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主发动机易位与大宗商品起伏情况调查分析

分享到:
206
下一篇 >

  值得注意的是,上轮金融危机以来顶替全球增长引擎角色的新兴经济体*近好像在还位给发达经济体。桥水联合基金编制的数据显示,包括日本、美国和欧洲在内的发达经济体对总规模74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的贡献率自2007年年中以来**超过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指标显示,在今年全球预计新增的约2.4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出中,日本、美国和其他发达经济体的贡献率约为60%,其余来自新兴市常

  

  比如,当了世界经济20年拖拉机的日本经济估计在上一季度折合成年率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将达到3.6%,虽然不及**季度4.1%的增幅,但已经极大地改变了连续数年的停滞局面。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实现了温和但稳定的增长。另外,预计本周公布的欧洲数据也将显示在漫长的衰退之后欧洲经济在上个季度小幅扩张。

  

  因为各种原因,新兴经济体不再能维持近年来较高的经济增速。其中尤以中国经济放缓对全球影响*大,直接削弱了大宗商品和其他进口商品的需求,对拉丁美洲和东南亚产生了深远影响。具体地说,对中国的铁矿石、铜和煤等资源需求的依赖严重压抑了澳大利亚和拉丁美洲的矿业产能和收入。比如,中国对铁矿石和煤炭等产品的需求减弱,世界*大的铁矿石商巴西淡水河谷的利润已经连续八个季度下滑。中国经济放缓也冲击了印尼的煤炭和棕榈油出口。该国**季度GDP同比增长5.9%,为2010年以来的*低水平。

  

  当然,新兴经济体依然是全球增长*快的地区。经济学家预计,今年全球**大经济体中国的GDP将增长7.5%,为1990年以来的*低水平,但仍将远超美国约2%的增速。经济学家还预计,从东南亚到南美的许多较小的新兴经济体将实现相对较强的增长率。对大宗商品市场的好消息是,中国经济有停止进一步下滑的迹象。这推动金属价格走高。本月迄今为止铜价已累计上涨3.1%,逼近八周高位;锡价也接近四个月高点。对其他大宗商品的需求也在增加,其中中国的铁矿石进口量达到纪录水平。铂和钯等交易不多的大宗商品也在乐观情绪推动下反弹。今年前几个月由于投资者担心全球*大金属消费国中国的经济健康情况,导致大宗商品价格走低,不过*近出现的买盘遏制了这种跌势。美国和欧洲经济前景向好也改善了制造业的前景,但能源市惩农产品价格尚未追随金属涨势走高。

  

  但是,大宗商品市场的小反弹并不意味着从此摆脱困境。今年以来金属价格仍下跌了8.8%。中国经济数据也显示其经济活力并不尽如人意。中国7月份PPI下滑了2.3%,这表明制造业仍未摆脱低迷期。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大华继显分析师表示,7月份大宗商品进口强劲,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经过数月原材料基本耗倔,企业重建库存。交易员预计,继6、7两个月进口大增后,铜进口量将下滑,因为虽然国内经济增长趋稳,但涨势温和,在这种背景下进口大增后,市场对铜的需求可能减弱。

  

  所以,即使中国*新进口数据给受到重创的大宗商品市场注入了乐观情绪,也只可能在短期内提振大宗商品价格走高,而不能给大宗商品市场带来长期向好的预期。我相信,大宗商品真正的荣景回归应该在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再次回到世界经济主发动机的位置之后。

你可能感兴趣: 业界新闻 铁矿石 拖拉机 制造业 发动机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