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服务化企业转型“新常态”

分享到:
124
下一篇 >

    策划 《装备制造》编辑部 记者 秦伟 陈曦 张饮深

    什么是制造业服务化?为什么要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国家为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出台了哪些政策?目前国内制造业服务化推进程度如何?我们能够通过怎样的路径更好地推进制造业服务化?提问是为了更好地作出回答。带着这些问题,本刊与你一同聚焦制造业服务化。

    制造业服务化——企业转型“新常态”

    当美国人开始第三次工业**,德国人启动工业4.0战略时,同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也宣布,将通过三个十年行动纲领,力争在2045年左右成为工业强国。

    这一重要的信号源自于**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中国制造2025”概念。《报告》中指出,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这一信号引发外媒高度关注,*新一期《经济学人》杂志将“中国制造”作为封面主题,关注中国如何打造自己的“工业4.0”蓝图。

    制造业服务化正是《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个重点,进一步列出了支持发展的**服务业,包括工业设计、融资租赁等生产**务业,研发设计、系统集成、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等高技术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制造业服务化将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这已经成为业内共识。

    概念——制造业服务化不是“去制造业”

    制造业服务化不是“去制造业”,从价值链角度看,是服务在制造业价值链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品牌效益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制造业服务化不是“去制造业”,从价值链角度看,是服务在制造业价值链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品牌效益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服务业包括生产**务业和生活**务业。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例达到70%左右,在服务业中生产**务业占了近六成。我国目前生产**务业发展滞后、比例偏低是不争的事实,大力发展生产**务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对服务化的解释,简单地说就是制造业企业由仅仅提供物品或物品与附加服务向物品——服务包转变。完整的“包”包括物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并且服务在整个“包”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增加值的主要来源。

    生产**务业包括哪些?除交通运输业、部分金融业外,更多是二产的延伸、扩展和分离。实践证明,制造业服务化不仅是工业调整结构显著提升增加值的有力措施,而且是大力发展生产**务业的重要途径。

    从企业价值链角度看,制造业服务化是制造企业以更好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以实现企业价值和获取竞争优势为*终目标,将企业价值链由以制造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的动态过程。

    从产业价值链角度看,制造业服务化就是在产业的运行过程中,制造业投入、产出中服务比重不断提高,服务要素日益成为制造业价值创造的主导因素,产业附加值和品牌效益不断提高的动态变化过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汪应洛教授认为,“制造业服务化”是指在经济全球化、客户需求个性化和现代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快速发展条件下,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和生产组织方式,是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的产业形式。这种产业形式使企业实现了从单纯产品或者服务供应商,向“综合性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变。

    总体而言,制造业服务化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包括新技术研发、市场调研和广告、物流、技术支持、零部件供应、信息咨询等方面;另一个是制造业产出服务化,包括销售服务、维修保养、金融租赁和保险等方面。

    服务化制造模式与传统制造模式的区别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价值实现上,传统制造通过有形产品实现价值增值,而服务化制造则强调通过向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来实现;在工艺流程上,传统制造仅关注产品本身的制造,而服务化制造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知识的积累和传递;在组织模式上,传统制造常常通过纵向或横向一体化来实现规模经济,而服务化制造则强调通过网络协作关系来实现知识的共享,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可见,制造业服务化不是“去制造业”,从价值链角度看,是服务在制造业价值链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品牌效益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服务化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这种趋势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并不矛盾,我国国内也呈现出积极态势。我国制造业有关部门和企业应该顺应趋势,把握机遇,一方面采取有效政策措施,促进我国企业参与发达国家制造业的服务化分工,积极推进企业服务化进程,扩大生产**务业内需市场;另一方面强化制造企业在资源、能源、环保方面的责任,促进企业进行服务化战略选择。 

    动因——制造业服务化是转型升级新引擎

    制造业服务化既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和途径,也是服务业特别是生产**务业大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国际金融危机后,欧洲债务危机发酵,全球消费市场萎缩和,经济增长减速,为提振本国经济,美国等西方国家重新提出再工业化的问题,让制造业回归国内。

    2012年3月,美国出台“制造**国家网络”计划,拨款10亿美元建立全美制造业**网络,由政府出资成立15个制造业**中心,加强高等工科类院校和制造企业之间的产学研有机结合,在税收、外贸以及投资等政策方面向制造业倾斜。

    事实上,美国等国家提出的再工业化战略并非是简单地将劳动密集型的制造工厂迁回美国,而是瞄准了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其根本目标是加快抢占21世纪制造业的制高点,在技术**和产业**方面远远拉开与其他国家的距离,稳坐全球霸主地位。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共同发布报告并指出,当前,全球性的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趋势明显,制造业服务化与服务**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重要路径,中国装备制造企业也已步入以服务**为重点的发展轨道。

    这份《2014年中国制造业服务**调查报告》指出,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制造业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当今用户的“需求痛点”是综合了产品和服务的功能,行业无法仅仅依靠有形产品自身的功能和质量来维持竞争力,制造业服务化便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显著特点和重要趋势。

    目前在国际分工比较发达的制造业中,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停留的时间不到全部循环过程的5%,而处在流通领域的时间要占95%以上;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增加值不到产品价格的40%,60%以上的增值发生在服务领域。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和利润增值空间日益向产业价值链两端的服务环节转移。

    从国内的产业发展现状来看,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具体而言 ,制造业服务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推动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制造业服务化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同时还推动了经济增长向依靠技术、人才、管理要素的转变;制造业服务化是实现生产方式柔性化、敏捷化,实现制造业产品**化的主要途径;制造业服务化还是实现精益生产、绿色生产的重要保障。

    中国的制造业要解决核心技术、品牌缺失、价值链跃升等问题,仍是一个长期历史任务,推进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将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而当前,制造业服务化是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全球价值链当中的主要增值点,也是国际产业竞争的焦点。

    《报告》指出,中国过去令人瞩目的增长是通过制造业扩张来实现的。中国已经成为制造大国,但要成为制造强国,则必须更加具有**意识。调查发现,中国装备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和服务**有很强的动力,但企业仍处于服务化转型的初级阶段。虽然服务化转型理念在该行业内已经相当普及且深受重视,大部分中国装备制造企业也已开展种类丰富的服务内容,并由“质量弥补者”阶段,进化到“差异化竞争者”阶段,但是这些服务活动的净利润贡献率却普遍低于10%,制造业服务尚未达到“利润创造者”阶段。

    调查还发现,装备制造业服务**的价值定位,更多是从产品供给端而非需求端出发,并以基于产品的延伸服务为主,对其他利益相关者重视度不够,也缺乏“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整体解决方案或独立服务业务。

    我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还不高,生产**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突出,这使得中国制造长期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普遍存在“两个70%”现象,即服务业占GDP的70%、生产**务业占服务业的70%,而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不足50%,差距十分明显。

    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条件下,制造业服务化并不是“去制造业”,而是制造企业根据企业实际和行业发展环境增强自身竞争力的理性选择,其根本目标在于拓展企业价值链,提升产业附加值和品牌效益。

    对我国整体经济而言,制造业服务化既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和途径,也是服务业特别是生产**务业大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意义重大。

    可见,中国制造业的崛起需要在各个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争力的跨国公司,进而推动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提升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速率。

    路径——**商业模式

    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资产,善于**变革的制造企业才有可能更好地从销售服务、维修保养、金融租赁和保险等方面提供产品服务,实现服务化转型。

    国内制造业服务化处于起步阶段。在我国,部分制造企业已经意识到了服务化转型的重要性。例如,陕西鼓风机有限公司通过将信息化与传统工业融合,开发并应用旋转机械远程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从而能够充分预测机组运行趋势,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满足客户服务需求;宝钢的信息化部门以专业服务公司的形式,形成宝钢宝信制造服务企业,开展金融、物流等社会化服务等等。而许多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也在转变发展思路,尝试在本地区推进制造业服务化。

    但相较于西方,我国制造业服务化的水平并不高,仍处于起步阶段。究其原因,从投入服务化的角度来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以资源消耗投入为主,制造企业对服务的需求不足。中国的制造企业大多处于加工组装环节,产品位于产业链低端,使得企业的生产服务需求主要停留在批发零售、运输仓储等低端服务领域,而对研发设计、品牌经营等**服务环节需求不足。

    从产出服务化的角度来看,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资产,善于**变革的制造企业才有可能更好地从销售服务、维修保养、金融租赁和保险等方面提供产品服务,实现服务化转型。但中国的制造企业大部分都不具备足够的转型能力,在专业知识、组织技术、客户关系、职业技巧方面的欠缺是阻碍转型的主要因素。

    以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观念为路标。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制造企业对制造业服务化的认识仍停留在起步阶段,对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意义认识不足。受制于思想观念、经济基础等方面的影响,企业对服务化转型过程中的新格局、新模式缺乏信心,对转型过程中可能引起的组织架构、业务模式、发展战略的转变缺乏勇气。因此,观念的转变作为路标能够起到**转型的作用。从制造企业到国家层面都需要树立制造与服务融合的发展观,丢掉“先发展工业、后发展服务业”的落后思想,改变就制造谈制造、就服务谈服务的落后方式,充分认识到制造业服务化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是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任务。

    以完善的市场环境为服务化转型保驾护航。制造业服务化的顺利推进需要完善的市场环境为其保驾护航。面向制造业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新技术研发、物流、技术支持、信息咨询、金融租赁和保险等服务需要完备的知识产权法规、健全的社会诚信体系、严格的监管体系作为保障。而在我国这些保障力量都还相对薄弱,只是多项服务项目无法健康、有序地开展。以GE金融租赁服务为例,设备融资租赁、消费者信用卡服务、汽车租赁、债权出售、项目融资等金融服务受益于美国金融体系的完善。而受到国内金融改革和市场开放总体部署的制约,我国的汽车金融业务自1998年才得以开展,而且专业化程度较低。

    以制造企业的自我提升为前进的内驱力。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完备市场体系的保障,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终还是要以制造企业自身的不断提升为前进动力。卡特彼勒之所以能够构建精准的供应链体系,先进经营理念、完善市场环境的作用固然重要,但与卡特彼勒公司在工程机械领域强劲的竞争力是分不开的。目前,我国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自身实力并不够强,这需要企业内练苦功,增强面向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开发能力,树立品牌形象、建立完善的营销体系,储备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人才,维护客户资源、挖掘客户潜力、培养**客户。自身竞争力的增强是制造企业实现服务化转型的法宝。

    制造业服务化是当今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之一。它有助于企业转型与发展,主要体现在持续收入、节约成本、扩展业务、拓展品类、轻资产、提高利润率、降低风险、培养人才、**服务和提高综合效益等诸多方面。例如,制造企业为自有制造或销售的产品提供相关服务,保证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为企业带来持续的、低风险的收入。又如,相对于产品制造,服务化需要较少的固定资产,为企业的轻资产运营提供可能。相对于制造业的研发和生产,备品备件的库存、维修技术和人员等方面需要较少的投资。

    但是,制造业服务化的挑战仍不容忽视。宏观层面,中国企业从制造环节向集成服务环节的延伸仍不足,如在价值链延伸、提供集成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零部件定制服务等方面。微观层面,挑战更多,服务战略、领导力、服务人才、供应链、专业技能、市场营销等都是决定服务化成败的关键因素。

    实现制造业服务化,需要从解决客户问题、细节决定成败、持续不断**、拥有客户关系、多种业务模式、面向终端客户、专业设计诊断与咨询等七个方面入手。再具体点来看,比如,服务领导力,为什么服务***是至关重要的?服务***需要具有怎样的特质?怎样培养**的服务***?比如,客户价值,客户生命周期、客户价值分析等问题与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关系是怎样的?再比如,服务供应链,服务供应链的形成、供应链变革的基本原则、服务供应链的模式、供应链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如何实现制造企业服务供应链的**的?

    总之,制造业服务化是潜力巨大的新兴领域,也必然要求企业从战略、组织、营销、供应链等多层次、多角度衡量制造业服务化的战略调整方向与实施路径,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

    趋势——服务型制造

    生产**务业是经济中增长幅度*快的行业,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正在转变为某种意义上的服务企业,服务化成为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制造业高度发展呈现出“服务化”的新趋向。

    去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生产**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部署加快生产**务业发展,获得一片“点赞”。

    推动生产**务业大发展,不仅有助于**制造业向价值链**提升,培育“中国制造”新优势,而且有利于培育经济增长新亮点,为稳增长提供新动力,是一个“一箭多雕”的战略选择。

    服务化代表着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和升级的大方向。在现代制造业链条中,附加值更多地体现在“微笑曲线”的两端,即前端的研发设计、市场研究、咨询服务和后端的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优化、销售服务,而处于中间的制造环节附加值较低。大致估算,服务环节所创造的价值占整体价值的2/3,生产所创造的价值仅占1/3。将制造环节向两端延伸,加快生产**务业发展,必将大大提升制造业的“含金量”。

    现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制造业服务化这个趋势。美国的先进制造业的产业规划、德国的工业4.0战略,其实都是指向制造业服务化。如果我们能采取有力措施,把制造业服务化这盘棋下好,把生产**务业**活跃、产业融合度高、带动作用显著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促进我国产业逐步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那对经济持续增长将是巨大带动。

    推动生产**务业大发展,关键要坚持市场主导,鼓励和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公平进入、发展生产**务业。同时,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深化改革开放、完善财税政策、强化金融**、有效供给土地、健全价格机制和加强基础工作等方面,为制造业服务化创造良好环境,*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

    生产**务业是经济中增长幅度*快的行业,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正在转变为某种意义上的服务企业,服务化成为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制造业高度发展呈现出“服务化”的新趋向。与制造业的服务化相应相近的名词也应运而生:服务型制造、生产服务业、制造即服务。

    服务型制造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制造价值链中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增值,通过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客户全程参与、企业相互提供生产**务和服务性生产,实现分散化制造资源的整合和各自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协同,达到高效**的一种制造模式。服务型制造是基于制造的服务和面向服务的制造,是基于生产的产品经济和基于消费的服务经济的融合,是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产业形态,是一种新的制造模式。

    制造业服务化首先表现为服务环节在制造业价值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20世纪后期以来,经济领域的一项**性变化,就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许多传统制造企业以卖服务取代卖产品,把服务看作是创造差异化优势的工具,通过比竞争对手提供更好的服务来吸引消费者。

    其次,表现为**制造企业由“以生产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型。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由关注产品生产,转向涉及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市场调查、产品开发或改进、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与服务业边界日益模糊。

    制造业服务化还表现为制造企业越来越多地进行“服务外包”或“服务剥离”。许多制造企业将内部在产前、产中或产后的服务功能独立出来,原来的服务活动转而由其他企业完成。这一转变促使提供生产服务的专门企业迅速发展。这些企业提供从技术产品研发、软硬件开发,到人员选聘与培训、管理咨询、金融支持、物流服务、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服务链,推动了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服务型制造的典型特点体现在:

    **,在价值实现上,服务型制造强调由传统的产品制造为核心,向提供具有丰富服务内涵的产品和依托产品的服务转变,直至为顾客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在作业方式上,由传统制造模式以产品为核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强调客户、作业者的认知和知识融合,通过有效挖掘服务制造链上的需求,实现个性化生产和服务。

    第三,在组织模式上,服务型制造的覆盖范围虽然超越了传统的制造及服务的范畴,但是它并不去追求纵向的一体化,它更关注不同类型主体(顾客、服务企业、制造企业)相互通过价值感知,主动参与到服务型制造网络的协作活动中,在相互的动态协作中自发形成资源优化配置,涌现出具有动态稳定结构的服务型制造系统。

    第四,在运作模式上,服务型制造强调主动**务,主动将顾客引进产品制造、应用服务过程,主动发现顾客需求,展开针对**务。企业间在于业务流程合作中,主动实现为上下游客户提供生产**务和服务性生产,协同创造价值。

    提升产品效能的服务模式

    罗尔斯·罗伊斯——实现制造与服务的高度统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航空发动机市场的竞争开始由制造转向服务,罗尔斯·罗伊斯率先尝试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从而奠定了其在全球三大航空制造公司中的主导地位。

    从1995年起,罗尔斯·罗伊斯在发动机销售中加大了折扣力度,但却提高了服务水平和能力,采用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以绩效保证式合同供货。这种模式要求在报出发动机价格的同时,提供发动机保养及在线化的维护服务,使得航空公司能够根据双方协商认可的发动机单位飞行小时费用付费。罗尔斯·罗伊斯通过这种模式得以对发动机进行在线监控、故障诊断和实时维修支持。这种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罗尔斯·罗伊斯在全球航空发动机市场中的份额由20世纪70年代的不到5%提升到了目前的40%左右。罗尔斯·罗伊斯通过**商业模式,将制造与服务高度统一,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全球航空发动机领域的领跑者。

    提高产品交易便捷化的服务模式

    卡特彼勒的杀手锏——构建精准的供应链体系。成立于1925年的卡特彼勒公司是世界上*大的工程机械和矿山设备、燃气发动机及工业用燃气轮机生产厂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受到经济危机以及日本工程设备企业崛起的影响,卡特彼勒逐步陷入亏损境地。为了扭转局面,卡特彼勒推进企业战略转型,以提升产品全生命链价值为出发点,构建精准的供应链体系。

    为实现公司产品的精准快速供应和配送,卡特彼勒在全球建立了规模*大的工程机械分销体系,其代理商不仅仅销售和租赁产品,而且还能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使用培训、维修保养等服务。如今卡特彼勒已经构建了遍布全球的零配件多级供应网络。可以说,精准的供应链体系是卡特彼勒保持旺盛竞争力,成为全球工程机械领域领导厂商的杀手锏。

    整合产品功能的服务模式

    华为——提升通信设备集成化服务水平。在过去的十年间,通信设备制造业已经从一个技术推动型产业演变成了一个以服务和成本为核心竞争要素的产业。而自1988年成立以来,华为就一直把面向运营商的服务作为其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砝码。尤其是近年来,华为围绕服务化战略转型,逐步建立起满足电信运营商需要,符合市场主要流的产品服务体系。

    这一服务体系基于通信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全方位的集成化专业服务。这一服务包括:通信设备基础服务,该服务涵盖了通信设备的技术支持、工程服务和备件服务;通信设备系统继承服务,该服务是为了提升设备的性能和效率,从网络层面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提升产品的运营能力;通信设备管理维护服务,该服务是华为作为运营商的外包方,提供的代理维护、设备维护包干、专人值守服务等,华为通过该服务逐渐与运营商建立长久的合作伙伴关系;战略咨询管理服务,该服务主要围绕电信运营商的业务运营,为其提供业务解决方案,提高其市场竞争力。2010年,华为服务收入达315亿元,占总销售收入的20.4%。高质量和专业化的服务已然成为华为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基于需求的服务模式

    IBM——由生产IBM转变为服务的IBM。从某种意义上说,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高阶段是企业发展战略实现了从基于产品的服务向基于客户需求的服务的转变。IBM正在逐步顺应这一趋势,转向以服务为主导的发展方向。

    自上世纪90年代,IBM开始服务化转型,陆续推出了“四海一家的解决之道”、“IBM就是服务”、“电子商务随需而变”、“智慧地球”等服务战略。其中,2008年IBM提出了“智慧地球”的理念,2009年起,IBM开始举办“智慧城市”论坛,推广其在教育、医疗、能源、交通等领域的成熟解决方案,进一步强化和突出了其在复杂系统中的集成和整合能力。IBM的服务化转型创造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面向复杂系统,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专业的系统设计,构建全业务综合集成服务体系,建立集“问题分析+战略规划+方案设计+关键软硬件产品开发+项目实施+业务外包+人才培训”为一体的全业务综合集成服务体系。

你可能感兴趣: 机械装备 图片 制造业 航空发动机 装备制造业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