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绘制新的能源未来蓝图

分享到:
134
下一篇 >

摘要:第三次工业**已经席卷了全球,而能源变革正是这场新**中的重中之重。在这次**中,互联网技术将与可再生能源结合在一起,创造一种强大的、新的能源基础设施。在即将到来的时代,我们需要创建一个能源互联网,统筹全球能源资源开发、配置和利用,保障能源的**、清洁、高效和可持续供应。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能源发展的历史。随着能源利用从生物质能到化石能源,再到可再生能源的转变,人类文明经历了农业低碳社会到工业高碳社会的转变,正在进入以“新能源+互联网”为特征的后碳时代,积极发展能源互联网是中国也是全球应对下一次新能源**的主要策略。

图片来源于网络

APEC能源部长会议: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9月2日,第十一届APEC能源部长会议在北京召开,刘振亚(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参加了会议,他提出要加快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力推进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清洁替代是在能源开发上以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电能替代是在能源消费上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刘振亚认为,树立全球能源观是推动能源变革的重要前提。全球能源互联网由跨洲、跨国骨干网架和各国各电压等级电网构成,连接“一极一道”(北极、赤道)大型能源基地,适应各种集中式、分布式电源,能够将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输送到各类用户,是服务范围广、配置能力强、**可靠性高、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配置平台。

两个替代:清洁替代、电能替代

当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能源**、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紧缺枯竭,应对这些挑战的关键在于加快能源变革。

实现能源变革,需要大规模开发利用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清洁发展,其根本出路是推进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清洁替代是在能源开发上以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走低碳绿色发展道路,实现化石能源为主、清洁能源为辅向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转变。电能替代是在能源消费上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推广应用电锅炉、电采暖、电制冷、电炊和电动交通等,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实现“两个替代”,既面临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也面临国际政治、经济利益、社会环境、能源政策、市场建设、技术**等重大挑战,需要各方面加强沟通、凝聚共识,增进信任、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探索:各国能源互联网战略

近些年,随着全球经济总量和规模日益加大,全球面临的能源资源瓶颈和生态失衡日趋严重。根据国际能源署测算,目前,煤炭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约为27%,石油为33%,天然气为21%,化石能源合计为81%。而包括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在内的非化石能源等仅占19%,未来拓展新能源比重的空间十分巨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积极探索能源互联网战略。

2001年,美国提出名为“智能电网”的新电力能源供应系统概念,并于2003年正式展开研究。智能电网旨在构建一张全美骨干电网、区域性电网、地方电网和微型电网等多层次的电力网络,以实现自动化、高效**、稳定可靠、可灵活应变及品质有保障的电力供应。该计划将在2030年完成。

德国宣布了**转向可再生能源的战略目标,政府正和6个试点地区合作,研究和测试“能源互联网”:数万家德国企业和数百万户家庭将收集当地生产的可再生能源,用氢气或其他方式储存起来,通过智能电网在**范围内共享,就像我们在互联网上共享信息一样。再加上插电式零排放交通方式等,构成了第三次工业**的支柱。数十年的工业实力将创造数百万个就业机会,使德国成为新一轮**的“领头羊”。全世界会紧密关注德国的这一实验,如果德国能有效推动实现一个可持续和繁荣的“无碳”欧洲,欧盟将实现重生。

2014年7月,刘振亚提出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服务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以全球能源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新型能源体系**为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展望未来,可再生能源将逐步成为世界主导能源,从而走上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实现由不可持续的现代工业文明向未来可持续的生态文明过渡。

  工控中国观点:在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是能源互联网战略的践行者,其基于全球能源观,提出的全球能源互联网理念具有极大**性,世界各国在特高压、智能电网和清洁能源发展的**实践,将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奠定基础。中国实现能源变革,或应以国家电网为榜样,抓住发展能源互联网的契机,加快提升基础制造和能源生产能力,做好关键技术和设备的储备。

《工控中国》
你可能感兴趣: 业界新闻 图片 能源 第三次工业** 可再生能源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