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社论:环保执法阻碍经济发展不成立

分享到:
210
下一篇 >

近期,“中国环保力度是否过大”的激烈讨论以及德国企业舍弗勒网上发布求助函等事件,发酵引发出“环保冲击实体经济”的论调。对此,众多业内人士不断发声,并表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可以和谐共存。

*近,“舍弗勒事件”持续发酵。事情是这样的,9月18日,一则《紧急求助函》出现在网络上,舍弗勒集团大中华区在求助函中声称“由于环保方面的原因”被迫停产、连带可能导致3000亿元人民币的损失,并向当地政府部门求援,希望为其供应商网开一面,宽限3个月,以免因产品断供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因为环保原因被迫停产而导致上游产品供应不足,逻辑链条似乎成立,但企业的这种困境显然不是因环保执法单方面引发的,舍弗勒方面在寻求政府部门帮助前必须确定涉事企业是否存在严重的违法排污行为。

事实是,环保部近日对此事的回应中提到,供应商在排污问题上“屡教不改”。信息显示,早在2009年,该企业就被列入浦东新区重点企业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名单,2017年度浦东新区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将其列为“重点监管排放废水企业”。然而,企业治污状况并未见改观。

去年,中央环保督察时,该企业的问题项目已被政府列为“淘汰关闭类”,上海市有关部门曾在去年12月以及今年3月,两次要求企业停止生产,紧接着才有了今年“断水、断电”执法措施。也就是说,舍弗勒所提及的“环保原因”,并不是无理由的运动式执法,而是有理有据。

既然企业存在治污不力的状况,而且问题反复出现、屡教不改,那么环保执法也就理所应当,不存在任何商量的余地。如果事件引发的讨论仅在于执法是否合理这一层面,那么呈现上述事实就足以做出有效的回应。事件的复杂性在于,这则求助函很快引起了针对“环保会否影响经济发展”的广泛讨论,不乏人依据该个案,认为环保工作客观上会影响企业日常运营乃至宏观经济发展,讨论中反复提及的一个观点是,环保高压导致不少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继而压缩企业利润空间。

环保是否会影响经济发展,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新鲜,而且早就有答案。2015年9月,国家环保部公布了一份由专家组经过长期调研形成的报告,其中明确指出,环境保护的确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体现在短期和小范围内。然而,现实中这种影响却被夸大,比如*近备受关注的原材料价格上涨现象,从钢铁到水泥再到染料,环保督察都被视为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力。环保高压为产品价格上涨背书,在很多所谓权威人士的解读中,只要环保高压一直持续,产品价格就会处于高位。前段时间期货市场大量周期品种价格猛涨,炒作颇为强劲,不乏企业囤货待涨,“环保高压支撑产品价格上涨”的分析逻辑无疑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这种观点客观上误导了舆论,也让环保工作影响经济发展的观点变得颇有市场,但是很快上述逻辑就被证伪———由于下游企业需求不足,所谓“旺季不旺”,原材料价格*近出现明显回落,业内人士此时开始感叹“阵地失守,一败涂地”。奇怪的是,当初被作为产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即环保高压,此时不再被他们提及,需求才被视为影响价格的关键因素。

若按照此前的逻辑,即环保高压导致产品价格上涨,那价格下跌就意味着环保工作缺乏持续性。然而现实是,近来**各地尤其是北方地区环保督察工作始终保持高压,限产停产政策不仅没放松,反而因为采暖季临近而愈加严格。可见,环保高压只是炒作的一个由头,其对产品价格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确实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产品价格可能因此发生局部、短期的波动,但在一个流动性良好且规模庞大的市场,市场供应对产品价格极为敏感,一旦价格上涨,供应很快就会跟进,环保高压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也就变得微乎其微。

环保部环评司司长崔书红在回应“舍弗勒事件”时给出了两组数据,一是,今年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二是,今年1-8月除水泥产量同比下降0.5%,粗钢、有色金属、焦炭、平板玻璃、纸板产量同比分别提高5.7%、4.2%、4.0%、3.0%、1.7%,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都稳中有升。就此,对于该事件的讨论可以告一段落,排污企业应当受到相应的监管,产品价格上涨的锅不能完全让环保背。崔书红表示:“渲染环保政策因素加剧产品价格上涨,这是一种扰乱市场的行为。”对此类现象必须有所警惕。

你可能感兴趣: 业界新闻 环保 治污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