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核心技术瓶颈有待突破 呼唤政策支持

分享到:
225
下一篇 >

  摘要:我国于2013年成为****大机器人国家,但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仍存在明显短板,核心技术依然要靠进口,这是我国机器人产业的瓶颈。但是突破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并未易事,我国机器人产业呼唤政策扶持。

图片来源于网络

22日,青岛市政府、青岛高新区与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就***机器人产业**平台、新松北方区域总部项目进行签约。根据协议,青岛市政府与新松机器人将共建青岛———新松***机器人产业**平台。

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耿凯接受采访时表示:“新松落地青岛,会奠定青岛在**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地位。新松方面也希望借助青岛,和日本、韩国建立联系,通过资本运作手段引进或收购一些日本、韩国的**团队和技术,以促进企业本身发展。”但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仍存在明显短板,核心技术依然要靠进口,“这一瓶颈很难突破。”耿凯说。

企业集聚

在“2014山东国际机器人展”上,青岛20余家本土机器人生产企业和研发机构集体亮相。了解到,从海尔集团*早开始承接“863”项目进入机器人领域起,青岛在这一产业已经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

业内人士表示,近几年机器人产业出现井喷式发展。耿凯说,目前青岛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去年上半年确定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目标。高新区划分出1000亩地,作为机器人产业核心区,为大企业提供比较好的产业氛围和发展平台。

宝博集团董事长高明作说,企业生产的码垛机器人主要供应饲料行业,从2012年8月开始销售,截至目前,已售出700多套设备。

“一台码垛机器人能够替代5-6个工人,若人力成本以单人每年5万元计算,不到两年就能收回成本。”高明作表示,随着近年养殖行业景气度下行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从2010年起码垛机器人开始加快普及。

除此之外,了解到,一些应用于娱乐教育、医疗康复的机器人项目已在青岛落地。“服务机器人之都”是青岛高新区的另一定位。服务机器人的市场才刚刚打开,一旦进入千家万户,市场前景会比进入工厂更为巨大。

据悉,新松落地青岛后会着重研发海洋装备,包括水下养殖、水下探测机器人等。

核心零部件技术缺失

在青岛宝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厂区组装大厅,导报记者见到一台多关节码垛机器人。该公司总经理王显林告诉导报记者,伺服电机、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现在国内企业还基本依赖进口。“企业方面希望能在核心零部件方面得到突破,现在进口零件已经占到机器人成本的5成以上。”王显林算了一笔账,以多关节码垛机器人为例,要使用伺服电机和减速器各4台,两者单台的进价分别约在3万元和1万元,加起来在16万元以上,而这台机器人的造价才30多万元。

耿凯说,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全球供应商主要分布于瑞士、德国和日本,目前青岛市的机器人生产企业,主要从以安川为代表的日系生产商手中采购核心零部件。“由于关键技术瓶颈直接制约了机器人产业发展,国内大部分企业是在做集成应用,宝佳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突破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并未易事。“中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研究机器人,几十年过去了,但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关键技术还是掌握在外国企业手里。目前国内是有企业可以做减速机和伺服电机,而且已经有市场应用,不过是中低端应用。我国精密制造整体水平不高,关键零部件技术缺失,严重依赖进口,特别是在高性能交流伺服电机和高精密减速器方面与国外技术的差距尤为明显。”耿凯说,现在国家工信部和科技部已经有专项资金支持关键零部件的发展,但确实需要一个过程。

  

期待政策扶持

除了机器人的顶层架构设计和基础技术等核心技术被美日等发达国家控制外,机器人研发、制造与应用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也是问题之一。

“机器人代替人工节省了时间和人力,但一线工人知识水平有限,难以操作科技化的机器人。而我们售后人员到现场修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资金,根本忙不过来。”王显林表示。

耿凯说,很多企业都认为人才引进对机器人产业发展很重要,但目前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山东轻工、青岛技术学校等会根据企业需求来设置课程安排,今年就有两个机器人专业招生。”业内人士称,虽然不少机器人企业都与高校院所合作,力求研发核心技术,但机器人相关技术研发**的高校和院所市场开拓能力并不太完备,企业在基础研发上的投入还非常低。

耿凯表示,工业机器人作为机电一体化设备皇冠上*耀眼的明珠,希望国家在开展基础学科研究等方面加大力度,通过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降低生产成本。“对于机器人产业,国家并没有出台专门的扶持政策,更多地是将其等同于高科技产业。我们期待有好的政策出台。”高明作表示。

《工控中国》
你可能感兴趣: 业界新闻 图片 机器人 码垛机器人 伺服电机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