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3196天前的记录

技术文章

31 2015年08月05日  星期三  

研究人员开发超高速激光技术大规模生产石墨烯材料

科技日报

西班牙AIMEN技术中心的研究人员日前展示了使用超高速激光加工石墨烯材料的新技术,它使得大规模加工生产石墨烯成为可能。有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应用物理快报》上。 石墨烯具有独特的电子和光学特性,其工业化生产可能会带来一个快速、可靠、低功耗通信和信息处理的新时代。但目前有两大问题阻碍了石墨烯产品的广泛应用:首先,工业生产中没有成熟的技术可用于大规模生产具有特殊性能的石墨烯;其次,用于硅基处理的传统固态技术不适用于高分子材料石墨烯的加工。 AIMEN的研究人员展示的新技术,通过短激光脉冲诱导石墨烯的化学晶格发生变化。单个激光脉冲的持续时间仅有几秒,石墨烯中的极性分子会像水波那样产生一个持续的振荡。研究人员发现,在振荡过程中,可以通过切割石墨烯晶格,把外部分子或所需的化合物添加到石墨烯中。激光的光斑可以集中在一个边长为1微米的正方形中或面积更小的区域,这样就能高精度地控制整个添加过程。 在新技术工作过程中,大量的石墨烯可在高速度、高精度条件下被裁剪,这为石墨烯的广泛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运用这项技术,绘制微米大小的石墨烯的速度将超过每秒1米。 此外,这项技术还展现了通过调整激光的变化来控制热量吸收

中国科大分子体系“光学暗态”超快动力学研究取得进展

光学期刊网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罗毅研究团队的张群教授课题组,在凝聚相分子体系“光学暗态”(自旋禁戒三线态)超快动力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如何有效探测自旋禁戒激发三线态(“光学暗态”)空间的动力学演化,一直是光物理、光化学和光生物研究领域颇为关注的棘手难题。由于存在诸如内转换和分子内振动能量再分布等快速弛豫过程,抽提并刻画发生于“光学暗态”空间的动力学演化十分困难。为此,团队研究人员另辟蹊径,利用高激发的“光学明态”(自旋允许单线态)到“光学暗态”(自旋禁戒三线态)的快速能量转移(系间窜跃),采用一种反常规的“时序反转飞秒泵浦–探测”技术,在模型分子体系(孔雀石绿分子)中实现了对发生在“光学暗态”空间“纯净的”超快动力学演化过程的实时跟踪和刻画。这项非线性光谱技术的发展,为分子发光学、光子学以及量子调控等相关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窗。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化学·化学物理》[Phys. Chem. Chem. Phys. 17, 13129–13136 (2015)]上,论文的**作者为博士生葛晶,研究得到研究团队江俊教授课题组在光谱与动力学模拟方面的大力支持。 研究人员循着这个研究思路,与中国

以下是3205天前的记录

技术文章

32 2015年07月27日  星期一  

低压电器生产技术升级 市场导向明显

中国低压电气网

低压电器是一种能根据外界的信号和要求,从智能电网建设到当前的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再从电力行业到热闹的建设行业,低压电器在中国已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历史。随着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用电量需求的增加,未来低压电器市场发展空间将持续放大。预计2015年我国低压电器市场规模将达750亿元,市场增速将达20%左右。 低压电器市场虽然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低压电器市场却乱象丛生。据悉,国内低压电器生产企业规模偏小、数量过多,90%以上企业处于中、低档次产品的重复生产,市场产品“三代共存”。 智能化一直被低压电器行业视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步骤,无论是相关部门还是行业机构,都将其看成低压电器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低压电器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智能化、模块化、可通信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智能化低压电器将成为市场主流产品。中**低压电器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 低压电器智能化要求应用智能制造技术和装备,建立包括关键部件自动生产线、低压电器自动检测线、低压电器自动装备线等。“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优化电力结构,加强智能电网建设,电力设备的市场需求将迅速增加。相关资料显示,国家电网将在智能电网中电网建设

以下是3212天前的记录

技术文章

33 2015年07月20日  星期一  

石墨烯商业化有望 韩开发合成新方法

科技日报

*近,韩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与微电子兼容的方法来生长石墨烯,在硅基底上成功合成了晶片级(直径4英寸)的高质量多层石墨烯。该方法基于一种离子注入技术,简单而且可升级。这一成果使石墨烯离商业应用更近一步。相关论文发表在本周的《应用物理快报》上。 晶片级的石墨烯可能是微电子线路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大部分石墨烯制造方法都与硅微电子器件不兼容,阻碍了石墨烯从潜在材料向实际应用的跨越。 要把石墨烯与先进的硅微电子设备整合在一起,大片的石墨烯不能起皱撕裂,必须能在低温下沉淀在硅晶片上,而传统的石墨烯合成技术要求高温。研究小组负责人、韩国高丽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系教授金智贤说,“我们的研究表明,碳离子注入技术在直接合成用于集成电路的晶片级石墨烯方面有很大潜力。” 金智贤指出,传统的化学气相沉淀法要求温度在1000℃以上,可以在铜、镍薄膜上大面积合成石墨烯,然后转移到硅基底上,这会造成断裂、起皱和污染。而他的方法基于离子注入。这是一种微电子兼容技术,通常用于半导体掺杂。碳离子在电场中被加速,撞击到一层由镍、二氧化硅和硅组成的材料表面上,温度只有500℃。镍层碳溶解度很高,作为合成石墨烯的催化剂。然

火车头有了自己的“跑步机”

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国内首台大功率电力机车整车试验台调试成功 *新发现与** 国内首台大功率电力机车整车试验台,日前在武汉铁路局武汉大功率机车检修段调试成功,7月将投入使用。它可代替和谐型大功率电力机车检修后的线路运行试验,大大节省铁路运输正线的占用时间,降低试运风险,填补过去对机车试运必须上线的空白。 据检修段负责人介绍,该试验台是由武汉大功率机车检修段联合北京铁道工程机电技术研究所研制开发的一套整车试验系统,*大试验载荷可达9600kW。运用该系统可在库内模拟完成机车线路试运的各项试验项点,机车“足不出户”便能查找其动态故障。因而它被形象地称为火车头“跑步机”。 该试验台主要用于和谐型电力机车检修后的牵引功率试验和电制动功率试验,由基础坑装置、电气设备区、降噪通风装置及中央操作室4个部分组成,采用了国内**的电功率封闭技术,机车和试验台在接触网的原边形成互汇,可以将试验产生的能耗通过反馈的方式回送到电网,大大降低了试验的能耗,采用了升降式轮缘轨道和程控电控轴距调整技术,可快速完成机车上下试验台位,适用于HXD1B、HXD2、HXD2B、HXD3等7种不同轴距机型试验轴距的快速调整。该试验台可完成每天两

以下是3217天前的记录

技术文章

34 2015年07月15日  星期三  

新型电容膜制备技术 应用石墨烯材料

中国选矿技术网

便携式电子产品曾经面临的一大问题是如何能够制备出小巧的设备,以方便携带。经过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技术革新,使得小型化、便携式电子设备成为可能,而从那时起续航能力则成为了新的挑战。化学电池可以储存大量能量,但是其充放电过程比较漫长,且电池寿命有限。电容器能实现快速充电,但是其储存电量有限,因为不能进行实际应用。因此,一种固态微型超级电容器应运而生。超级电容器具有电池的电量,并且能够维持电量很长一段时间。过去研究人员试图采用金属和高分子混合材料来制备固态微型超级电容器,但是其续航能力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而*近,采用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制备的固态微型超级电容器效果也是乏善可陈。 由Young Hee Lee带领的一只国际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技术,这种技术制备的固态微型超级电容器则很好地解决了之前的问题,具有很好的效果。当我们进行新的复杂的设计时,*好的灵感往往来自于大自然。该团队对其电容器薄膜结构进行了修饰,从而有利于离子扩散至石墨烯表面。为了获得这样的形状和结构,该团队将氢氧化铜纳米线与石墨烯膜相互复合。经过多层复合之后,他们获得了想要的厚度,然后在酸性溶液中浸泡,从而可以溶解纳米线,而纳米管壁则仍

以下是3219天前的记录

技术文章

35 2015年07月13日  星期一  

新技术:石墨烯传感器可让小分子“现形”

科技日报

尽管科学家因为石墨烯****的属性而对其青睐有加,但迄今为止,其实际应用仍然乏善可陈。不过,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生物纳米系统实验室和西班牙光子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新一期的《科学》杂志上宣称,他们利用石墨烯独特的光学和电子学属性,研制出了一种具有超高灵敏度的分子传感器,可以探测蛋白质或**小分子的详细信息。 在红外吸收光谱学这种标准的探测方法中,光被用来激活分子。不同分子的振动不同,借由这种振动,分子会显示其存在甚至表现自己的“性格”。这些“蛛丝马迹”可在反射光中“读出”。但在探测纳米大小的分子时,这一方法的表现差强人意。因为照射分子的红外光子的波长约为6微米,而目标分子仅几个纳米,很难在反射光中探测到如此微小分子的振动。 于是,石墨烯受命于危难之间。研究合作者丹尼尔˙罗德里戈解释道,如果让石墨烯拥有合适的几何形状,其就能将光聚焦在表面上的某个特定点上,并“倾听”附着其上的纳米分子的振动。他说:“通过使用电子束轰击并使用氧离子蚀刻,我们在石墨烯表面弄了一些纳米结构。当光到达时,纳米结构内的电子会振荡,产生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可将光聚集在某个点上,其与目标分子的尺度相

电脑“筛选” **“帮忙” 新技术处理污水费用降一半

科技日报

落户南京东山研发园不足一年,“千人计划”专家周楚新创办的江苏加德绿色能源有限公司近日传出好消息,通过计算机辅助筛选菌种,将其培育制成菌剂后添加到污水中,可有效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不同于化学制品,该菌剂对环境和人体均无伤害,适用于家庭厕卫及污水处理厂等污水处理。目前,该款名为“清水源”的系列菌剂即将推向市场。 作为美国生化**计算机辅助菌群筛选**科学家,周楚新博士在美国业内名气响当当,同时他还获得过美国里根总统奖、国防部奖、国会科技奖等,给周博士带来如此多荣誉的是他开拓性的贡献——发明“计算机辅助菌种选择”技术,这是一种将计算机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科技。正当周楚新国外事业蓬勃发展时,他却选择了回国创业,并将这种**技术用在废物处理上。周楚新告诉记者,简单地说,就是利用计算机对**进行分拣组合,将合适的菌种加入到废物中,将废物中的相关物质转化为能源,在对废物进行有效利用的同时,实现对废物的洁净化处理。 “其实,**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都是有害的东西,只要把它们放在合适的地方,就能变废为宝。比如,有的**可以将葡萄糖变成酒或醋,有的**可以和有机物结合产生甲烷,有的**甚至可以直接

以下是3224天前的记录

技术文章

36 2015年07月08日  星期三  

多氟多六氟磷酸锂技术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焦作日报

记者从多氟多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获悉,近日,该公司的高纯六氟磷酸锂晶体制造关键技术科技成果鉴定会在北京举行。本次科技成果鉴定会是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联合组织的。 与会专家听取了研制及技术报告、测试报告、用户使用报告、生产条件审查报告及查新报告等,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过质询和讨论后,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所生产工艺属国际**,产品技术指标居国际**水平,为我国今后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提供了技术支撑,应用前景广阔,建议进一步加大推广应用力度。 据悉,六氟磷酸锂项目是多氟多公司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向新能源转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作为我国无机氟化工行业**家上市企业,该公司历经10余年研发,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开发了以无水氟化氢、五氯化磷、工业碳酸锂为原料制备高纯六氟磷酸锂晶体的新型原料路线和成套工艺技术,解决了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生产技术瓶颈,实现了六氟磷酸锂晶体国产化,填补了国产六氟磷酸锂晶体产品的空白。 高纯六氟磷酸锂晶体制造关键技术科技成果鉴定的顺利通过,是对该公司研究成果的高度认可,更是对该公司技术**的进一步鞭策。

自动化智能化发动机状态监测系统成功研发

中国测控网

由于各种原因,航空发动机在试飞过程中需要对发动机工作状态进行严密的实时监控。近期,试飞中心成功自主开发了发动机状态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发动机状态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控。 试飞中心成功自主开发了发动机状态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发动机状态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控,并在某型号发动机定型试飞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后续实现发动机全部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控,以及*终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发动机试飞奠定了基础。 在航空发动机试飞过程中,发动机技术状态往往不够成熟,加之考核条件极为严苛,在试飞中极易出现各种已知的或未知不期望的非正常状态,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危及飞行**,因此试飞中需要对发动机工作状态进行严密的实时监控。 为有效解决发动机状态监控问题,试飞中心集中优势力量全力攻关。在发动机定型和科研试飞过程中,科研人员会测量发动机流程上各个截面处的工作参数,全程监测记录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测量位置的参数变化情况。同时,科研人员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对这些足以表征发动机实际工作状态的海量试飞数据进行挖掘分析,辨识得到发动机工作模型,由此建立了基于飞行试验数据的发动机状态监测系统,该方法具有计算速度快、预测精度高的特点,可以通过在线的方

商务部:米粒大小的日立传感器或将改变物联网

商务部

日立制作所开发了一项搜集产品所有零部件数据的技术,这些数据主要用于改善产品功能和防止故障发生。可用米粒大小的超小型传感器瞬间感知金属等材料发生的变化。目前,利用“物联网”(IoT)技术监控整个工厂的设备运转正走向实用化。而日立开发的这项技术可以捕捉到零部件所产生的细微变化,进而改善汽车发动机的性能等。这一技术有望成为物联网应用于身边产品的一个契机。 物联网可以通过互联网对设备的状态进行数据分析,提高运营的效率。被率先应用于制造业领域,此后进一步被应用于在工厂监控机器的运转状态、改善生产线的运转。此外,物联网还被应用于搜集矿山车的数据,以便于调整车速和车辆的安排。 日本政府也致力于利用IT技术加强工业竞争力,计划支持物联网的发展。在德国,作为“工业4.0”的一环,正在推进缩减工厂生产成本,而美国通用电气(GE)则提出通过接入互联网向更高阶的工业化进化。目前,日美欧等国都处在举国家之力竞相投身由物联网技术**技术革新的阶段。 日立制作所的新传感器采用了半导体技术,长宽厚仅为2.5毫米×2.5毫米×0.2毫米,实现了超小型化,并且可以安装在任何零部件上。该传感器可以将物体由于受压产生的变形度

美国科学家以石墨烯为材料制造出超声波发射器

中国科技网

美国科学家日前以石墨烯为材料,制造出质量轻薄的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这套系统使人类具有了类似蝙蝠的能力,即利用声音**感知和测量身体周围事物的距离和运动速度。 蝙蝠和某些海洋动物能够利用高频率的声音进行回声定位或信息交流。它们能通过口腔或鼻腔把从喉部产生的超声波发射出去,利用折回的声波来定向,并判定附近物体的位置、大小以及是否在移动。但受生理条件和技术限制,人类还未能充分利用该项技能。人类能够听到频率在20至20000赫兹范围内的声音,而蝙蝠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则在9000至20万赫兹。 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官方网站7日报道,该校物理学家亚历克斯·塞特尔用单层石墨烯作为震动膜,制备出了能够大幅扩展人类听觉能力的系统。这套系统包括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两部分,其接收器能够感知的声音频率范围的下限远低于20赫兹,而其上限也超过50万赫兹。研究人员利用这套系统,成功捕获到蝙蝠鸣叫中那些对人类来说因为频率太高而无法听到的声音,并将其转换**类能够听到的声音。 该研究团队成员周勤(音译)说:“石墨烯薄膜具有非常宽泛的声音频率感知范围,并且能够产生剧烈的脉冲波动,可比传统方法更精准地测定距离。”

以下是3229天前的记录

以下是3232天前的记录

以下是3237天前的记录

以下是3238天前的记录

以下是3244天前的记录

以下是3246天前的记录

以下是3250天前的记录

以下是3253天前的记录

以下是3259天前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