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中标致煤电超低排放改造市场"劣币驱逐良币"

分享到:
79
下一篇 >

当前,煤电超低排放改造市场火爆,但企业也面临着低价中标问题,如此一来或将致使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存在隐患。

近日,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根华透露,2016年-2017年是煤电超低排放改造的高峰,市场非常火爆,大部分环保公司都比较忙。

事实确实如此。2014年9月,发改委、环保部和能源局提出“煤电减排升级改造行动计划”,2015年12月又明确了电价支持标准,从而引爆市场,改造项目大量释放,机构预测市场规模达到400多亿元。

不过,超低排放改造过程中,低价中标现象仍非常普遍,导致很多工程粗制滥造,留下缺陷和隐患。张根华估计,未来2-3年,可能会有20%-30%的项目不得不进行**轮维护改造。

张根华表示,现在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普遍存在低价中标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低价中标某些时候看似比较公平,能够降低业主的成本。

但是,低价中标有两个弊端,首先是让一些技术、服务较差的企业中标,中标后提供的产品、技术、系统等都存在缺陷,可能造成隐患。

“像我们公司要提供精品工程,就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成本在那儿摆着呢。而有些低价中标的企业可能就用*烂的东西对付业主,因为现在工程验收就是一年保质期,这一年没事儿就能收到钱了。”张根华说,“但长远来看,国外一个项目10年下来都不用动,还能保持性能不变。而国内的项目没做两三年就会出毛病,又得折腾重改,还得花钱,所以低价中标的结果其实未必低价。”

其次,低价中标让一大批好的技术、好的方案在竞争中吃亏,不利于做精品工程和技术进步,因为精品工程和技术进步代价肯定更大。“好东西就是这个价钱,但市场有竞争,如果你价格高,对不起,就不要做项目了。”

总之,低价中标的结果就是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

那么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呢?张根华认为,业主方需要在招标过程中综合考虑,系统地考虑技术、方案、装备、服务等因素,而不是单纯地追求低价。

例如,业主方可以在供应商的选择上设定一个标准,符合要求的才能参与投标,“现在有些标,一大堆不具备能力的公司都来参与,无形中就会形成低价中标”;其次,业主对技术标准的制定也是越明晰越好,“好多东西说得很模糊,性能、材质到各方面约束都很少,这里的空间弹性就太大了”。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向媒体记者表示,低价中标的根源是后期合同执行不严格,尤其是环保监管不到位。只有不合格的产品和服务被曝光,低价中标才会减少。而单纯地取消低价,项目被“运作”的概率会很高,依然达不到*好的效果。

你可能感兴趣: 市场行情 中标 环保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