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541

黑龙江省2016年光伏电站项目开始招标

证券时报

记者从黑龙江省发改委获悉,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完善光伏发电规模管理和实行竞争方式配置项目的指导意见》、《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6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和黑龙江省政府有关要求,为促进光伏发电健康有序发展,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受黑龙江省发改委委托,通过市场化招标方式配置光伏电站建设规模资源,对2016年黑龙江省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投资主体进行国内公开招标。 据了解,本次招标的光伏发电项目在黑龙江省境内建设。为保证黑龙江省光伏发电扶贫任务的完成,本次招标建设地点范围不包括已纳入国家光伏发电扶贫重点实施范围的20个贫困县(市)(延寿县、泰来县、甘南县、拜泉县、绥滨县、饶河县、林甸县、桦南县、桦川县、汤原县、抚远市、同江市、兰西县、海伦市、富裕县、克东县、龙江县、明水县、青冈县、望奎县),在国家批复黑龙江省光伏发电扶贫建设规模计划后,另行组织光伏发电扶贫建设投资主体招标。 本次招标总规模为国家能源局国能新能[2016]166号下达的2016年黑龙江省普通光伏电站30万千瓦建设规模;按国家文件规定,由降低电价给予调增的建设规模;2014年、2015年黑龙江省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光

投资

542

绿色制造 责任发展 新疆纺织行业两大主题

中国工业报

新疆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在纺织行业新的发展时期,新疆这片西部热土承接着东中部纺织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支持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之后,新疆成为了建设纺织服装产业的政策洼地,新疆的纺织服装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但是,新疆的纺织服装产业该如何建设和发展?是要重复东中部地区已经走过的老路,还是要高起点建设,把它变成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升级版?日前,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中纺联社会责任办公室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尉犁县人民政府等联合主办的“促进新疆纺织行业绿色制造、责任发展工作系列活动”,对上述问题给出了答案:新疆不仅是东中部纺织行业梯度转移的承接地,在建设过程中,依靠��质棉基地、政策洼地建设的纺织行业, “必须**发展方式,走绿色制造、责任发展的路线,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即各民族的和谐。”中纺联会长孙瑞哲说。做新疆纺织的领头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山东省光伏扶贫新政或11月落地

山东商报

对光伏企业而言,今年*大的机遇莫过于光伏扶贫,而记者昨日了解到,目前我省光伏电站新增建设规模仍未明确,对于之前广为流传的我省有1G瓦装机规模将用于扶贫一说,晶科能源有限公司鲁豫区域总经理王全来表示这并不属实。 “目前大家都在等政策落地,当然现在也有企业在做小的光伏扶贫项目,主要是用地方的扶贫款,但做大还得等国家政策。”王全来昨日告诉记者,目前晶科能源已在肥城和济宁投建了肥城20兆瓦和300千瓦的光伏电站,未来将在光伏扶贫领域加码。 根据国家能源局6月发出的《2016年光伏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山东普通光伏电站新增建设规模全部用于光伏扶贫,而之后则传出该规模为1G瓦。而王全来表示,*终规模有望11月出台,但1G瓦可能性不大。 据了解,目前参与我省光伏扶贫项目投资的省内外光伏企业已达60多家,晶科能源CEO乔军平表示,当前市场存在*大的问题仍是低价竞标。“一些资质差的企业,可能过个三五年就没了,到时候产品出了问题都没地方追责,而*终损害的是贫困户的利益。” 对此航禹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丁文磊认为,在地方招标过程中,政府应大力引入高校、工程院等第三方机构做全程监督,避免低价竞标和串标行为

投资

543

政府发5亿红包“驰援” 能否撬动PPP全局?

时代周报(广州)

5亿元资金“驰援”PPP。 日前,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已下达2016年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补助5亿元,供各地分解落实到交通运输、重大市政工程、文化教育等主要领域内的具体项目共703个,涉及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 据发改委介绍,这5亿元资金,将主要用于支持重点区域或行业的PPP项目规划编制,以及重点PPP项目的评价论证咨询、实施方案编制、招标文件起草、合同文本拟定、财务顾问、法律顾问和资产评估等。这些论证、评估、方案制定类的基础性工作,从根本上决定着项目落地的可行性和过程控制。 PPP项目中,政府一方的作为能否使社会资本放下顾虑和包袱积极参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项目的成败。因此,在资金支持已经到位的情况下,资金支持PPP,首先需要提高使用效率,发挥杠杆作用,力争起“四两拨千斤”之效。 国内行政效率先天较弱,政府发放的各类支持资金、补助资金往往面临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一弊端在PPP项目中应格外重视。 提高发放速度,强化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落实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监督和问责,不仅仅关系到资金的使用能否切实到位,还会给社会资本发出正面信号—高效率地使用资金,

【解析】PPP项目回报机制如何开源?

中国投资咨询

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PPP推广正进入深水区,随之而来的是PPP实操过程中一些问题逐渐凸显,阻碍项目顺利推进,如何寻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成为当前PPP发展的关键。 8月31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指出,下半年要大力推广PPP模式,建立合理回报机制。规范履约行为,加快PPP立法进程。国家发改委在前**发布《关于切实做好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则提出,要使社会资本获得合理回报,也要防止政府和使用者负担过重;提高社会资本投资回报,增强PPP项目吸引力。 颇为熟悉的场景,财政部发改委近期动作频频、相互较劲,抛开这些不谈,我们细看两部委官方发文或表态,不约而同提及一个关键词“回报机制”。在PPP项目三种常见的回报机制使用者付费、政府付费和可行性缺口补贴中,后两种均需要政府方安排财政资金进行付费或提供可行性缺口补贴,据财政部门的统计数据,已录入综合信息平台的项目中,这两类项目占比达到54%,对应投资额占比达到全部入库项目投资额的60%。与此同时,国内PPP项目实践中大多还要求将付款义务纳入财政预算并由人大出具相关决议,给政府财政资金安排和操作带来较大压力。 那么,

PPP项目中的投资人与项目公司:剪不断 理还乱

PPP知乎

常常有朋友关心,在PPP模式中,是否必须要设立项目公司?对于这个问题,大家已经基本有了共识,那就是,在PPP模式中,不一定要设项目公司;但是,从融资、建设管理、税务、退出机制、风险隔离等方面考虑,设项目公司,会有不少好处。的确如此,在我参与或看过的PPP项目中,好像还没有不设项目公司的案例。 在一个典型的PPP项目中,正是因为这种法律上的结构安排,引出一个有趣的法律问题:项目公司与投资人的关系是什么? **,从政府的角度看,通过PPP项目的采购程序选定社会投资人,看重的是社会投资人的资金实力、融资能力、规划建设运营的经验和能力,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社会投资人设立的项目公司,不过是投资人为履行PPP合同而设立的载体。项目公司在法律上属于独立的法人实体没有争议,但是,这个尺寸如果掌握不好,就容易造成“扯虎皮,做大旗”,社会投资人借此玩“金蝉脱壳”。因此,有经验的政府对此会很敏感,希望牢牢的抓住社会投资人,方才心安。 **,从投资人的角度看,设立项目公司就是为了履行PPP合同。在各种实际操作程序中,项目公司以自己的名义获得土地,进行融资,签署各类工程合同,获得各类证照,项目公司自身收取使用者

投资

544

投资

545

市值27亿元股票被冻结 国栋建设终止重组

电缆网

宣布重组终止之后,国栋建设选择了直接卖壳。国栋建设10月1日透露了控股股东拟转让股份的细节,而此次拟接手国栋集团股份的正源房产,则是公司此前重组的对象。 国栋建设在公告中称,控股股东四川国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栋集团)现持有公司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 45.53%。国栋集团拟将其持有的公司占公司总股本 23.70%的股份转让予正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源房产),转让价格经协商确定为4元/股,交易对价合计约14.3亿元,股份转让完成后,正源房产持有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 23.70%,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富彦斌。 控股股东去意坚定 9月29日,国栋建设发布公告称,此前筹划的重组事项宣布终止,原因是“双方对置入资产、置出资产的估值及业绩承诺条件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同时资本市场的外部环境和行业监管政策较停牌前发生了变化。” 国栋建设的主营业务为大型人造板制造业,目前所处的市场环境、经营状况都不算好,因此,公司筹划重组,打算置出盈利能力较弱的板材业务,引入盈利能力较强的房地产开发业务。 根据此前的公告显示,标的资产范围为正源地产持有的地产开发板块业务,初步拟定

大力推进环保PPP 加快培育环境治理市场主体

中国环保在线

日前,国家发改委、环保部联合印发《关于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意见》,旨在加快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多**生态环境产品。其中,意见明确要推行市场化环境治理模式。 大力推进环保PPP 加快培育环境治理市场主体 9月29日从国家发改委获悉,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印发《关于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意见》,旨在加快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多**生态环境产品。 意见提出,绿色环保产业不断增长,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20年,环保产业产值超过2.8万亿;培育50以上产值过百亿的环保企业,打造一批技术**、管理精细、综合服务能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国际化环保公司;到2020年,环境治理市场**开放,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生态保护市场化稳步推进。 意见明确,要推行市场化环境治理模式。其中,在市政公用领域,大力推行特许经营等PPP模式,加快特许经营立法;在工业园区和重点行业,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实施环保领域供给侧改革,推广基于环境绩效的整体解决方案、区域一体化服务模式;实施“互联网+”绿色生态行动;加快建设市场

节能环保市场的“大手牵小手”

中国企业报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下发的《关于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意见》中指出,到2020年,环保产业产值将达到2.8万亿元,计划培育50家以上产值过百亿元的环保企业。 近年来,随着环境治理市场逐步开放,政策体系相继完善,环境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成型,越来越多的央企跨界节能环保产业,凭借自身强大的背景和雄厚的资本在环保产业市场占有重要一席,有效提升了中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手中资源是“秘籍” 节能环保产业之所以被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近年来国家对环境的重视与投入密不可分。与民营企业相比,央企有着许多天然优势。 央企自身需要节能环保,这就衍生出企业内部的节能环保企业,并逐步走向市场。以国电集团为例,火力发电企业本身就需要脱硫脱硝业务,再加上中国电力能源难以摆脱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现实需要,企业逐步从自身环保项目上延伸出来,涉足更多企业的节能减排项目。 与此同时,央企自身的客户资源也成为其布局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利器。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葛洲坝集团为例,该公司通过原有水利项目中积累的水处理客户做文章,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技术探索的经验,迅速成为市场中的佼佼者。 高能环境修复公司总

投资

546

大数据、云计算携手开启智慧停车新时代

比特网

近年来国内的停车场管理系统发展的相当之快,不仅是因为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使得安防行业得以与这些新技术相融合;同时伴随着有车一族数量越来越庞大,加剧了城市停车难的问题。为了逐步解决停车难的问题,越来越多停车管理行业的公司都在大力发展智能停车事业,一些智能的车牌识别系统伴随着云停车服务,使得用户停车取车操作简单便捷,寻找车位耗时也大大减少。实现了产业的升级,这给整个停车场管理行业带来了许多新机遇,其中云停车就是其中之一。 云停车管理系统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对所辖停车场进行统一管理,突破了单一停车场运营管理的信息孤岛,实现了集信息采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车辆管理、财务管理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加上车牌识别系统的加入,用车客户只需在出门之前用云停车查找相关适合自己的停车场,提前预定就能在到达时根据指定的步骤能够快速的停好自己的车辆,更好的利用自己的时间。 其中,车牌识别在高速公路车辆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停车场管理系统中,车牌识别技术也是识别车辆身份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深圳市公安局建设的《停车库(场)车辆图像和号牌信息采集与传输系统技术要求》中,车牌识别技术成为车辆身份识别

我国将支持老工业城市形成一批小巨人企业

中国工业新闻网--中国工业报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日前,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即用10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机制、平台支撑体系,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集群。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意见》指出,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由依靠要素驱动向依靠**驱动转变,不断激发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活力、内生动力和整体竞争力。 完善体制机制。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向纵深推进,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加快构建以“亲”、“清”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政商关系。根据项目类别、投资主体、建设规模、产业政策等明确和简化项目审批、核准、备案事权与流程,能放给市场的坚决取消审批。鼓励省级人民政府向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下放部分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并按照“同级审批”的原则,依法将相关前置审批下放地方负责。**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环评管理机制,鼓励以园区规划环评为基础,依法依规简化具体项目环评的程序和内容。支持符合条件的示范园区开展电力体制改革,降低园区内企业用电成本

智慧停车产业将迎来大数据与云计算时代

比特网

近年来国内的停车场管理系统发展的相当之快,不仅是因为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使得安防行业得以与这些新技术相融合;同时伴随着有车一族数量越来越庞大,加剧了城市停车难的问题。为了逐步解决停车难的问题,越来越多停车管理行业的公司都在大力发展智能停车事业,一些智能的车牌识别系统伴随着云停车服务,使得用户停车取车操作简单便捷,寻找车位耗时也大大减少。实现了产业的升级,这给整个停车场管理行业带来了许多新机遇,其中云停车就是其中之一。 云停车管理系统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对所辖停车场进行统一管理,突破了单一停车场运营管理的信息孤岛,实现了集信息采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车辆管理、财务管理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加上车牌识别系统的加入,用车客户只需在出门之前用云停车查找相关适合自己的停车场,提前预定就能在到达时根据指定的步骤能够快速的停好自己的车辆,更好的利用自己的时间。 其中,车牌识别在高速公路车辆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停车场管理系统中,车牌识别技术也是识别车辆身份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深圳市公安局建设的《停车库(场)车辆图像和号牌信息采集与传输系统技术要求》中,车牌识别技术成为车辆身份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