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自主**成就中国“智造”

分享到:
90
下一篇 >

摘要:如今我国已是世界上*大的机器人市场,机器人产业更是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关键所在。未来机器人发展潜力巨大,应积极拓展智能装备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长沙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只有寥寥几个,机器人钢铁巨臂却忙得不亦乐乎。通过技术自主**,从这里生产出来的机器人如今已活跃在海内外各行各业,长泰机器人也从长期被“洋品牌”包揽的机器人行业中突围,成为让中国“智造”享誉海内外的一颗东方新星。

  

工业机器人带来“技术红利”

“机器换人,不是企业想不想做,而是不得不做。公司隶属轻工集团,轻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集团2008年成立机器人研发中心,就是想要推动轻工业升级发展。”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漾说。

在“洋品牌”机器人长期主导市场的背景下,国内企业发展可谓举步维艰。“当时,很多单位招标都要求‘国际企业’,直接把我们排除在外。”杨漾告诉记者,“我们只能先将国外公司关注少的领域做好,取得市场信赖后,再去主流市场和知名国际企业竞争。”

由于铁路货车的摇枕、沙芯等部件均由人工制造,工艺质量不高,在行驶时很容易发生断裂,大大影响了铁路运输的速度,仅有每小时30—40公里。为了给铁路运输提速,2008年铁道部提出明确要求,货车基础件制造必须由自动化设备来完成。

“比起引进价格不菲的4条非智能生产线,运用机器人只需要1条生产线,成本更低。”杨漾说,“但铁路铸件生产环境多粉尘,原有的机器人的视觉无法识别,必须技术**。”

科研技术人员加班加点工作,不到半年时间,就研发出超声加十字激光视觉识别技术,运用生产后,将运输速度提高到每小时80公里。2010年,这条生产线还出口到俄罗斯、美国,实现了国际铁路货车的“中国智造”。

“智慧工厂”源于“好奇心”

“机器人技术*核心内容是‘学科跨界’,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好奇心、创造力。”杨漾告诉记者。

打造“智慧工厂”是长泰一直以来的追求。长泰机器人企业的科研人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绝大部分都是“80后”。公司不仅经常组织科研人员小组讨论、演讲,还带领科研团队去国外参观学习。

36岁的女科研工作人员徐岩,专科毕业,如今已是公司科研的骨干人员。“长泰尝试**把机器人引进民爆行业,徐岩不顾危险连续3个月待在高危的民爆企业调研,*终实现**车间‘机器换人’,大大降低爆炸风险。”公司总工程师黄钊雄说。

“不论男女、学历,只要你保持好奇心、肯钻研,就是团队重用的人才。”杨漾告诉记者,“公司推荐过不少有潜力的员工去清华、中科院读博士。很多人曾反对说人才成长了就不会回公司了。但我认为,只要他愿意钻研,即使他选择离开,也能为整个行业作出贡献,值得。”

“要让小微企业也能用上机器人”

技术研发团队在顶层设计方面不断攻坚克难,使长泰机器人自主研发的智能装备广泛应用于汽车生产、铸造、物流等各个领域。4年来,长泰机器人积累了50余项国内外**和软件著作权,年获知识产权量居国内同行业之首。

今年,他们凭借自主研发的“ctr铸铁件机器人自动化精整系统”,获得了国际机器人行业*高荣誉的“ieraaward发明与创业奖”银奖。

“如今我国已是世界上*大的机器人市场,机器人产业更是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关键所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鹤皋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在杨漾看来,如今人口红利的持续消退、各生产行业用人成本提升,机器人产业的前景不可估量。长泰机器人希望抓住时代机遇,积极拓展智能装备更广泛的应用领域。“我们的梦想是让小微企业也能用上机器人。”杨漾说。

《工控中国》
你可能感兴趣: 业界新闻 图片 机器人 智能装备 机器换人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