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

121

潍柴动力打造智能化企业 实现人机互联互通

工控网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希望通过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实现以数据为核心的人、机器、产品的互联互通,打造“智能化”企业,提高单件产品品质和工业附加值,进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协同和资源再配置。据悉,潍柴“柴油机智能制造项目”成功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本次潍柴建设智能制造示范项目,不仅是积极响应国家发展要求,也是立足自身实际、着眼未来发展的主动选择。这是对潍柴智能制造工作的充分肯定,也将激励潍柴进一步提高两化融合水平,取得更好发展。潍柴对智能制造的理解和探索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设智能车间,通过设备生产线及工艺的智能化升级,提高车间的柔性化生产能力,打造智能制造的硬实力。目前潍柴拥有美国、德国、日本等国际*先进的数字化生产设备及生产线,能够生产3000多种订货号的不同功率、规格、样式的发动机,具有较好的硬件基础;通过自主研发的MES平台,实现了关键设备以及产品生产过程的在线监控、记录,建立了完善的电子档案信息,具备了较好的软件基础。在未来的3~5年,潍柴一方面要通过在关键生产设备上安装传感器、控制器,并与PLC集成,不仅使设备可感知更要可控制;另一方面通过工业互联网实现设备—产线—产品之间的互

数字化研制模式下可靠性工程技术的转变与发展

中国工业新闻网--中国工业报

曾晨晖 ●深耕专业45载——中航工业综合所业务系列报道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品质量已成为制造业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象征之一。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必须攻克一批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质量技术,特别是加强可靠性设计、分析与验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品流通范围不断扩大、产品功能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产品研制的更新换代加快。与之相应的,产品的研制手段也产生了重大变革,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制造方式大量应用,引发了制造业发展理念、技术体系、制造模式和价值链的重大变革。可靠性工程技术作为实现产品质量*重要的使能技术之一,必将随之产生新的技术需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1.可靠性工程技术的转变产品的可靠性工作是一项贯穿产品全寿命周期的复杂系统工程。作为一门边缘性学科,可靠性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工程、物理、数学、统计、计算机等基础学科的哺育。近年来,随着故障基础理论、基础材料学以及信息技术等基础学科的不断发展,可靠性工程技术的理念、方法和手段均发生了一定改变。首先,对故障认识的加深推动可靠性理论和方法的**。可靠性工程是跟产品故障做斗争的学科,

华润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反馈意见回复

经济日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贵会于2015年9月21日签发的《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项目审查反馈意见通知书》(152188号)(简称“《反馈意见》”)收悉。华润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东医疗”、“公司”、“本公司”、“申请人”及“发行人”)与保荐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保荐机构”)、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简称“律师”)等相关各方根据《反馈意见》要求对所列问题进行了逐项落实、核查。现就《反馈意见》中的问题回复如下(除另有说明外,本回复中各项词语和简称与《华润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之尽职调查报告》中各项词语和简称的含义相同):一、重点问题第1题:请申请人明确本次偿还银行贷款的主体,请说明目前已到期银行贷款的偿还情况及融资偿还的必要性。请保荐机构核查。答复:一、本次偿还银行贷款的主体公司计划将本次募集资金中的21,950万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降低资产负债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公司拟偿还的银行贷款明细如下:■上述拟偿还的银行贷款的主体均为发行人。二、目前已到期银行贷款的偿还情况截至本反馈意见回复出具之日,上述银行贷款中来自于工商银行王府井支行的两笔3,000万

数字化

122

传感器改变了劳斯莱斯生意模式 让物体活了起来

工控网

传感器改变了劳斯莱斯生意模式 让物体活了起来   传感器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能够感受到被测量信息,并将信息记录、处理、输出的监测装置。如今,传感器的发展日益微型化、数字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物联网化,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私人物品,包括汽车、手环、手表、电子秤、扫地机等,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智能,活了起来。传感器从制造到运营服务本世纪*让人揪心的传感器,可能要算是马航MH370上的传感器了——航班失联之后,所有人关注的除了黑匣子讯号,就是飞机发动机上的传感器实时传回发动机生产厂商英国劳斯莱斯(Rolls-Royce)的引擎数据。据悉,如今仅仅在一台飞机发动机中,就可能有上百个传感器,根据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各自对振动、压力、温度、速度等信息进行监测,并通过卫星向后台数据中心进行实时传输和数据分析。据说,监测这些数据的部门叫做劳斯莱斯全球发动机健康监测中心,所有引擎传感数据由一个总共200人左右的工程师团队,按照每25到30人一组轮班,进行不间断大数据分析。而通过算法的不断改进,劳斯莱斯如今甚至已经可

工业发展需关注四大技术 物联网主导

中国测控网

工业技术平台提供**的方法来对计算机、数据、分析和人员进行整合,以帮助客户更好地管理业务成果,这对于发展物联网也将是至关重要的机会。而物联网(IOT)的兴起为工业设备制造商创造了丰富的新机遇。据悉,业内突出强调了四个*重要的技术发展趋势,企业要想在逐步被物联网占据主导地位的全球设备市场赢得市场必须要予以关注。 物联网兴起我国工业发展需关注四大关键技术 市场向数字化转型,使得设备制造商不仅需要变成制造专家,而且还需擅长设计数字化解决方案,让客户在使用连接设备进行交互时,能为他们带来他们想要的体验。想要实现这一点需要OEM厂商将数字连接技术嵌入到操作的各个方面,意味着要对数字化范围进行扩大,要在客户、合作伙伴、员工和其他行业之间都建立协作关系,为客户提供他们日益需求的连接产品和服务体验。 在“埃森哲2015年技术展望”会议上,我们采访了来自九个国家221位行业**的OEM厂商管理人员。本次调查目的是为了确认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对行业影响*大的技术和*相关的趋势。 他们突出强调了四个*重要的技术发展趋势,企业要想在逐步被物联网占据主导地位的全球设备市场赢得市场必须要予以关注。 四大关键技术发展

数字化

123

精准制造助力中药标准化

经济日报

近日,由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4.8亿元建设的现代中药数字化提取精制工厂**投产运行。“如今,康缘中药大品种热毒宁注射液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的提取、精制等全部实现自动化,迈出了中药标准化的**步。完成这些,技术人员只需动动手操作一下电脑。”康缘药业总工程师、研发总监毕宇安告诉《经济日报》记者。探索中药智能化生产,康缘并非个例。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出世界上**台规模化、智能化滴丸生产线,实现了滴丸从灌装到内包装、外包装的全自动流水线生产;神威药业有限公司中药提取自动控制系统的投入使用,实现了中药提取的自动化、数据化、信息化管理……“面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压力,中药企业要通过**驱动和智能制造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自觉践行‘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康缘集团董事长萧伟说。事实上,推动中药数字化精准制造,除了适应传统中药产业技术升级改造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可以借此逐步实现中药标准化。近10年来,我国中药行业快速增长,但中成药制造在医药工业总产值的占比长期徘徊在20%左右,未能充分发挥中成药在医改形势下更好地服务人民健康生活的重要作用,国际化路途也十分坎坷。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认

工业互联网时代谁将成为领军者?

中国投资咨询网

工业4.0背景下的“互联网+”现实意义深远。有专家预测,未来20年内中国的工业互联网将带来数万亿美元的GDP增量。在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转换接续的关键时期,中国必须抓住这一轮机遇,跻身工业互联网强国之列。 制造业正迎来第四次工业**,其核心是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在这一轮全球性变革中谁执牛耳中国应处于何种位置,又将如何实现工业转型升级10月15日至16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指导,青岛市政府和经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或将给出答案。 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加速孕育兴起,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互联网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正在深刻改变着传统工业的要素配置方式、生产组织模式和产业发展形态,成为大势所趋。以美国工业互联网、德国工业4.0为代表,世界制造强国竞相出台战略规划,加快布局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先进制造业,抢占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谋求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此轮变革之于中国同样意义深远。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制造业大国。但距离制造业强国仍有差距。在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转换接续的关键时期,中国必须将

浦江一号:小卫星有大智慧

科技日报

    9月25日上午,我国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载着4颗卫星飞向太空。其中,以上海浦江命名的浦江一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研制,可实现面向用户定制的快速便捷综合信息服务,按“互联网+”要求,将广泛应用于电磁环境监测、国土资源普查、应急搜救等领域。“即插即用”概念让私人定制卫星不再遥远随着��息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空间信息综合应用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的提出,更是为国内商业卫星市场提供了无限空间。简化研制技术流程,缩短研制周期,发展低成本、高可靠性、满足多任务需求的小卫星星座,成为今后卫星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自2009年起,八院即自筹经费开展专项研究,按照积木型、易组装的思路,着力打造简洁、面向多功能应用的小卫星平台。“一方面,这个平台必须具备一般卫星的完整功能,可满足空间环境运行和应用的需求;同时也要具备灵活多变的宽适应能力,能快速按照用户的需求进行快速配置。”该院型号负责人介绍,立足“面向用户,方便快捷”设计理念,浦江一号卫星**采用了全数字化设计技术、通用化即插即用技术、柔性化结构设计等技术,能快速地和各种不同的有效载荷进行整合,并在一个月内完成集成测试

数字化

124

3D打印化身“神笔马良” 颠覆传统认知

搜狐

传说中,神笔马良可以用一支笔出一个活生生的世界——现在,这则想像已变成了现实,仅靠一台打印机,不仅可以打印出宏伟的建筑、惟妙惟肖的动物,甚至还能打印出心脏、肾脏等器官模型……这项从软件到硬件都由东北林业大学研制的国内**三维扫描、三维重建、3D打印技术,即将颠覆传统认知。近日,记者探访东北林业大学的科研团队,这项高新技术已经不再束之高阁,开始走向社会。 医疗变革 开启就医新时代 据东北林业大学三维数字化技术研究所所长邱兆文介绍,以往医院的CT片子只能反映出一个平面的图像,只能知道病变的大概位置,至于具体这个病变连在哪根血管上,就得等医生“打开肚子”才能知道。而目前该研究所开发的软件已经能够把普通的CT片子,转换成三维模型,在手术之前,患者就能够看到具体病变位置,医生也能够在“打开肚子”之前就做到心中有数。 今年7月,72岁的刘大妈被哈医大四院诊断为肺门肿瘤,这个肿瘤位于肺的根部,常规CT很难分清肿瘤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手术风险极高。哈医大四院胸外科二区主任崔键找到邱兆文,利用3D打印技术将刘大妈的肺部打印出来,相当于拷贝了一个立体、完整的刘大妈的肺出来。在3D模型的帮助下,崔键主任的手术

世界**汽车企业聚焦数字化、智能化、新能源

世界**汽车企业聚焦数字化、智能化、新能源

必联网

法兰克福车展专门设立了一个名为“新驾驶世界”的展区,人们可以体验到车联网、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智慧交通、移动服务等新技术和解决方案。 记者 罗欢欢 摄正在进行的2015法兰克福车展是世界上*早举办的国际车展,同时也是规模*大的车展。它被称为世界汽车工业“奥运会”和风向标,在这个*老的车展上,人们谈论的都是未来,是关于汽车*新的故事。而在今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关于“未来”的声音更加明确、宏大和集中。奔驰、宝马、大众,这三家世界汽车工业的**企业在这里不约而同谈到了数字化、智能化、新能源将成为汽车产业的未来。巨头描述的未来当现年62岁,留着一对俾斯麦式八字胡的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蔡澈博士,在拥有三层空间的奔驰独立展馆中大篇幅地介绍数字化、智能化对奔驰带来的影响和作用时,大众汽车集团CEO文德恩、宝马集团董事长克鲁格所谈的也恰恰都是各自未来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内容。“尽管梅赛德斯-奔驰在过去的12个月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但三叉星徽汽车*美好的时光尚未到来。未来的梅赛德斯-奔驰汽车不仅将实现零排放,而且将实现自动驾驶。它们会更**、更豪华,且完全联网。它们也将成为

数字化

125

霍尼韦尔与华为搭建全球合作构架

经济参考报

美国霍尼韦尔公司日前与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霍尼韦尔将与华为建立全球合作关系,共同探索在智慧城市、智慧能源和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合作,并携手积极拓展大中华区、亚太、非洲、中东、中亚等市场。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兼**执行官盛伟立表示,相信双方的合作不仅能够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和能力,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的转型升级,未来也能够将更多更环保、更互联、更**、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推广到全球市场,尤其是高增长的新兴市场。 根据协议,双方的合作将主要涵盖产品与服务、业务拓展、客户关系和市场营销。同时,双方将整合各自的技术优势组成联合解决方案,并携手开发新市场和新产业。 据悉,霍尼韦尔目前是华为在能源领域的重要解决方案合作伙伴,双方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形成了良好的互补,通过联合打造“油气管道信息化与自动化融合解决方案”,为油气行业客户提供高效、稳定、高性价比的通信与自动化集成解决方案。此外,华为还携手霍尼韦尔等企业共建开放合作生态圈,结成智慧城市产业联盟,通过数字化和自动化重塑传统产业。譬如,霍尼韦尔**、安防产品、自动化控制系统就已融入华为*新的地铁信息

数字化

126

材料制造的“魔术师”

人民日报

沈志坚在实验室中。 赵 兵摄 “当站在观礼台看到威武之师铿锵而过时,我感受到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自信。”9月3日,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沈志坚受邀参加胜利日阅兵时心潮澎湃,“我们这代人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变,知道贫穷落后的滋味。如今,国家强大了,这是民族的幸事,我为之深感自豪!”“材料研究的梦想是实现材料的个性化”在清华大学实验室,记者见到沈志坚时,他正摆弄着一块由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体下颌骨和一堆人造牙齿,这些只是他研究成果的一部分。从1993年至今,沈志坚一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做研究,2011年通过国家“千人计划”来到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长期以来,沈志坚埋头于材料化学和材料数字化三维纯型制造的科研与教学。“通过化学和结构调控制备满足需求的材料,将材料做得有个性,是我的研究兴趣所在。”沈志坚打了个比方,“用不同质地的蚕丝编织出来的绸缎会有不同的光泽,而使用不同的编织方法能让丝织品呈现不同的柔韧性和质感。”神奇的是,沈志坚从事的“编织”是在纳米和分子尺度上进行的,根据需要,魔术般变换着材料的构成和排列。在30多年的研究生涯中,沈志坚注重探索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功

新常态下的现代刀具工业进程模式

必联网

一、新常态下行业的发展机遇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主要是以下三方面:**、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第三、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驱动,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在消费需求方面,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正在成为市场的主流。制造业在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等等,简而言之,就是要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的能力和水平。国外刀具跨国集团建立了以成套切削技术服务为核心能力的营销渠道网络,市场营销业务基础牢固。国内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长期以标准高速钢刀具为主,建立的是批发代理销售模式,刀具的技术含量低,以价格竞争为主。是否具备向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能力,已经成为衡量现代刀具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向客户提供切削加工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这个能力的两个基本要素就是先进的刀具和**的服务。数字化制造将是制造业发展的新常态,刀具需要面对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