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将与英国石油签署价值逾50亿英镑的能源协议

分享到:
141
下一篇 >

李克强此次访问英国,早前媒体报道称,双方将签署40多个政府间协议和商业协议,总金额约为300多亿美元,能源问题是核心。

据英国《金融时报》透露,英国石油(BP)今日会与中国签署一份价值逾50亿英镑的协议,向中国供应液化天然气。

此外,荷兰**壳牌(Royal Dutch Shell)将宣布与中国国有能源巨擘中海油(CNOOC)结成全球联盟。荷兰**壳牌与中海油的结盟建立在双方本已相当强有力的关系基础上。它们已经签署了三份开发南中国海莺歌海盆地(Yinggehai Basin)的产量分成协议,壳牌还与中国石油(PetroChina)合作,在中国开发页岩气。

这些协议构成英中在中国总理李克强3天访英期间达成的一系列贸易协议的重头戏。它们将在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在唐宁街接待李克强的时候宣布。

同时,李克强还将就以下能源合作和气候变化议题与卡梅伦展开讨论。

新能源

去年,中英两国签署了《中国国家能源局和英国贸易投资总署关于中英海上风电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这是中国在海上风电领域与他国签署的首份谅解备忘录,标志着海上风能成为中英能源合作的重要领域。

此外,英国拥有**研究型大学的英国,是美国以外**具有宽广而深层次的经验、能够开发各种可能性的国家。但英国的大学需要资源,还需要强化它们的全球影响力。伦敦国王学院国王政策研究所主席尼克?巴特勒称,“我们需要的是一所**的新能源研究型大学——在英国和中国落户——专注于四、五个关键目标。除了前沿科学外,议程还应包括将取得的突破投入应用。我认为,完全可以由两国政府提供初期资金成立一个机构,在一段时间后让其借助研发成果的成功商业化实现自筹资金。迄今两国在合作方面迈出了一些小步——在剑桥、帝国理工、清华等等,但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核电

中国投资者在英国基础设施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两大国有核能集团——中国广核集团(CGN,简称中广核)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CNNC,简称中核集团)已经同意帮助为英国一代人以来兴建的首座核电站提供资金。这个名为欣克利角C核电站(Hinkley Point C)的项目耗资160亿英镑,正由法国电力公司(EDF)在英格兰西南部建造。

不过,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的协议(中方可能帮助提供项目建设资金,条件是他们被允许成为英国下一个核电站的运营商),目前还深陷于有关成本和建设风险的疑虑之中。这个协议相当有可能不了了之。

气候变化谈判

在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部(Department of Energy and Climate Change)的穿针引线下,中国和英国还将在明年的联合国国际气候谈判之前签署一份气候变化协议。明年的国际气候大会将在巴黎举行,届时与会各国应该会缔结一份全球排放协定。

此外,因中国能源进口需求不断增长。中国去年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大的石油净进口国。据国际能源署(IEA)估计,到2030年,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将增长大约700万桶/日,而那时的天然气进口量可能达到2000亿立方米。15年内,中国将主导整个国际能源经济并影响定价。这些进口将来自何处?

根据尼克˙巴特勒分析,“中国试图在非洲开发石油和天然气的努力迄今不是很成功。在中东地区,中国现在就像任何西方大国一样,是当地不稳定和政治不确定性的受害者。如果你是中国人,你会乐意依靠来自伊拉克这个失败国家、沙特阿拉伯这个脆弱国家,或者伊朗这个激进国家的供应吗?依赖逊尼派-什叶派冲突心脏地带的国家供应能源,这个想法肯定让北京的政策制定者闹心。”

另外,尽管中国与俄罗斯签订了天然气供应协议,但依赖俄罗斯不会让中国舒服。“中国正把本国的未来发展放到自己基本(或者完全)不能控制的供应方手上。这对一个直到不久以前还极为注重自力更生的国家来说,是一个非常新的局面。” 尼克˙巴特勒说。

因此,中国必然会继续加强与西方国家的能源合作。

你可能感兴趣: 业界新闻 能源 石油 海上风电 核电站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