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

211

“三北”可再生能源弃电严重 参与市场交易受鼓励

**财经

可再生能源消纳这个老大难又迎来了新政策。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做好“三北”地区可再生能源消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促进“三北”地区(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消纳,逐步解决弃风、弃光问题。《通知》提出,推动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市场直接交易并逐步扩大交易范围和规模,鼓励超出可再生能源保障性利用小时数的发电量参与市场交易。这意味着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将更多通过市场交易发电量。“三北”弃风弃光趋于严重“三北”地区是华北、东北、西北,是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在光伏装机迅速发展的当下,弃光正在蔓延。能源局公布的风电光伏运行数据显示,西北地区弃风叠加弃光,*为艰难。东北地区弃风一向严重,没有得到解决,华北居中。能源局2015年中**公布光伏发展半年情况,显示西北甘肃和新疆弃光严重,领跑**。甘肃全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061小时,弃光率达31%,新疆自治区全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042小时,弃光率达26%。甘肃和新疆弃光还叠加了传统的弃风。风电运行情况显示,甘肃和新疆弃风比例也在**前列。2015年甘肃弃风电量82亿千

工信部海洋局力挺海洋经济 海工装备望先行

中国证券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海洋局18日签署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将在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海水综合利用等领域紧密合作,共同致力于提高我国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供给质量和水平,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据经济参考报2月19日消息,这标志着我国工业和信息化与海洋领域合作进入**深化新阶段。工信部是装备制造行业管理部门,海洋局是海洋事务主管部门,双方分别从产、需角度出发加强合作,是国家力量的强强联合,有利于海洋装备供给侧和需求侧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有效对接。工信部部长苗圩说,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已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既重要又紧迫的战略任务,21世纪是海洋世纪,在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海水综合利用等领域,我国还处在起步或快速发展阶段,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大有潜力可挖。根据协议,双方将重点围绕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海洋综合观测监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信息化等领域,在资源配置、政策制定和行业管理上紧密合作,共同致力提高我国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供给的质量和水平,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强调,要顺应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发挥各自优势,**合作方式。近年来,以

可再生能源

212

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消纳工作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做好“三北”地区可再生能源消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华北、东北、西北能监局,三北地区各省市发改委、能源局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文件),并提出了九个方面的要求:一、做好可再生能源发电直接交易工作;二、做好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清洁供暖工作;三、做好深化辅助服务补偿机制相关工作;四、建立自备电厂电量置换机制;五、加强对热电联产机组调峰性能监管;六、按区域统筹安排发电机组旋转备用;七、充分挖掘设备潜力;八、做好可再生能源外送工作;九、加强自备电厂管理。 以下为通知全文: 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三北”地区可再生能源消纳工作的通知 华北、东北、西北能源监管局,山西、山东、甘肃、新疆能源监管办,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华能、大唐、华电、国电、国家电投集团公司,三峡、神华集团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关电力企业: 为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

可再生能源

213

中国在治霾和严冬考验中加紧探索绿色供暖

必联网

在被雾霾与寒潮裹挟的冬天,中国越来越多的地区已开始将目光投向空气源热泵技术的应用,希望以此来部分替代燃煤供暖,减少采暖季的污染排放。北京建筑节能与环境工程协会副会长金继宗在此间举行的中国雾霾治理与社会责任峰会上透露,空气源热泵应用技术将被纳入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十三五”时期的发展规划,作为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一项具体措施。为了考验这项新技术的可靠性,成熟性和实用性,《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组成员和专家组成了一个26人的工作组,在今年北京遭遇四十年*冷寒潮的那几天到北京司马台、河北石家庄等地进行实地考察。金继宗认为,空气源热泵技术应用的成熟案例比较多,可以在北方寒冷地区推广应用。与消耗化石能源的传统采暖技术不同,空气源热泵系统通过提取空气中的低温热能,然后利用压缩机的压缩使低温热能转变为高温热源,并以此来实现供暖和热水供应,整个过程不涉及任何污染物排放。这项技术的难点在于要突破普通空气源热泵无法在零下25度以下正常工作的禁区,适应寒冷地区的恶劣工作环境。目前,除北京、河北外,山西、青岛、江苏,浙江,福建,山东也已把空气源热泵列入可再生能源范畴。太原市建筑设

可再生能源

214

五大迹象看透全球清洁能源发展趋势

能源圈

近日30年来*强寒流来袭!相信大家都感受到它的威力了。 人类应当如何抵抗极端气候?走向清洁能源之路可能是我们必须选择的方向。 地球人口多达70多亿,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势必也日益增加,而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所导致温室气体增加,极端气候增多,给地球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和危害。 这并不是说地球就没有希望了。即使在人类给地球造成极大负面影响、警钟时时响起的这样一个时代,各国政府、个人和一些私营公司也都在为管理好这个地球而努力,并取得了一些进展。特别是在世界能源领域内,科技进步正在不断地改进我们对能源的获取方式和使用方式,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然而,通过这些进步来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科学家们指出,如果人类继续以当前的速度燃烧化石燃料,地球大气中迅速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很快将地球温度抬升到一个危险的水平。 “如果我们想要将地球温度升高限制在2摄氏度之内,留给我们的时间大约只有30年了。”全球智库之一的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研究员凯利·莱文(KellyLevin)去年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写道。“如果突破这一温度极限,世界森林火灾的风险会增多,珊瑚

可再生能源

215

可再生能源

216

节能环保产业以15%-20%速度增长 可再生能源投资已达677亿美元

经济日报

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利用及生产加工能够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机。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刘国正在第四期美丽中国环境论坛上指出,在当前和未来,绿色发展都不会再只是一个口号和理念,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能源消费量刚刚超过6亿吨标准煤,而不到20年,这一数字就在2000年攀升至14.5亿吨,足足翻了一倍还多,2014年一路飙升到38.7亿吨。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量已超全球的五分之一。 过去30多年来,我国传统经济模式呈现粗放型增长,资源、环境承载力已接近甚至达到上限,倒逼经济转型绿色发展的深层次变革,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大势所趋。 刘国正表示,发展和保护是相互促进、协调共生的,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保护自然价值,更是一个增值自然资本的过程,对企业来说,不在绿色中发展就会被淘汰。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许多行业增长乏力,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再制造产业的发展速度却不减反增,“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以15%至20%的速度增长,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已达677亿美元,居全球之首。 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别涛认为,随着环保市场更加开放,投融资渠道更加畅通,国家对大

储能望纳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规划

中国证券网

从业内获悉,储能“十三五”规划将纳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目前正在征求专家和地方政府意见,有望3月份出台。这是储能**以专项规划形式纳入***规划。据上海证券报1月21日消息,据了解,此前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专项规划,储能未被提及,只在《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作为技术被列出。知情人士介绍说,“十三五”期间储能将侧重示范应用,重大储能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工程或纳入国家科技计划,积极探索不同场景、技术、规模和领域下的储能商业应用,规范相关标准和检测体系,为今后产业发展和专项扶持政策出台做技术储备。值得注意的是,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部分就提到,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中也重点提及储能,并描绘出多种应用场景,“开发多类型、大容量、低成本、高效率、长寿命的储能系统,推动在集中式新能源发电基地配置一定比例的大规模储能电站,实现储能系统与新能源、电网协调优化运行,推动建设小区、楼宇、家庭应用场景下分布式储能设备,实现储能设备的混合配置、即插即用、高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