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元年:机器人产业如何顺势腾飞

分享到:
127
下一篇 >

摘要:中国机器人市场,已经进入成长的快车道,一度成为全球*大的机器人市场,这背后是中国急速上升的人工成本,以及机器人价格的快速下降。今年是中国机器人国产化元年,在中央***及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民族品牌机器人的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机器人产业迎来国产化春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全球*大机器人市场

未来十年为发展黄金期

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的急剧上升及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成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的推手。2013年全球销售工业机器人16.8万台,中国约占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大市场。随着机器人技术提高,成本低、工作质量高、**度高、节能减排等优势也将越发明显,预计中国机器人市场将在一两年内超过1万亿元。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预测,到2020年,全球机器人的保有量将超过1500万台,产业规模将达到1.5万亿美元,预计未来十年将是中国机器人/自动化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层面积极推动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市场应用,这给内资机器人厂商也带来巨大机会。而且,我国目前每1万工人拥有工业机器人数量仍不足30台,仅是全球制造业平均水平的一半,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蕴含着巨大发展前景和提升空间。

外资企业加紧布局

本土企业开始崛起

庞大的机器人市场,使得外资企业加紧在中国布局。像意大利的柯马机器人,已在中国昆山设立了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柯马机器人工业经理忻煜说:“中国2013年出现爆发式增长,增幅超过50%,其余经济发达国家机器人年增长变化平稳。汽车工业依然是机器人*大客户,但增长趋于稳定,一般工业(除去汽车业)代表未来。”

在外资马蹄全开扩张中国的同时,新松、汇川、广州数控等一批中国本土机器人企业也迅速崛起。新松公司建设了我国首条用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数字化生产线,已经在9月正式投产,年产能将达到5000台工业机器人。而广州数控是国内*有实力的机器人生产厂商之一,是中国南方数控产业基地。在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方面具有****的技术水平,广数的机器人也是国产化程度*高且****的机器人之一。

但是,本土机器人企业的规模仍然偏小。2013年,国产机器人企业出货量基本都在500台以下。汇川技术、新松机器人去年的收入分别只有17.3亿元和13.2亿元。

国家扶持力量不断加大

民族品牌机器人顺势腾飞

**中央总书记习**在今年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曾多次强调民族品牌机器人在“第三个工业**”和抢占市场高点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为了扶持本土的机器人产业,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并颁布《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政策和资金的青睐让地方政府有了发展的动力,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福建、重庆、洛阳、广州、芜湖等10多个省市均出台了机器人扶持政策,在技术研发、人才需求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本土机器人企业政策支持。

在国家扶持力量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民族品牌机器人将会顺势腾飞。截至2014年5月,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总量353家,其中做系统集成的占86%,做伺服系统的占5.67%,做控制器的占4.25%,做减速器的占3.68%。张小飞预计,今后三年,国内机器人企业将以每年50家左右的速度增加。

虽然国内机器人企业开始“一哄而上”,但是这并不能解决机器人国产化的核心问题,即缺乏核心技术,技术瓶颈难以解决,国产机器人在国内机器人市场的份额只有13%,在高科技的机器人领域,我们通常赚的还是组装的辛苦钱。

日、韩等国实行机器人强国战略,正如广州数控副总工程师何英武先生所说,“韩国重视服务类型机器人,主导这类型机器人的标准;美国主导**机器人,如勘探、防爆灯功能机器人;日本的工业机器人非常出色,且比ABB价格便宜;瑞典的ABB代表欧洲的技术,工艺非常精湛,拥有*完整*好的产业链”,中国需要所有上述这些机器人,问题是,那些忙于跑马圈地的企业已经准备好了吗?因此,在市场需求的驱动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机器人产业国产化要实现顺势腾飞,技术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工控中国观点:机器人产业一直被视为制造业皇冠的顶端明珠,“中国制造”已经世界上打响了名号,下一步就是要升级为“中国智造”。要实现“中国智造”,打造本土机器人品牌,实现机器人国产化是关键。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大的机器人市场,在国家扶持政策的不断加码下,国内企业要抓住机会,顺势而飞。

《工控中国》
你可能感兴趣: 业界新闻 图片 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 ABB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