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在盈亏临界 能源装备大型上市公司2015年利润盘点

分享到:
111
下一篇 >

作为典型的重资产行业,重装企业向来自嘲赚的是“辛苦钱”:投资大、技术高、周期长,利润低、折旧大、转产难,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间,重装企业感受到了规模效应失效、速度驱动放缓的跳崖式体验。

临近4月底,上市公司陆续公布了2015年年报。从年报信息披露看,在“十二五”收官之年,重装企业的这份“辛苦钱”赚得更不容易:新签订单不足,项目延期交货,产品价格低迷,货款回收困难,产销急剧下降。从分行业看,重机企业主业陷入亏损,电气企业在苦心经营中实现了盈利软着陆。

重机企业主业亏损谋转型

在重机行业素有龙头地位的中国一重虽仍没有发布正式年报,但从发布的预亏公告看,中国一重没能维持盈利状态,将出现17.95亿元左右的亏损,而在“十二五”的前四年,一直维持着微利状态。

如果从上市公司主业盈亏的风向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来看,在减掉与主营业务无关的特殊收益后,从2012年起中国一重的主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2年亏损2.13亿元,2013年亏损1.45亿元,2014年亏损6.76亿元。

中国二重经历退市风波后,通过一系列改革,在连亏数年后再次出现9387.60万元的盈利,为重返A股开了一个好头。但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特殊收益后,主业亏损依然有32.46亿元之巨。

中信重工一直被视为重机转型的传奇企业,近些年的盈利状况可观,然而这种传奇不幸被打破,利润较上年度大幅缩水,仅实现6196.77万元盈利,同比减少83.23%,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特殊收益后,主业首度出现8778.20万元的亏损额度。

太原重工和大连重工均保持薄利状态,太原重工盈利2211.20万元,但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主业亏损持续扩大,达到6235.24万元,较上年度增长22.23%;大连重工盈利2187.94万元,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主业净利润也亏损1.40亿元。

上述企业均是中国重机行业的顶梁柱,经过了“大干快上”的黄金发展期,练就了“身宽体胖”的体量和规模,进入新常态后面临严峻的转型问题。有分析认为,由于重机行业生产周期较长,受外部环境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期,重机企业积极转型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成为行业共识;对于重机行业大型上市公司主业均出现亏损的局面要辩证地看待,新产业的培育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和回报周期。

中信重工出现利润下滑便是由于培育新产业导致的,近两年来中信重工正处在结构调整阶段,采取多种方式加快对新兴产业的培育,以迈向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轨道,积极发展的变频产业、智能装备等领域尚处于市场培育期,产能和效益尚未充分释放。

同出一辙的还有太原重工,太重积极向轨道交通、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延伸,在传统重机产品产销出现萎缩的情况下,依托新领域维持住了微利状态。

经历退市之痛后,二重更加领会转型的紧迫性,制定了产品及市场开发规划,积极推进以核电装备、**铸锻件、航空模锻件及轨道交通、煤高效清洁综合利用装备等为代表的18项重点长线产品研制立项,不断加强造血功能的构建,通过采用内外科“手术”结合,实现浴火重生、脱胎换骨。

即使是一直以主抓重机产品技术**体系和核心制造能力的中国一重也在积极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探索环保领域,推进能源装备、工业装备、环保装备、装备基础材料“四轮驱动”产业格局。

电气企业有惊无险实现软着陆

根据中电联发布的《2016年度**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2015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3969小时、同比降低349小时,已连续三年下降;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占比分别比2010年提高8.1和8.3个百分点。

虽然2015年度完成电源投资 4091亿元、同比增长11.0%,但发电设备企业经营状况不容乐观。与2013年、2014年盈利达数十亿元相比,东方电气2015年仅实现盈利4.39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主业净利润为3.16亿元,而在2014年东方电气实现盈利12.78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主业净利润为11.62亿元,同比分别降低了65.65%、72.79%。

正如东方电气股份公司董事长斯泽夫所言,东方电气完成发电设备产量2800万千瓦,实现了总体平稳发展,但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发电设备市场需求减少,产品价格下降,使公司利润同比大幅减少。

哈电集团2015年被国务院国资委列为扭亏脱困企业,并获得了财政资金扶持,在此基础上,哈尔滨电气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才勉强实现1.96亿元的盈利。

上海电气是“三大动力”中业务板块*多的一家企业,除了传统的发电设备板块,还拥有输变电、重型机械、新能源、环保、轨道交通等板块,面临更多市场发展机遇和业务发展空间。

上海电气实现盈利21.29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主业净利润为11.18亿元,与2013年、2014年相比,利润下降速度在可以接受范围内,也成为“三大动力”中**盈利保持在十亿元以上的企业。这归功于上海电气已经形成现代服务业与实体产业联动优势,工程服务带动装备制造产业、金融服务支持实体产业发展、国际贸易推动海内外市场发展,实现现代服务业与核心产业联动优势。

发电设备产业与重机产业不同的是,市场领域较为单一,发电设备企业普遍将服务型制造作为创收的新增点。以哈尔滨电气为例,在收入结构上,电站工程服务利润贡献4.91亿元,在火电、水电、核电、电站工程服务、电站辅机及配套、交直流电机及其他产品与服务六大业务板块中仅次于火电主机设备的利润贡献。

在新常态下,输变电设备企业展现出蓬勃的朝气。2015 年是特高压核准开工规模*大的一年,酒泉-湖南、准东-皖南及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交四直”工程**核准开工;电网公司进一步加大电网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全年完成电网投资4603亿元、同比增长11.7%,输变电设备企业实现较好的盈利。

中国西电实现净利润9.04亿元,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主业净利润为8.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14%、28.07%;特变电工实现净利润18.88亿元,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主业净利润为15.02亿元,近三年利润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你可能感兴趣: 机械装备 能源 发电设备 新能源 核电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