油的消费弹性先是经历了一个逐年上升的过程,达到*高点后迅速下降,后又缓慢上升,在2010年又呈现出较快的上升趋势。天然气和水电、核能等清洁能源的生产弹性系数波动性很大,且数值一般在0.5~2之间。但消费弹性依然波动较大,其中,天然气的弹性系数较大,水电、核能的波动更明显。

  调整能源结构 提高利用效率

  根据研究,在能源生产弹性中,我国煤炭生产弹性与总能源弹性的关联度较高,主要由于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而石油生产消费弹性与能源弹性的关联度*低。就石油生产来说,近几年,我国石油产量在能源总产量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更多的石油资源是通过进口贸易的途径获得,所以石油生产弹性与能源生产弹性关联度不高。就石油消费而言,虽然我国石油消费量逐年增加,但随着国际石油的供不应求、油价持续上涨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石油价格预期走高,新型能源越来越受到企业的追捧,从而使石油消费在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同时,通过能源生产弹性系数与消费弹性系数的比较,对于我国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来说,其生产弹性系数与消费弹性系数在数值、稳定性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十一五”期间,我国煤炭消费弹性系数高于过去20多年0.6的平均水平,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煤炭生产与消费增长相对经济增长的敏感性逐年增强。

  “十五”期间,我国石油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75,“十一五”超过了1。而且,我国石油消费量还在不断增长,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市场联系的日益紧密,我国对石油的敏感度会越来越高。

  魏振香认为,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我国的煤炭、石油消费除由国内生产供应外,还通过从国外进口获得。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煤炭、石油的进口量增长很快。

  研究显示,我国天然气与水电、核能等新兴清洁能源的生产弹性系数与消费弹性系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天然气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在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方面越来越显露出其优越性。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天然气在民用消费、发电等领域发展迅速,需求量不断增加,导致天然气消费弹性与能源消费弹性的高关联度。而我国水电、核能的生产、消费弹性与总能源的生产、消费弹性的关联度不高,表明我国水电、核电的开发、利用不足。

  实际上,我国各种能源生产消费弹性在总能源生产消费弹性中的重要度均有所不同。因此,为提高能源的生产、使用效率,降低能源生产、消费弹性,就要求在把握各项能源弹性与能源总弹性关联度基础上,合理规划调整能源使用结构,有重点地改进各项能源的使用效率。首先,要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提高煤炭燃烧率,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加快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并加大对水电、核能的科研力度。

相关报道

  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专项监管正式启动

  为认真落实国家能源局《近期重点专项监管工作计划》,近日,国家能源局在兰州召开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专项监管驻点甘肃工作启动会,安排部署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专项监管工作。

  《近期重点专项监管工作计划》是落实国务院职能转变、简政放权和加强后续监管的重要举措,是国家能源局“权力和责任同步下放、调控和监管同步加强”的具体行动。我国可再生能源已步入**、快速、规模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为规范和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健康发展,增强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国家能源局确定甘肃、河北、吉林3个省为此次专项监管的重点地区,并由国家能源局成立工作组驻点甘肃进行现场监管。

  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监管总监、驻点甘肃工作组组长谭荣尧强调,通过驻点监管工作,一是“解剖麻雀”、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促进可再生能源科学发展;二是点面结合,探索监管新手段、新方法,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三是专项监管与调研相结合,研究分析弃风弃光等制约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问题,找出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有效途径。

  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专项监管分“启动对接、自查自纠、现场检查、总结整改”四个阶段工作。通过专项监管,深入了解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核准及并网情况,分析研判风电、光伏发电科学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和深层原因,总结经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专项监管的重点,一是落实国家可再生能源规划、政策情况;二是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接入电网以及调度机构“三公”调度执行情况;三是风电、光伏发电消纳以及弃风弃光情况。

  谭荣尧强调说,要高度重视此次专项监管工作,严格执行有关政策法规,依法依规实施监管;既要发现存在的问题,也要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各方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以扎实的工作作风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李 彬)

你可能感兴趣: 业界新闻 能源 国家能源局 可再生能源 光伏发电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