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百千万”工程  贵州靶向施策解共性难题

分享到:
29
下一篇 >

中国工业报记者 司建楠

●工业转型升级调研系列报道

在经济新常态下,工业经济告别了连续多年两位数的中高速增长,进入了转型升级攻坚期。大部分工业企业面临成本居高、营销不畅等诸多要素瓶颈。在普遍困难情势下,贵州、广东、内蒙古等省区率先出台针对性扶持政策,工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12月初,中国工业报记者随工信部调研组实地走访了相关省市,尽管“政策措施”因地制宜,但其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典型经验可圈可点,可供其他省市借鉴与参考。

  “核心提示:贵州省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对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通过“百千万”工程给予解决。同时,通过不断培育产业基础条件,招商引资,促进新医药大健康、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为促进工业转型升级,贵州省自去年9月份正式启动“百千万”工程,主要是指,省级重点抓100户企业“立标杆”,市级重点抓1000户企业“强骨干”,县级抓10000户企业“夯基础”。

“资本总是流向商业效率高的地区。‘百千万’工程就是致力于提升贵州的商业效率,力争实现所有区域全覆盖,实现精准调度,提升服务水平。这是当前政府稳定工业的重要措施,可以靶向施策解决工业共性难题。”贵州省副省长王江平12月9日接受中央媒体集体采访时表示,“百千万”工程的未来要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不断地对传统产业进行优化升级,二是不断培育新兴产业。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工业报:今年**工业增加值力争实现6%以上,目前来看,贵州实现10%是没问题的,这样的贡献或动力来自哪些方面?

王江平: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传统产业要稳住,另一方面是新兴产业要快速成长。过去五年,贵州省委省政府按照“两条腿走路”的要求,一手抓传统产业,一手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比如电子信息、新医药大健康产业、轻工食品、白酒都保持较快增长。主要是一方面结构调整,另一方面在要素的优化配置上有很好的表现。我们统计的18个产业今年都保持了一个正增长,其中有2个产业增长幅度非常大,达到20%以上,有10个产业增速是10%以上,两条腿走路使传统产业能够稳得住,使新兴产业能够快速发展,这样能保持今年10%的增速。

中国工业报:今年以来,工业产业和企业相对都比较困难,尤其是传统制造业。从贵州省传统制造业转型来看,做了哪些工作来实现产业的增长?

王江平:贵州的传统产业比重比较高。首先,产业的发展核心是产业的要素要优,只有不断的优化产业要素,产业发展才能平稳,才有竞争力。在这方面,政府应该有所作为。其次,要提升本地区的商业效率,只有商业效率提升了,企业的成本才能降低。贵州围绕上述两个方面提出了“百千万”工程,实际上是党委政府,把全省的企业纳入调度体系,形成全覆盖,形成上下联动,把企业的事当成大家的事来做。所谓“百千万”工程,“百”就是省级政府抓100户企业,做标杆;9个市级政府、加上贵安新区分别抓百户企业,每个县抓100户企业,这样形成了百、千、万体系,实现了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全覆盖,重点工业企业的全覆盖,形成了一个上下联动体系。

中国工业报:“百千万”工程是在什么背景下实施的?

王江平:从**来看,经济进入新常态,工业经济产能过剩比较突出,贵州的情况也是这样,面临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亟待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问题,但是新的产业还没有培育起来,或者贡献度不够高,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迫切需要一方面要稳住传统产业,另一方面要快速地培育新兴产业,所以“百千万”工程把这两个任务作为主攻方向来开展。

比如,贵州的装备制造也是以**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通过努力,装备制造业比重从之前的3%提高到了今年的8.5%。针对装备制造业我们制定了专门的政策,比如对首台套优先使用给予支持的政策,对结构调整,以及军民融合给予支持等,鼓励**科技成果转为民用,在技改、贷款、土地等方面给予扶持。

中国工业报:“百千万”工程实施的收效如何,您是如何看待的?有哪些经验?

王江平:贵州“百千万”工程收效明显,极大改善了贵州的商业环境,使企业获得要素的成本降低,比如通过“百千万”工程进行靶向施策,实现精准调度,“一企一策”来解决企业的问题和困难。比如,针对传统的煤炭产业,一方面我们要保障煤炭的**生产,另一方面要关闭淘汰落后的煤矿,通过煤矿兼并重组,提出了煤炭“26条”来解决煤炭问题;比如,白酒行业是贵州优势行业,我们专门制定了“支持白酒行业发展的意见”,针对白酒行业融资难问题,建立了白酒行业“偿贷周转资金池”。

中国工业报:市场规律是无形的手,政府介入是一只有形的手。在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如何保证有形的手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不影响无形的手进行正常调节?

王江平:市场无形的手要发挥作用,需要政府有形的手,“百千万”工程就是要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就是要减少要素流通中的阻碍或者瓶颈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降低企业的商业成本,进一步解决企业附加成本的矛盾问题,创造一个为无形之手更好发挥作用的环境。“百千万”工程致力于提升企业商业效率,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联动,实现了精准的调度和贴身的服务。精准的调度、贴身的服务是当前政府稳定工业经济很重要的一个措施,能够靶向性解决工业发展**性的问题和企业个性的问题。“业长负责制”实际上是靶向调度的一个具体举措。这种精准的调度和贴身的服务,使企业获得要素的能力得到增强,要素的成本得到降低,*后达到商业成本降低,商业效率得到提升,这个和当前国家提出的供给侧的改革目标是一致的。我觉得供给侧的改革,除了企业有很多事要做以外,政府也要在优化要素上发力,我们“百千万”工程正好满足了这样的需求。

中国工业报:下一步“百千万”工程的目标是什么?措施是什么?

王江平:“百千万”工程的未来要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要不断地对传统产业进行优化升级,不断地培育新兴的产业。下一步我们还要针对“百千万”工程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比如,淘汰落后产能,在煤炭行业中,要淘汰**机制设备不健全、机械化水平低的企业,腾出空间来培育**产能,水泥等行业也同样如此。针对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要通过“百千万”工程各团队来研究解决。其次,在新兴产业的培育上要下功夫,特别是以大数据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新医药大健康产业,还包括新材料等领域,要通过改善培育产业基础环境,使新兴产业能够快速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新引擎

“ 核心提示: 中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新常态后,传统产业结构调整转型需要新的经济驱动力。大数据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既是重要产业,也是经济发展新动力。贵州省把大数据作为新的战略加快推进。下一步要围绕把贵州建成数据内容中心、数据金融中心,以及数据服务中心,通过大数据使政府变成阳光的政府,在阳光下行使权力。

中国工业报:谈及大数据,我们往往联想到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目前贵州大数据产业已经做得非常好了,能否介绍一下贵州为什么要发展大数据?

王江平:中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后,我们都在思考传统产业的转型和调整,经济的驱动力也要发生一些转换,过去旧的动力可能不强了,需要新的动力,从这个角度看,大数据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它既是一个产业,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所以省委省政府根据这种情况,决定把大数据作为贵州省新的战略。三年前,我们分析了发展大数据具备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我们经济具有后发优势,信息化整体水平较低,政府间数据整合的难度小,在短时间内我们能够实现政府之间数据的整合,比如我们的“云上贵州”,从成立到现在,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迅速实现了整个政府数据横向和纵向的整合。**是气候的优势。贵州一年四季气候变化不大,特别是夏天,爽爽的贵州不需要很多的动力来解决数据中心降温的问题。第三是我们地质结构比较稳定,贵州处于非地震带,地质灾害比较少,对于大量的数据储存处理来讲具备优势。

中国工业报:在发展大数据方面,目前做了哪些尝试和探索?未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构架?

王江平:这几年明确大数据战略后,我们做了很多探索实践。首先,开展了顶层设计,提出了大扶贫战略。大家都在探索大数据产业,我们通过大数据的核心产业、关联产业、衍生产业三个层次来探索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再者,努力营造大数据产业发展生态,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信息的基础设施要完善,数据中心存储能力要强大;二是大数据的金融体系要建立起来;三是大数据的人才要培养起来;四是大数据资源要集聚。近年来,围绕大数据生态建设,提出了《信息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建立数据中心。三大运营商建立了强大的数据中心,包括富士康、惠普等企业的数据中心都已落户贵阳。这些数据中心应该成为中国绿色数据中心的标杆。数据中心有个指标叫PUE,PUE值1.3以下已经是很**的了,在贵州所有的数据中心这个指标���是低于这个数的,有的数据中心能够做到1.1以下,说明能效水平相当高。

近年来,贵州省大数据的实践主要围绕聚、通、用三个方面来展开,“聚”就是数据要集聚,“通”就是数据之间要交换,“用”就是要推动数据的应用。数据集聚,首先是政府的数据要集聚,所以我们的“云上贵州”从成立到现在,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迅速实现了政府数据横向和纵向的聚集,形成了统一存储、统一交换、统一**保障的平台。这个目标是国家大数据发展纲要2018年要达到的目标,贵州提前三年实现了这个目标。

下一步,我们将把贵州建设成为数据内容中心,形成集聚,要把**行业的数据存储到贵州来,目前旅游、公安等已集聚到贵州。二是建设成为数据的金融中心,贵阳成立了大数据的交易所,开展众筹、众包等工作,推动数据金融生态的形成。三是建设成为数据服务中心。现在已经开展这项工作,已初具雏形,也有一些好的实践,主要体现在政府治理,实现数据铁笼建设,使政府变成阳光政府,阳光行使权力,在公安、交通、医疗卫生都开展了一些实践。在数据服务民生方面应用更广,比如当前的扶贫,我们建立了扶贫云,这个扶贫云对解决精准扶贫、脱贫能起到支撑作用,非常有意义。

中国工业报
你可能感兴趣: 业界新闻 装备制造业 产能过剩 新兴产业 大数据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