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业高速发展众专家把脉中国软件业自强之路

分享到:
130
下一篇 >

在宁召开的2013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暨企业**高峰会,汇聚了国内软件业界的学术大佬、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世界500强、中国软件百强企业负责人,一起为中国软件业发展“把脉问诊”,探讨中国软件业的自强之路。

2015年,我国软件收入占GDP比重将近4%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说,自2000年以来我国软件业持续高速发展,2000-2012年我国软件产业收入增长44倍,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7%。而近10年,全球软件产业的平均增长率约在7%左右。

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介绍,2012年**软件产业规模达2.48万亿,同比增长31.5%;今年1-7月,**软件产业规模达1.66亿万元,同比增长23.8%。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理事长赵小凡指出,今年我国软件服务业收入有望赶超欧盟,位居全球**;到2015年,**软件收入可达4万亿元,占GDP的比重将接近4%,软件产业将从目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跻身国家战略支柱产业。

高速增长也使软件产业迅速形成聚集效应。据了解,目前**软件业务收入排名前20位的城市,占据全行业近九成的业务收入,其中北京、上海、南京、济南等11个软件名城及创建城市,占**软件收入的65%。软件产业也已成为这些城市的战略支柱产业。

大而不强,离世界强国有巨大差距

“中国软件经过多年高速发展,规模质量不断提升,但离世界强国还有巨大差距。”杨学山指出。据了解,在2012年全球软件企业500强中,前100家并没有中国企业,大而不强,是中国软件产业的软肋之一。

倪光南也毫不讳言地列出软件业当前的几大弊端——产业整体上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有些领域仍被外国跨国公司所控制;**能力不足,某些核心技术缺乏;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穿心体系有待完善;人才结构矛盾突出,缺乏高层次、复合型、领军型人才;**环境不够完善、政策支持不够有力;认识、观念问题依然存在,例如重硬件轻软件,崇洋媚外,不尊重知识产权、不了解开源软件等。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介绍,以基础软件为例,IBM、微软、甲骨文和惠普等跨国企业控制了全球千亿元、近90%以上的市场。而目前,我国基础软件市场约200亿元,80%以上被外企垄断。国产桌面操作系统及办公套件的市场占有率几近为0。

尽可能使用国产设备、发挥本土人才资源优势

中国软件产业下一步往哪走?倪光南为中国软件企业指点出九条**出路,涉及的领域包括“核高基”支持的基础软硬件、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国产网络设备、自主操作系统等方面。

“核高基”是“核心电子器件、**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的简称,也是我国与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并列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倪光南指出,该项目支持发展国产CPU、基础软件,目前已经可以实现应用,中国软件企业要给予高度关注。

倪光南特别指出,“棱镜门”事件表明,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服务中的数据**。例如:不使用基于境外服务器的信息服务,应当采用国产软硬件服务,应当采用各种信息**产品提升**性……这些都是中国软件业**发展的突破口。

*后,他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国软件人才资源优势,“人才是软件业的**生产要素,人才对软件业而言,其重要性可以与土地对房地产业,或者资本对投资业的重要性相比。中国有世界*大的科技人力资源,而中国人被普遍认为是适合做软件的,充分运用这一**资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推进软件业**的关键。”(作者:张璐 刘蒙丹)

你可能感兴趣: 业界新闻 操作系统 信息化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