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农机服务是硬伤?

分享到:
143
下一篇 >

导读:对于消费者来说,在购买商品时产品质量很重要,在整个消费过程中的享受到的服务也很重要。手机大腕苹果前段时间因在售后服务方面怠慢中国消费者,引起中国媒体的炮轰,之后,苹果终于降下身段,同意按中国的“三包”法规办事。无独有偶,在农机领域,同样存在国外一些***漠视中国国情、忽视中国消费者利益的现象。

  

  在国外,一些农机***在售后服务方面严重倚赖代理商或经销商。进入中国市场后,他们把这种“先进经验”带到了中国,有时即使在惜时如金的农忙时节,他们也该放假照样放假,不管农民是不是正在为机器出现故障没人修、买不到配件而焦急。

  

  去年秋收,不少用户和地方农机部门领导就曾对笔者抱怨国外某知名品牌的服务不及时,国庆假期厂家服务人员都放假了,打电话两三天都等不来人,真是急死人。

  

  也许这些外来***认为自己的产品质量好,用不着像中国某些企业那样重视服务。这样的论调,说轻点是不了解中国国情,说重点就是对中国消费者的怠慢。因为,作为工业制品的农机,即使产品质量再好,也不可能不出故障。就算产品质量再好,品牌形象在用户那里也会失分。

  

  在农业发达国家,消费者买农机大多是自用,因为他们多为家庭农场模式。而在中国,农机消费者大多是买了机器去经营,替别人作业,且作业时间非常集中,同时,他们对机器的熟悉程度和维修技能等比许多国外用户差。结果,耗资巨大甚至借债去购买的国外农机,正在用的当口,有了故障没人管,真是令人寒心。

  

  因此,国外农机品牌要重视服务,一方面是在农民需要的时候,企业能及时提供农民急需的服务;另一方面是要在中国建立完善的零部件供应体系,让用户易于获取。

  

  当前,中国农机市场的魅力越来越大,进入中国的国外品牌越来越多,不少国外品牌产品质量相对较好,但是服务却没有跟上,这也是大多数新进入中国的国外品牌的一块“软肋”。希望这些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提前考虑好服务问题,而不是只想着把机器卖出去。特别是那些享受中国农机购置补贴和进入中国涉农招标项目的国外品牌,更有义务、有责任为中国农民提供**的服务。

  

  此外,提升国外农机企业服务质量,除需要企业的自觉与自律,还需要来自相关主管部门和媒体的监管与督促,与此同时,本土企业也要逐步提升产品质量,全方位地拓展自己的营销版图。

你可能感兴趣: 业界新闻 农机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