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任务艰巨 行业空间未完全打开

分享到:
80
下一篇 >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随着“十三五”规划**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大重点工作之一,节能环保产业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显现。10月12日,在目前举行的2016(第三届)中国国际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展示交易会开幕式暨绿色工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指出,目前我国一次能源中约有一半的煤炭、石油转化为电能,由于电能消费清洁绿色,所以电能的消费愈加广泛。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张有生介绍,2015年,在我国终端能源中,电力所占比重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基本上持平,但从电力利用结构来看,我国百分之七十还是在工业部门。

节能环保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速度、发展动力、发展方式、发展模式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工业作为立国之本,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把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作为转型提升的核心任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但是,我国工业发展仍然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尤其工业节能、工业环保领域的行业空间并未完全打开,还处于政策萌芽期,绿色发展任务尤为艰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从事节能环保产业的企业已经超过1万家,年产值超过1万亿,但是需要培育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

李毅中认为,我国要把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落实到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对各级政府来说,要贯彻落实到施政的各个环节,防止和避免短期行为,改善和完善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对企业来说,全社会绿色发展理念、环保意识的提高将有力地促进和倒逼工业经济绿色、低碳,企业要落实到生产经营中去,履行社会责任、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但是,环境保护和治理污染要付出成本,可能会影响到企业利润,有不少企业不够重视,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因此,需要社会和相关部门加强监督监管,尤其要针对问题加大投入,还旧账补短板,补质量的短板,补环保的短板,补**的短板,进而推动企业绿色转型。

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副会长、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杰表示,“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培育服务主体、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支持技术装备和服务模式**、完善政策机制、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壮大的要求,节能环保产业在工业绿色发展中的战略优先地位日益凸显。但是,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配套政策和法规标准的完善,离不开先进技术装备的支撑,离不开产学研用的相互融合,离不开国际间地区间的交流合作,更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在指导思想、规划目标、完善制度、**模式、政策保证、资金支持等方面做出系统的安排。

通过节能增效实现绿色发展

没有工业的绿色发展,就没有全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张有生认为,在未来我国发展面临资源约束、环境约束、温室气体减排约束的要求下,生态文明建设不能放松节能与提效工作。

不过,据四川祥和节能服务有限公司现场提供的资料显示,电能作为经济、清洁、实用的二次能源,在电能消费端所占比重越来越高,目前仍不得不面临节能与保护问题。

一是面临频发的设备运行故障。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以高精度、高精密、高复杂、高价值为特征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设备,在用户配电系统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种类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常常导致运行过程中程序运行错误和运行时间错误,出现数据丢失、无故死机或停机、硬件损坏甚至造成**性损坏,给用能单位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形成潜在**与运营隐患,干扰与影响产品加工质量或检测检验的精准度。

二是面临难解的用电设备矛盾。在互联网+、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浪潮之中,用户配电系统与整个电力系统大量使用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设备,导致用户配电系统内部与外部电能污染越来越严重,存在难以解决的矛盾。比如,电能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谐波、浪涌、瞬流等污染,达到微秒级甚至纳秒级,并在配电系统中串来串去,对设备、仪器、仪表灯构成威胁与隐患。

三是面临昂贵的成本急待降低问题。电能成本已经是继物料成本、人力成本之后的第三大成本,在现代企业运营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严重制约着用电单位的开源节能与降本增效,造成电能成本居高不下。

四是面临节能不一定省钱的问题。由于终端或末端或后端节电技术与产品均属于局部节能,对于用户配电系统内未节能的其他设备、仪器、仪表、线路和开关等,因未降低电能污染这个导致电能消耗的根源,甚至有的节能技术与产品还会增加电能污染,从而使用户配电系统内的铁损、铜损、线损、震动、摩擦、发热发烫、噪声等增加电能耗损,进而引发节能不一定省钱甚至根本不省钱现象。

飞利浦照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杨丽莉认为,在绿色发展中,企业要通过节能增效和技术**的方式,真正实现绿色发展。从未来发展的角度讲,希望企业通过物联网把更多的人、物和信息结合起来,并通过技术**、差异化战略、共享理念服务于商业合作伙伴和终端消费者,让消费者不用花费高昂的代价,就可以享受*先进的科技、*智能的科技。

相关报道

传统制造业需植入绿色基因

绿色制造是个系统工程,从企业到行业,从区域到社会层面,应统筹安排。

绿色发展的目标需要通过推进清洁生产、绿色制造来实现。即使*先进的末端治理技术,也难以根治落后企业排放的污染,清洁生产的推行为绿色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推进绿色发展,除了国家出台的政策法规及标准外,更重要的是采用市场机制,通过第三方的力量推进企业绿色化改造提升。

制造业是否有绿色基因,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业内人士表示,我国是制造业大国,控制并逐步减少工业污染,**工业从污染末端治理向生产链全过程管控转变,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落实制造强国战略,需要联合政府、企业、公众以及资本市场等多方力量,坚持一盘棋思想,统筹协调,群策群力。

为应对经济快速发展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矛盾,2001年我国启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试点工作,2005年启动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工作。虽然这两项工作均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范围内传统工业园区仍然占据多数,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规模有待扩大,水平有待提高,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突出的问题就是工业园区产业价值低下,价值链构建不合理。

专家指出,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应包括原材料加工、中间产品生产、制成品组装、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而一些传统工业园区产业价值链定位低端,存在起点低、技术档次不高等问题,产品初级化,附加值偏低,难以进一步生产出新的有价值产品,无法对价值链深化、强化。

同时,由于产业价值链较短,其中人才、物质、信息、资金流动不畅通,不利于价值转移流动增值。专家指出,由于产业内没有形成真正的专业化分工和相互协同关系,主导产业带动作用和配套支撑产业互补效应未能有效发挥,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对此有专家建议,当前节能减排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都需要加强。目前在企业层面,仅仅重视电机、水泵、压缩机等单个用能设备的能效提升,对行业和企业的联系、产业上下游的协调、产业与城市融合等方面都缺乏整体和系统规划统筹。

《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指出,到2020年,传统制造业物耗、能耗、水耗、污染物和碳排放强度与2015年相比将显著下降,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2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部分重化工业资源消耗和排放达到峰值。

在业内人士看来,绿色制造的核心是资源能源效率的提高,发展重点还是传统工业的绿色化改造,解决这个问题是根本。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专家建议,“十三五”期间,要把**实施传统产业清洁化改造,作为促进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协调推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降林华指出,绿色发展的目标需要通过推进清洁生产、绿色制造来实现。即使*先进的末端治理技术,也难以根治落后企业排放的污染,清洁生产的推行为绿色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但是,当前我国绿色科技**能力对工业绿色发展支撑明显不足。在绿色发展的科技**领域,中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目前亟待根据国情、资源环境特点,开发适宜的技术装备。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我国将逐步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按照国家科技**的战略,在核心关键技术方面加大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 (刘晓星)

发展的本质是发展模式的转型,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既包含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三低”,也包括高效率、高效益、高循环或高碳汇“三高”,其核心是提高单位消耗和排放的生产率。

(资料图片)

中国工业报
你可能感兴趣: 业界新闻 图片 节能环保 智能化 制造业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