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

226

新型产业模式正在形成 能源互联让经济增长与能耗脱钩

中国工业新闻网--中国工业报

新型产业模式正在形成 能源互联让经济增长与能耗脱钩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中国能源互联网预示着新兴产业链、新型市场和新型商业模式正在形成,并为中国能源企业“边转型、边增长”创造了无限可能。在日前举行的2015届能源年会暨第七届中国能源企业高层论坛上,埃森哲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副主席丁民丞认为,能源互联网将降低行业壁垒,创造改变能源生产消费方式的全新业态,政策制定者需要结合市场改革进程,引导各类企业以“能源产销共生体”的差异化角色,置身于开放**的数字化能源产销生态系统中,一边完善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基础设施,一边吸引社会投资,促进行业融合发展。中国能源产业需要互联网丁民丞指出,中国能源产业对能源互联网的探索和实验并非偶然发生,而是源自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瓶颈的长期研究、对互联网时代能源用户需求特征蜕变的细微洞察以及对全球能源价值链重组趋势的前瞻判断。一是在全球终端能源消费中,电能对化石能源的替代作用,随着经济增长模式转变而强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但接纳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对原有电网系统是巨大挑战。一方面,电网企业需要以智能电网为技术路径向能源互联网参与者转型,并与其他参与者探索共赢的新商业模式。另一方面,全球能效*高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可以大幅提

可再生能源

227

互联网商业预期提升 能源产业跨界融合将成新常态

中国工业新闻网--中国工业报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绿能宝是一家专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全套解决方案,以实物融资租赁为商业模式的**型互联网金融公司。 (资料图片) 我国“一带一路”的重大决策和“互联网+”的战略布局,使得传统产业换代升级,将能源、交通、金融、通信、贸易、电子商务等领域紧紧联系在一起,产业**、协同发展必将替代产业旧有的发展模式。日前,在《能源》杂志社主办的“2015届能源年会暨第七届中国能源企业高层论坛”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指出,当今互联网时代,能源产业的跨界融合成为必然之势,也必将成为新的常态。对企业来说,关键要形成跨界融合的思想共识来奠定**发展的基础,切实把**摆在核心位置,大力优化产业结构,有所为有所不为。 能源产销体系失衡威胁尚未摆脱 王瑞祥指出,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面临着诸多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其中,化石能源消费带来的环境污染,不是一国一策和单纯的技术手段可以解决的。 埃森哲战略咨询公司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副主席丁民丞认为,当前,全球能源需求已伴随经济新常态而进入微增长时代。其中,中国是这一趋势的主要代表,不仅电力供需继续宽松,全社会用电

可再生能源

228

**电力体制改革“路线图”

经济日报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30日发布电力体制改革6个配套文件。这6个配套文件分别是《关于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和规范运行的实施意见》《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规范燃煤自备电厂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文件从输配电价、交易机构、发用电计划、售电侧等重点领域进行了部署,这标志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进入**实施阶段。《经济日报》记者围绕文件内容分别采访了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法制和体制改革司、电力司、新能源司等相关司局负责人,并就其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解读。——访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负责人变“独买独卖”为“多买多卖”本报记者 王轶辰问:《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实施意见》着重突显以下九个主要特点。一是明确了市场建设“在具备条件的地区逐步建立以中长期交易为主、现货交易为补充的市场化电力电量平衡机制”的初期目标。二是强调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竞争性环节电价,与扩大直接交易主体范围、市场规模以及市场化跨省跨区交易机制协同推进。三是提出分散式和集中式两类市场模式和

国家发改委:优先购电如何力保光伏发电

一财网

11月30日,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记者关于“推进发用电计划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什么”的提问时回答道:《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发用电计划改革的总体思路,通过建立优先购电制度保障无议价能力的用户用电。 另外,他还说,通过建立优先发电制度保障清洁能源发电、调节性电源发电优先上网。通过直接交易、电力市场等市场化交易方式,逐步放开其他的发用电计划。 他补充说,在保证电力供需平衡、保障社会秩序的前提下,实现电力电量平衡从以计划手段为主平稳过渡到以市场手段为主,并促进节能减排。 《意见》是由国家发改委在30日上午正式对外发布的。据了解,“坚持市场化”和“坚持保障民生”是《意见》的主要原则。 这位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保障无议价能力的用户用电,《意见》明确了建立优先购电制度的要求,提出了四项保障措施: 一是发电机组共同承担。优先购电对应的电力电量由所有公用发电机组共同承担,相应的销售电价、上网电价执行政府定价。 二是加强需求侧管理。在负荷控制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基础上,建立完善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在前期试点基础上,逐步形成占*大用电负荷3%左右的需求侧机

新电改力挺新能源 弃风弃光有望缓解

每日经济新闻

11月3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公布6大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其中《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的实施意见》明确,在保证电力供需平衡、保障社会秩序的前提下,实现电力电量平衡从以计划手段为主平稳过渡到以市场手段为主,并促进节能减排。 “促进节能减排”的主要手段就是建立“优先发电制度”。根据该《意见》纳入规划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调峰调频电量均可享受优先发电政策,这部分发电目前不参与市场竞争。 中国能源网**信息官韩晓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分析,优先发电制度将有力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解决当前弃风、弃光难题,并对天然气发电产生拉动作用。 “优先发电”解困新能源 位于北京西北两百多公里的张北,不仅因坝上草原而驰名,更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然而记者在当地了解到,当地的新能源发电企业几乎全部带有“国字头”,即使这样,弃风现象仍非常普遍。 “电网公司会以电网**为理由,限制风电上网,毕竟你是不稳定能源。”当地一位不愿具名的发电企业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目前,我国风电发电装机量****,光伏发电装机量也是遥遥**,但弃风、限电现象的存在却制约了能

可再生能源

229

坚强智能电网与全球能源互联网

国家电网报

坚强智能电网与全球能源互联网 在能源和电力需求增长的驱动下,世界电网经历了从传统电网到现代电网,从孤立城市电网到跨区、跨国大型互联电网的跨越发展,进入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标志的新阶段。适应“两个替代”的新要求,坚强智能电网将向全球广泛互联方向加快发展,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更经济、更清洁、可持续的能源。 坚强智能电网 自1875年在法国巴黎建成世界上**座火力发电厂开始,至今世界电力工业已发展了一百三十多年。进入21世纪,建设具有跨国和跨洲电力配置能力、灵活适应新能源发展和多样化需求服务的现代电网体系——坚强智能电网,成为世界电网发展的方向和战略选择。 世界电网在需求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呈现出电压等级由低到高、联网规模从小到大、自动化水平由弱到强的发展规律。 世界电网发展总体划分为三个阶段。**个阶段是小型电网。**个阶段是互联大电网。第三个阶段是坚强智能电网。坚强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涵盖电源接入、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集成现代通信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决策支持技术与先进电力技术,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适应各类电源和用电设施的灵活

能源互联网如何解决光伏利用难题?

国家电网报

“中国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习**主席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发出的倡议,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学界如何看待这一战略构想?近日,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电气工程学******里,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工程学院院长韦巍。 以互联技术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能源互联网,必定是未来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韦巍一开场,就鲜明地表达了他对能源互联网的支持态度。他说,能源互联网有别于信息互联网,但又必须依靠信息互联网技术。 韦巍说,能源互联网的实质,是以电能互联为重点,以互联网及其他前沿信息技术为基础,将电力能源与其他相关能源网络,如天然气、热能等,紧密耦合而形成的复杂系统。能源互联网的本质,是通过互联技术来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能源**、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是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其根源就是传统化石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开发利用造成的高污染、高排放问题。数据表明,到2014年年底,全球化石能源剩余探明可采储量折合标准煤1.2万亿吨。此外,化石能源在生产、运输、使用等各环节都会对空气、水、土等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每年排放二氧化碳320亿吨。 “太阳能是我们地球获

各国电力企业纷纷抢滩非洲微电网市场

必联网

据悉,非洲仍有6.2亿人生活在电网不及的区域,人均低到用电量连让50瓦灯泡亮整天都不够。不过,随着可再生能源和微电网技术的发展,以及Enel、GE等电力企业的积极推动,非洲数亿无电人口有望迎来光明。非洲发展银行等组织,将可再生能源微电网视为是让穷困地区享有电力,却又不会增加碳排放量导致全球暖化加剧的解决方案,不过,非洲可再生能源微电网的发展,并非基于人道或环保诉求,而是经济因素,由于风能与太阳能成本持续降低,相较于柴油发电机更有竞争力,而搭建微电网,比起建立传统电网的大电厂与高压输配线,所需的基础建设与相对应的资本投资少得多,因此在非洲偏远地区一搭即合。目前,包括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内的诸多国际企业纷纷将目光瞄准了这一“黑暗大陆”。Enel正于肯亚西部发展可供电100个村庄的微电网,主要能源来源是风机与太阳能电池面板,因应偶尔夜间无风时间,设有电池储能与备援柴油发电机,将于3个月内开工,完工时将拥有1到2百万瓦发电容量,该计划的合作伙伴为肯亚的Powerhive,以及美国薄膜太阳能电池龙头厂商**太阳能。GE则与经营能源储存的普林斯顿电力系统以及管理暨经济顾问公司旗下

可再生能源

230

黑龙江电力公司科学规划“十三五” **构建智能电网

新华网电力频道

11月24日电 “目前,牡丹江地区110千伏雪原智能变电站已投入运行,全省**家新一代智能变电站110千伏阳明变电站已开工建设,智能电表覆盖率100%、配电自动化前期工作已经启动或者城区配电网提升工程前期工作已经启动……” 11月17日,记者在深入地市级单位探求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以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为契机,“十三五”期间**加强智能电网信息化建设,支撑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的规划部署时,牡丹江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负责人对记者介绍了该地区在相关领域开展工作的优势。 规划:明确形势 科学展望 记者从发展策划部及黑龙江经研院获悉,黑龙江电力公司“十三五”电网智能化规划工作已基本完成,规划范围涵盖黑龙江电力公司所有经营区域。规划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化建设、自动化建设、互动化建设三个方面。以2014年为规划基准年,规划期为2016年—2020年,规划水平年为2017年、2020年,远景展望年为2030年。 黑龙江电力公司“十三五”电网智能化规划,强化规划基础数据整理,深入开展论证电网规划方案,深化专题研究,提高电网智能化规划适应性,提升规划理念。建立信息化建设、输电线路节能环保技术应用、变电站智能化

可再生能源

231

刘琦:可再生能源补贴应该如何发挥作用

澎湃新闻

在11月初由国家能源局、江苏省政府、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联合主办的“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在会议间隙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表示,现在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了每年几千亿的可再生能源投资。 “现在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非常重要,在进出口以及消费进一步大幅增长存在一定难度的情况下,作为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是必要的,中国的电力需求还是在增长的,这些投资不会过时也不会过剩。”刘琦说。 此前有市场消息称,国家发改委已悄然下发了《关于完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通知》(讨论稿)(下称《讨论稿》),并于10月29日召开座谈会研究调整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讨论稿》提出,在“十三五”期间,陆上风电、光伏发电的标杆上网电价将随着发展规模逐年下调,以实现《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的“到2020年风力发电与煤电上网电价相当、光伏发电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的目标。 刘琦称,从国际经验来看,各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都会经历类似的补贴过程。他认为,在产业发展初期,国家给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行业一定补贴

光伏市场回暖 企业加快转向智能制造

经济参考报

长期依赖补贴的中国光伏行业正在转型。记者近期采访了解到,随着能源转型政策方向的明确和光伏市场的回暖,行业企业正加快向智能制造转型,以求获得竞争优势。**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推进能源**,加快能源技术**,建设清洁低碳、**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业内人士认为,“十三五”规划对光伏行业提出智造发展的要求,预期“十三五”期间光伏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设备智能化都将出现较大突破。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朱明表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明确了“十三五”**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这五大理念每条都与新能源行业紧密挂钩。光伏行业需要提高产业竞争力,形成产业价格优势,尽快改变依靠补贴的局面。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高纪凡表示,新能源产业的核心是通过技术的进步、**降低成本。能源变革包括使用可再生能源和能源的智慧利用两部分。天合一直把合创智慧能源作为企业发展的基本战略。业内人士认为,通过技术升级,降低成本,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平价上网是推进能源**的关键因素。因为只有可再生能源实现平价上网,摆脱依靠

联合国发话:东南欧17国需加大可再生能源投资

世纪新能源网

11月19日,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与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络(REN21)以及国际能源署(IEA)合作发布一项关于南欧、东欧、高加索和中亚地区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的研究报告。报告显示,该地区虽然在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但仍落后于世界其它地区。该地区17个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在国家*终能源总消耗中所占比例各不相同,并存在着巨大的未开发潜力。这17个国家包括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黑山、俄罗斯、塞尔维亚、塔吉克斯坦、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土库曼斯坦、乌克兰和乌兹别克斯坦。 报告显示,该地区人口超过300万并且GDP占全世界GDP的4.9%,但2014年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资只有9亿美元,相当于全球投资总额的0.5%。尽管这些国家制定了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计划和政策,但吸引投资仍面临重大挑战。 报告显示,在这17个国家中,利用可再生能源较多的国家大多缺乏化石燃料储备,并且主要使用传统形式的水力发电和生物质燃料。只有乌克兰显着提高了现代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陆上风电技术的使用,但目前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