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
796无轨移动机器人前景广阔 助力“无人工厂”
工控网 (0)
摘要:移动机器人在运输搬运领域一直拥有很大的应用空间,从有轨到无轨移动,机器人技术的持续发展让无人化生产线离我们越来越近。在一系列数据指令和轨道的指引下,移动机器人牵引或背负着一大堆物料前进、转弯,到达目的地后,由自动装置准确地将物料搬到指定位置,这是一款移动机器人。随着“机器换人”浪潮在全球的兴起,在东莞,众多自动化设备企业生怕落伍,加大了研发投入,向以人工智能编程为主的机器人研发转型。未来这些企业的设想是将机械手和移动机器人用于工厂的整条生产线,向真正的“无人工厂”靠拢。从有轨到无轨移动机器人前景看好“很多自动化公司转行到机器人领域后往往将自己定位为‘做自动化集成方案’供应商。但是真正能给制造业带来质变的还是掌握核心技术的同时,做专业的精细化产品和差异化产品。”瑞鹏机器人总经理孔和文说。瑞鹏机器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转型。据悉,制造领域的工业机器人种类较多,其中移动机器人以运输搬运类机器人为代表,这是瑞鹏机器人的专攻方向。自2012年开始,瑞鹏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完成了背负式、牵引式、潜伏式、滚筒式、服务类等五大移动机器人系列十余个品种的研发和生产。在瑞鹏机器人的展示厅有多款移
日本图书馆设立导游机器人 家长纷纷点赞
工控网 (0)摘要:日前,栃木县小山市小山高等专门学校的在校学生开发的新型机器人出现在当地图书馆。该图书馆为当地市立中央图书馆,此次在该馆进行公开实验的图书馆名为“图书馆导游机器*****来源于网络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报道,伴随电子化技术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自动化,这也为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日前,日本图书馆里开始出现机器人为读者查询图书服务。据报道,日前,栃木县小山市小山高等专门学校的在校学生开发的新型机器人出现在当地图书馆。该图书馆为当地市立中央图书馆,此次在该馆进行公开实验的图书馆名为“图书馆导游机器人”,是由上述高专机械工学科的老师川村壮司和其研究室的约25名学生共同开发制作完成,此次已经为该系列的第3号机器人。原本在设计中计划加入读者希望查阅的读书的封面,但为给儿童提供一个了解机器人的机会,此次研发以“儿童与机器人的交流”为主题,在机器人当中引入了人体动作感知数据处理系统。此次研发的机器人长约70厘米,宽45厘米,高30厘米,儿童刚好可以与其一同漫步走廊。具体使用方法为,儿童在感应器的面前,只要做出与自己希望查找的书对应的姿势,机器人便可感应发声,伴
机器人
797机器人领域的**位亿万富豪诞生
工控网 (0)摘要:机器人领域的**位亿万富豪已经诞生,他来自日本,创建了日本机器人制造企业生化人公司。自日本机器人制造企业生化人公司在去年3月份登陆日本创业板以来,这家公司的股价已经累计上涨四倍,而该公司的创始人兼***三阶吉行也凭借其10亿美元的个人净资产跻身福布斯亿万富豪之列。三阶吉行在筑波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结合“生化电子技术,发明了该公司具有科幻色彩的主打产品——名为Robot Suit HAL的机械外骨骼。“生化电子”是涉及仿生学、电子学和物理学的跨学科技术,旨在创造可辅助人体运动的智能装置。随着岁月的流逝,当我们自己的手脚不听使唤或者身体功能受损的时候,这类采用生化电子技术的智能手脚便会取而代之。今年1月份,这家公司将HAL套装出租给了多家医院和疗养院。同样的设备也在欧洲投入使用。他们可以读取人体肌肉神经系统里传输的电脉冲,为恢复运动能力提供了可能。虽然这些设备还非常笨重(重达80磅)且昂贵(大约15万美元),不过吉行一直致力于开发出更轻便且更便宜的型号,届时将有更多的人凭借这一技术恢复行动能力。“我希望它们*终会变得像眼镜那样。以前眼镜不过是一种矫正视力的小工具,但现在却也被视为一种时
未来机器人将与3D打印融合
工控网 (0)摘要:随着3D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大爆发可能会带来更多的便利性。机器人与3D打印技术将会是高科技时代*前沿的结合,二者或将领衔科技领域。图片来源于网络今日,机器人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以在激光3D打印领域的技术与项目积累,持续获得激光快速成型装备的订单。此次非公开发行,公司将**装备与3D打印作为募投项目之一,未来会投入更多的研发人员和设备支持,进一步巩固公司在该领域的**优势。据此前公告显示,公司拟向不超过5名对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2亿股,募资不超过30亿元。用于工业机器人项目、特种机器人项目、**装备与3D打印项目、数字化工厂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机器人的主营业务为工业机器人、物流与仓储自动化成套装备、自动化装配与检测生产线及系统集成、交通自动化系统等产品的设计、制造和销售。机器人的发展已经开始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当下,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对人类来说,机器人的出现不仅可以减少昂贵的劳动力,从事更加危险的活动,还能以多形态影响人类的感情生活。百度技术副总裁王海峰表述,机器人具有综合思考能力。据他解释,综合思考能力可以从很多方面来展现。比如小度机器人,可以听人的问题,可以去
国产机器人无奈走中低端路线 核心技术缺乏成本高
必联网 (0)据《经济参考报》消息,我国目前已成为****大机器人市场,但本土机器人研发制造水平在国际竞争中仍处于劣势。其中,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久攻不克,严重阻滞我国机器人产业良性发展,并加剧产业“国退洋进”的风险。核心技术缺乏成本高目前国内机器人企业只有广州数控、南京埃斯顿、沈阳新松机器人等少数公司在进行控制系统、驱动和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不少国内企业只是购买进口零部件后集成组装机器人,缺乏核心技术。业内人士担忧,长此以往,“核心零部件之短”将致本土企业生存空间被挤压,“国退洋进”风险放大。由于缺乏核心零部件技术,我国企业在采购中议价空间狭窄,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市场竞争力不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智能仿生中心副主任、广东省机器人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吴新宇表示,在工业机器人成本中,成本占比*高的为减速机,约占35%,伺服电机约占25%,控制器约占15%,机器人本体在总成本中占比不到25%。若缺乏核心技术,本体机器人企业可掌控利润着实有限。南京某机器人生产企业,电机、控制器、减速机均从日本进口,因成本过高入不敷出。业内人士称,种种因素加起来,导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厂商对核心零部
机器人
798
黯淡无光:日欧厂商吞噬中国机器人产业
工控网 (0)摘要:在我国成为机器人*大采购国之后,日欧厂商开始吞噬中国的机器人产业,致使国内企业在行业竞争中黯淡无光,甚为尴尬。中国已成为全球*大的产业机器人需求国,但国产份额仅为10%左右、且绝大部分的关键零件都依赖进口。真正在华唱主角的是日欧厂商,尤其是日系厂商的份额高达60%以上。为何中国政府大力援助,却仍不见国产机器人水平提升?中国已成机器人*大采购国随着用工荒、劳动力成本上涨等问题的突显,从2000年之后,中国对机器人的需求就开始进入井喷状态。国际机器人联盟的统计显示,中国2000年至2013年对产业机器人的采购增长率维持在年均36%以上。尤其是,2013年中国采购的产业机器人数量多达36,560台,较2012年增长近60%,占到全球产业机器人销量(约16.8万台)的约1/5,一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机器人需求**大国,年度采购量远超日本(26,015台)、美国(23,679台)。新加坡媒体曾引述瑞士ABB集团高管的意见预测,“用不了几年,中国的机器人采购量将进一步拉大与日本、美国的距离。”瑞穗银行产业调查部的报告则显示,中国对产业机器人的采购需求实际上维持着更为快速的增长:1999年
中国研成机器人智能感知加工系统 助研高精尖**
辽宁日报 (0)1月17日,在沈阳远大科技园,国内首套具有智能感知加工系统的ARSMA机器人正在为大连船用推进器有限公司的船用推进器桨叶进行自动化处理。这项世界**技术填补了我国机器人在大型复杂曲面加工以及对难加工材料进行加工等领域的空白,从而提升“中国制造”精度。 大连船用推进器有限公司规划部部长高君成告诉记者,有了这台设备,不仅可以改善原有打磨工艺粉尘大、油污重、易爆炸的工作环境,更可以为我国先进船舶制造尤其是****产品制造作出贡献。 据沈阳远大科技园有限公司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韩旭介绍,现在的工业机器人基本上都是通过单一的位置控制策略进行编程的。而ARSMA机器人加工系统具备高精度的力控系统和视觉引导系统,使机器人同时具有了“触觉”和“视觉”,也就是给机器人添上了“手”和“眼睛”,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模拟人工工作方式来实现一些复杂的加工工艺。此外,该系统还具备离线编程系统和高频振动辅助加工系统,使其更加适用于大型复杂曲面和难加工材料的机器人加工,将在航空航天、海洋船舶、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机器人
799中国机器人:“换人”大跃进 “缺人”很严峻
工控网 (0)
摘要:国内出现“机器换人”的盛景,但同时缺少关键技术人才的问题也非常严峻。从长远来看,实现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才是正确的道路。刚刚过去的2014年,可谓中国的“机器人元年”。**各地机器人产业基地或园区如“雨后春笋”,平均每周新生两个机器人公司,“机器换人”的口号此起彼伏,再加上形形**的机器人发展建言或报告,热度之高,按业内人士的话说“已经达到110度了”。机器人是产业升级的关键之一,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未来的智能产业对劳动人口的能力提出了更专、更深、更高,甚至是“非分”的要求;二是,新一代“QQ”式的劳动人口,伴随智能手机、微博、微信等“碎片化”社会媒体长大,已很难适应上一代传统的学习方式与工作要求,相对而言,“传统能力”退化。这“一进一退”的差距扩大,须靠机器人这类智能机器来“补偿”。否则,产业根本无法升级,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发展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战略与计划的根本原因。毫无疑问,无论眼前还是长远,中国的产业发展都需要强力的机器人技术支撑。然而,2014年机器人发展的态势既让人充满希望,也让人担忧上世纪50年代末的大跃进再现。我们应该认真想一想,从哪个角度切入,从何
中国机器人年销4.5万台:核心部件全进���
互联网 (0)AGV移动机器人到仓库取货,搬运给工业机械手自动装配,再传送到自动喷涂区,*后成品入库……车间没有工人,所有岗位均由机器人独立完成。如此场景,在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松)的“数字化无人工厂”里,随时可见。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统计,截至2014年9月,中国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428家,其中1~3季度就增加了175家,占到总数的41%。这仅仅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化的一个缩影。经过上世纪*后30年的发展,中国机器人产业在进入21世纪后迎来新浪潮。“这是一个分水岭,中国机器人实现了由技术研发向技术应用的转变。尤其是在2014年,中国的机器人发展获得了****的关注。”国家“十一五”“863”计划先进制造领域专家组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教授王田苗说。2013年,中国以3.7万台的工业机器人销售量超过日本,成为****大工业机器人市场。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继续高速增长,达到3.36万台,同比增长32.5%,预计全年达到4.5万台。在2014年6月9日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说,“机器人**”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
我国进程机器人工业需破解人才难题
必联网 (0)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人口红利逐渐降低,这催生了工业机器人的出现,并以惊人的速度飞速发展着。东莞,这个对劳动力需求量非常大的城市,也必将是机器人需求巨大的城市。 据悉,自2013年以来,东莞相关企业及研究机构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持续探索,更被认为是东莞制造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开端。在此背景下,东莞应如何进一步借助工业机器人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工业机器人在东莞的普及应用还面临怎样的难题?本文将为您详细讲述。东莞工业机器人需求巨大在过去十年里,国内工业自动化发展迅速,在此过程中,极大地带动了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的增长。在东莞,由于工业制造业的高度集聚,工业机器人市场同样被很多业内人士看好。自2008年以后,虽然东莞制造业的发展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但这相应地为工业自动化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近两年,转型升级进行得如火如荼,在此过程中,为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据观察,经过几年来的大浪淘沙,目前东莞大部分企业非常注重自动化、并且拥有较强的实力。小工厂往往不会去自动化,而较具规模的、眼光更为长远的企业,则会更快地通过自动化提升竞争力,尽管这要承受短期内的大量成本投入。因此,目
机器人
800浅析:国产机器人市场比国外差在哪
互联网 (0)中国企业还在乱干快上的时候,外资企业借助自身优势,迅速分切着机器人这块诱人蛋糕。目前,瑞士ABB、日本发那科公司、日本安川电机、德国库卡机器人并称为机器人领域的“四大家族”,这些巨头占据中国机器人产业7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且几乎垄断了机器人制造、焊接等**领域。据了解,在中国机器人市场上,ABB中国公司持续发力,已经推出10款产品,并在近期与众业达签署框架协议,携手分享工业4.0的中国蛋糕,后者是工业电气产品的专业分销商。“现在,90%以上的机器人型号和90%以上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机器人都实现了本土化生产。”ABB机器人部中国区负责人李刚曾表示。日本安川电机和德国库卡机器人同样没有停下,均在进一步扩张其在中国的产能。1月15日,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徐方在接受《**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机器人市场从2010年前后切实启动,与日本相比启动慢了差不多30年,这种情况下,中国还是一个增量的市场,国际环境又是一种存量的市场,几乎所有国外的机器人企业在涌入中国。“这对中国的机器人产业是很不利的,因为这些都是巨无霸的企业,我们这边还都是‘小帆船’,即便起步比较早的新
爱普生产业用机器人销售额达到300亿日元
中国工业报 (0)爱普生从1981年就开始从事手表的精密的组装,推出小型化、高精度、高速度的机器人产品,并从行业应用中细分出不同型号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也得到市场上的认可,譬如爱普生Scara机器人市场份额持续保持业界**的水平。未来五年爱普生将继续完善在电子行业的机器人应用,并推出丰富的产品线来满足客户的需求。精工爱普生公司总裁表示: “预计在2015~2017年度,多关节型产业用机器人的销售额将达到2012年的3倍,即300亿日元 (约合人民币22.8亿元)。爱普生将以人工费攀升、工厂自动化需求加大的中国为主要出口市场。将来预计将其产业规模扩大至1000亿日元,并打造成继家用喷墨打印机之后又一新收入增长源。预计在未来的3~5年间,销售额将达到300亿日元。”今后发展的主流趋势是用于手机装配的小型机器人,销售额预计增加至2012年的3倍,达到150亿日元。(机商网)
机器人
801互联网制造新模式:机器人**中国制造业
工控网 (0)
摘要:互联网与工业的融合是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内容,机器人将作为自动化技术的*佳代表**中国制造业。过去多年,廉价劳动力为中国夺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但如今这种优势正在逐渐消失。欧美发达国提出了“再工业化”,东南亚制造业也正在强势崛起,多方势力正在冲击中国制造的地位。1月5日,东莞兆信手机代工厂传出企业倒闭遭到供应商围堵的消息,董事长高民留绝笔信后**。而就在两周前,国内知名手机零部件代工厂苏州联建科技宣布倒闭,诺基亚手机零部件供应商闳晖科技遣散了大部分员工关门停产。业内人士估计,春节前东莞至少还有上百家大型工厂倒闭或停产。曾经中国制造以“Made In China”的标志走到了世界的前台,中国工厂成了海外企业的*大采购对象,如今,却是寒流不断来袭,企业倒闭消息接二连三的传出来!对此,东莞市机器人技术协会副会长罗百辉表示,由于近年世界经济不景气,而国内生产成本又不断上涨,加上工厂技术落后无法跟先进的国家相比,使得国内制造业面临巨大压力。国内外有很多的现象表明,传统制造业是必然给淘汰的,企业不肯花资本去转型升级,就得面对倒闭的恶梦。不过,罗百辉指出,近年来已经不少有远见的
“群英会”开启黑龙江机器人“运动年”
黑龙江新闻网 (0)2014年度“神通益家生活杯”黑龙江省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积分联赛吹响总决赛号角,1月18日9时30分,随着裁判员一声哨响,赛季积分排名前10名的机器人俱乐部劲旅,在素质体育哈尔滨学院人才培养基地拉开战幕。前来观战的千余名机器人运动爱好者的运动激情同时被点燃,场上场下一片欢腾。 经过**的激烈角逐并结合积分累计成绩,齐齐哈尔昂昂溪机器人马球俱乐部夺得机器人马球竞赛项目少儿组**,少年组**则由大庆机器人马球俱乐部荣获。机器人循迹竞赛冠亚季军分别由闫舒扬、于浩 、王涵宇获得;机器人竞速项目**由邵嘉一获得,季军由杜昊轩、佟关阳并列获得,亚军由朱思璇荣获。总决赛裁判长苏宝龙被评为年度*佳裁判员,大庆学府郦城机器人俱乐部的曹思被评为“*佳运动员”。 省机器人运动协会秘书长滕兆勇表示,这场比赛既是2014年度机器人赛事的收官之战,也是2015年龙江机器人运动年的起点,省机器人协会组织的素质体育冬令营和各类机器人运动项目的培训班将在2月启动。 在现场,空中机器人运动与水中空中机器人运动项目作为展示项目,也为现场观众与嘉宾们带来了精彩表演,赢来阵阵喝彩声。 在比赛进行时,机器人嘉年华活动为现场观众带
富士康机器人计划正在实施
中国工业报 (0)富士康“机器人计划”提出已有段时日,但就从进展上来说,并不是很顺利。机器人开放是一项庞大的投资,除了硬件和系统以外,还有教育训练、维修等。此外,机器人也并非万能的。 富士康希望通过智能化、机器人化缓解劳动力成本日益上涨的难题,为制造行业提出了新的思路。不过,用工难仍然没有完全解决,机器人代替人工前途虽然光明,但其**进入制造业还需要假以时日。不过,尽管富士康机器人计划愿景虽好。但就目前来看还未大面积应用,机器人替代人工是一个逐步的过程。成产智能机器人由于成本过高,目前还没有到大规模推广的时机。据了解,目前的机器人每台在14万元到30万元左右。但这样的机器人智商仅为“七八岁”。它们只能从事一些简单、重复的劳动。制造业工种复杂,拢、砸、锤都需要不同类别的机器人。英国金融时报称,如今机器人技术正在开辟新的市场及应用,人机协作是机器人技术里的几大趋势之一。传感器、液压技术、灵活性、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和大数据方面的进步,使得机器人更加灵活敏捷、**自主。为此,富士康曾发布过雄心壮志的机器人计划:建立一支由100万台机器人组成的机器人大军,来大幅提升旗下劳动密集型电子工厂的生产效率。不过,苦于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