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的历史抉择

分享到:
101
下一篇 >

论衡

大国重器领域的世界大棋盘上也是风水轮流转,面对历史性机遇中国是紧抓不放,还是轻易放弃,成为中国所面临的严峻选择。

文 刘云

被寄予厚望的国产大飞机C919前段时间被抛进舆论的风口浪尖,境外媒体相继炒作C919飞机“因技术原因”推迟首飞的传闻,再度挑起国人敏感的神经,有人担心C919是否会重蹈当年“运十”的复辙。就在这时,习**总书记于5月23日考察了中国商飞公司设计研发中心并亲自登机体验国产C919大飞机样机,强调“一定要把大飞机搞上去”,这表明了国家*高层对国产大飞机C919项目坚定支持的态度。

据6月10日,李克强总理向参加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大会的院士们做经济形势报告,他向院士们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某外国政要向他推销本国飞机,顺势将一款同类飞机模型作为馈赠礼物送给了他。“我接过模型,翻过来一看,底下竟然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他说,“模型是我们造的,飞机却是他们卖的。你们想想,我们要造多少飞机模型才能换他们的一架飞机?我越想这买卖越不划算呀!”李克强总理接着强调“中国经济要向中**跃升,靠什么?靠**。这是中国发展的根本出路。”

总理讲这个故事用意是很明确的,飞机模型是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品,用它换飞机,与前些年曾流行过的“八亿件衬衫换一架大型空客”的外贸交换模式如出一辙,均是以中国低附加值产品去交换国外高附加值产品。这对中国当然不划算。言外之意,总理希望中国自己的大飞机尽早研制成功,这样才可能终止飞机模型换飞机的不划算的买卖。

2013年11月、12月在央视1套、2套播出的《大国重器》纪录片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大飞机是典型的大国重器,除中国外,世界上能独立研制大飞机的仅俄、美、欧盟三家。再联想到从前苏联的强盛到俄罗斯衰败,其实都与其大国重器兴衰密切相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前苏联与俄罗斯在大国重器领域的经验教训值得中国借鉴。

中国有“中国梦”,俄罗斯有“俄罗斯梦”,“俄罗斯梦”就是再现“伟大的强国”的辉煌。

众所周知,****艘航母辽宁号是在前苏联瓦良格号航母基础上改建的。

1993年,时任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在乌克兰总理库奇马的陪同下来到黑海造船厂,研究把瓦良格号航空母舰造完的可能性。当时瓦良格号航母已建造了67.3%,还剩下32.7%的工程量。黑海造船厂厂长马卡罗夫则说己不可能再完工了。俄、乌两国高官们问道:“为了将瓦良格号航母完成,工厂究竟需要什么?”马卡罗夫回答:“需要苏共中央、苏联政府、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苏联**工业委员会和苏联9个国防工业部门的密切协作。”马卡罗夫*后强调:“只有伟大的强国才能建造它,而这个强国已不复存在了。”马卡罗夫这一振聋发聩“宏论”令所有在场所有高官一时哑口无言,他们终于明白了,在苏联解体、经济困难的情况下,要将瓦良格号建成是不可能的。

马卡罗夫的“只有伟大的强国才能建造它”己成为中国航母迷们人人皆知的经典名言,马卡罗夫能说出这样名言决非偶然,那时苏联的确是“伟大的强国”。特别是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经过战后三十多年的恢复发展,前苏联进入勃列日涅夫时代。有一种说法是,那是个停滞的时代,但这个说法过于片面,确切的讲那是个停滞与辉煌共存的年代。尽管当时前苏联***勃列日涅夫十分平庸,但在全体苏联人民努力奋斗下,前苏联国力是蒸蒸日上,逼得美国步步后退,前苏联迈入“伟大的强国”的**时期,成为**能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因此每个俄罗斯人都怀念前苏联时期“伟大的强国”辉煌,而这个辉煌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大国重器的辉煌。

前苏联建造的台风级战略核潜艇是当时也是现在吨位*大的核潜艇,其体积几乎是美国*大的俄亥俄级核潜艇的两倍。一艘台风级战略核潜艇所携带20枚多弹头州际导弹足以毁灭所有美国大城市,美国媒体惊恐称之为“水下毁灭者”。

 

前苏联造的安-225“梦幻”运输机是一架离陆重量超过600吨的超级**运输机,也是迄今为止,全世界*大的运输机与飞机。主要用于运输大型航空航天器部件和其他大型成套设备。专家估计以安-225的巨大机舱容积,如果转用做为客机,初步估计它可以同时容纳得下1500到2000名乘客。而当今*大客机A380*多载客550人,是地道的“小巫”。

前苏联不仅在**、民用大国重器领域能与美国并驾齐驱,而且还在部份领域超越美国,至于勃列日涅夫后来头脑发热,野心过度膨胀,悍然决定入侵阿富汗,“伟大的强国”从此由盛转衰,踏上解体和崩溃的不归之路,则是后话。

虽说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在大国重器领域的主要“遗产”,但盘点俄罗斯现有的**、民用大国重器的现状,就会发现俄罗斯从民用的7.5万吨级的巨型锻压机到**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从质子号运载火箭到联盟号运载火箭,再到*大的台风级核潜艇、*大的**运输机伊尔76、*大的图式远程战略轰炸机、*大的直升机米-26等,都是清一色的“苏联制造”。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竟没有造出一样能与前苏联时代相媲美的**、民用大国重器,连“复制”前苏联时代的大国重器都感到力不从心,更谈不上**与发展。

不知道这些来自前苏联,早已“廉颇老矣”**、民用大国重器还能为维护俄罗斯大国地位效力多久?不知道俄罗斯吃前苏联大国重器的“老本”还能吃多久?更糟的是,2011年5月,法国就向俄罗斯出售4艘价值15亿欧元的“西北风”级直升机航母与俄方达成*终协议,这也是北约国家**与俄罗斯达成类似大宗军购协议。昔日的大国重器制造强国,如今却沦落到从其北约对手中购买大国重器的地步,这实在令俄罗斯颜面扫地。

俄罗斯在对外交往中一向态度强硬,但俄罗斯人自已也很清楚自已的腰杆不够硬,甚至有点软,因为支撑俄罗斯人腰杆的**、民用大国重器早就因“超期服役”而摇摇欲坠,俄罗斯由超级大国降格为一个普通大国也就不足为怪。俄罗斯人所忘记的是,一个大国要在国际舞台上有强大的影响力,不是靠大话与态度强硬,而是靠自已的实力与综合国力,而**、民用大国重器研制能力正是大国实力与综合国力*重要的组成部份之一,这正是俄罗斯*欠缺的。

俄罗斯**航母库兹涅佐夫号是瓦良格号航母的姊妹舰,由于库兹涅佐夫号开建时间早于瓦良格号航母,使库兹涅佐夫号能够幸运的在前苏联解体前的1985年12月建成下水。当年负责建造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也是黑海造船厂的马卡罗夫厂长。当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建成下水时,其原名是“苏联号”,是前苏联用来彰现强国雄风,威摄美国的。望着建成下水的苏联号航母高大宏伟的船体,马卡罗夫发出由衷的感叹“只有伟大的强国才能建造它”!而1993年,瓦良格号航母被迫下马时,马卡罗夫也发出同样的感叹,但两次感叹的意境有天壤之别,前一次感叹是对苏联这一“伟大的强国”充满自豪的感叹,后一次感叹是对苏联这一“伟大的强国”不复存在的痛苦与绝望的感叹。

马卡罗夫两次感叹说明一个深刻道理,以航母、大飞机为代表的**、民用大国重器研制是涉及大国整个工业、科技产业链的“系统工程”,上世纪八十年代为建造库兹涅佐夫号与瓦良格号这两艘航母,前苏联政府动用了**约7000多家工厂为这两艘航母制造众多的配套装备、零部件与材料,可以说前苏联政府是倾举国之力。所以没有大国的强大国力做后盾,航母、大飞机等大国重器是不可能研制成动的,大国综合国力是大国重器研制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前苏联国力鼎盛时期恰是前苏联大国重器研制的兴旺期,高峰时,前苏联一年竟有五、六艘核潜艇下水,美国*多不过二、三艘,这自然使美国胆寒和恐惧。

 

前苏联之所以成为马卡罗夫所说的“伟大的强国”,是因为前苏联具有与美国相抗衡的超强综合国力。如今的俄罗斯只所以只能“复制”前苏联大国重器,而无力**与发展,这是因为俄罗斯综合国力与前苏联相比相差甚远。俄罗斯尽管想极力恢复其航母建造能力,却感到力不从心。俄罗斯为印度改建(而不是新建)的“戈尔什科夫航母”按合同本应2008年交货,结果拖到2013年底才勉强交货,弄得印度人是怨声载道。改建航母尚且步履为艰,更别说新建航母。俄罗斯丧失航母建造能力也就意味着俄罗斯彻底丧失超级大国地位,降格为中国所主导的多极世界中的一极,俄罗斯人虽心有不甘,却无可奈何。

俄罗斯国力虽在恢复,但永远也不可能恢复到前苏联鼎盛时期。也就是说己丧失超级大国地位的俄罗斯己难以在大国重器领域再创前苏联时代的辉煌,目前**能做的是“复制”前苏联时代的大国重器,拼命维持其摇摇欲坠的大国重器研制大国的地位。

美、俄两国原本强大的大国重器研制能力均因受综合国力下降的冲击,一个是**优势地位开始动摇,另一个是明显衰退,而中国综合国力蒸蒸日上,有了强大国力的支撑,就为中国在大国重器领域的后来居上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要抓住这个有利条件与美、俄国力衰退的时机,力争在大国重器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与赶超。

大飞机等大国重器是以大国国力为支撑,甚至需要动员组织**相关力量来研制,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智慧与能力,没有这些大国重器中国就不可能成为有世界性影响的大国,中国要崛起,要成为“伟大的强国”,就必须大造大国重器,否则就不可实现大国崛起。

5月23日,习**总书记在商飞考察国产大飞机项目时指出:“大型客机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是一个国家航空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制造大飞机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航空梦。我们的事业刚刚起步,前面的路还很长,但时间紧迫,容不得半点懈怠,要一以贯之、锲而不舍抓下去,用前进的目标激励自己,用比较的差距鞭策自己,力争早日让我们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在蓝天上自由翱翔。”

大国重器领域的世界大棋盘上也是风水轮流转,过去是前苏联、俄罗斯与美国,现在则轮到中国身上,面对这个历史性机遇中国是紧抓不放,还是在昏昏噩噩中轻易放弃,成为中国所面临的严峻选择。

总书记对国产大飞机项目考察时讲话与总理故事很清楚地表明了中国高层对发展中国大国重器的态度,即中国只能选择前者。中国要像当年研制“两弹一星”那样,倾举国之力发展中国的以大飞机项目为代表的大国重器,把大国重器作中国产业发展**先方向,在大国重器领域复制类似中国高铁的奇迹,伴随着中国大国重器的崛起,中国也必然实现大国崛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制度经济学研究所

你可能感兴趣: 机械装备 图片 运输 飞机 美国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