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
151
工业互联网是推动新一轮工业**的重要引擎
中华工控网 (0)工业互联网正是推动新一轮工业**的重要引擎 工业互联网不仅提振制造业,更将帮助消费互联网突破瓶颈 过去一年,美国股市成为中国电商的舞台,京东和阿里巴巴的先后赴美上市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带动上千亿美元的资本浪潮,但就在消费互联网的热度无以复加之时,“互联网+”的概念跃然而出,伴随而至的还有中国产业升级路线图-中国制造2025规划。这个明显的信号表明,对于互联网价值的认知,中国从上至下正在形成一个新共识——消费和个人是互联网活力的起点,但并非其全部价值所在,下一步,将是更具有颠覆性的互联网工业时代。工业互联网需要处理的数据密度更大,运算处理速度更快,系统管理稳定要求更高,同时在数据总量、传输速度、分析预测、数据**等领域同样存在巨大差异,但技术的进步也只是这次浪潮的发端,伴随而来是全新的商业模式和企业架构,乃至全球数万亿美元的经济增量。今天,工业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热门词汇,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美国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中国制造2025规划也将在年内推出,新一轮全球竞赛已经拉开序幕。工业互联网的黎明当回归工业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共识,工业互联网正是推动新一轮工业**的重要引擎。长久以来,
政策推进技术转化 数字化车间趋势渐近
泉州晚报 (0)“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工业4.0”已经进入中德合作新时代,“中国制造2025”也被誉为中国版“工业4.0”。 “数字化车间是‘工业4.0’的核心环节,发展空间巨大、爆发趋势渐近。”蔡吉林说:“数字化车间将为企业减少人工、提高效率、缩短在制品时间,实现自动化生产、信息化管理提供可能。‘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版的‘工业4.0’,其**地方范本——‘泉州制造2025’中也将数字化车间定为未来泉州水暖卫浴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作为泉州“数控一代”示范工程的示范企业之一,从引入工业机器人到投建自动化生产线再到研发数字化车间,中宇已经率先迈出利用数控智能技术建设数字化工厂的重要一步。 “中宇是国内*早将工业机器人引入到五金卫浴磨抛作业中的水暖建材企业。”蔡吉林告诉记者,五金卫浴生产工艺中,磨抛作业粉尘大、温度高等恶劣环境让企业长期面临巨大的用工缺口,工业机器人的引进切实帮中宇解决了这一难题。“现在公司已经购买了10余套自动机器人磨抛单元,并参与国家‘863计划’承担建设国内首条机器人磨抛自
台达全数字化解决方案齐聚“2015中国国际机床展”
弗戈工业在线 (0)2015年4月20日~25日,台达将携“全数字化机床整合解决方案”及“主轴解决方案”亮相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 台达展位:E1馆-701关于台达台达集团创立于1971年,为电源管理与散热解决方案的领导厂商,并在多项产品领域居***重要地位。面对日益严重的气候变迁议题,台达秉持“环保 节能 爱地球”的经营使命,运用电力电子核心技术,整合全球资源与**研发,深耕三大业务范畴,包含“电源及元器件”、“能源管理”与“智能绿生活”。同时,台达积极发展品牌,持续提供高效率且可靠的节能整体解决方案。台达集团运营网点遍布全球,在中国大陆、台湾、美国、泰国、日本、新加坡、墨西哥、印度、巴西以及欧洲等地设有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近年来,台达陆续荣获多项国际荣耀与肯定。自2011年起,台达连续四年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之“世界指数(DJSI World)”,其中五项评分居全球电子设备产业之首;2014年国际碳信息披露项目(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年度评比结果揭晓,台达从全球近2,000家参与CDP评比的上市企业中脱颖而出,不仅获得*高
数字化
152PTC公司业绩表现良好 发展前景可期
中国工业报 (0)3月11日,PTC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寿宇澄博士在北京与有关媒体人士进行沟通交流。一方面介绍了2014财年PTC公司的业务表现;另一方面针对PTC公司全球CEOJimHeppelmann与哈佛战略大师MichaelE.Porter联合撰写的*新力作,关于物联网文章——《迎接第三次IT浪潮》进行解读。寿宇澄明确表示:“PTC公司业绩表现良好,发展前景可期。” 在谈到2014财年PTC公司的业务表现时,寿宇澄重点介绍了几个业绩指标。作为上市公司*重要的指标为EPS(EarningPerShare),PTC公司EPS的增长,从过去五到六年的时间来看,增长的趋势是每年保持在20%以上,这一指标代表了PTC公司整个业务的发展状态。这个趋势至今继续保持,作为综合性指标是非常健康的。他谈道,2014财年PTC公司营业收入不��增长,达10亿美元。据介绍,10亿美元是一个标准线,是一个大型软件公司的标志性指标。PTC公司从2010年至今一直处于这样的指标之上,而且是稳步增长。从总体来看,PTC公司传统的优势行业在过去的一年继续得到增强和扩充。据寿宇澄介绍,作为一家在市场上打拼近三十年的公司,PTC

浅析如何打造制浆造纸装备的“中国品牌”
工控网 (0)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浆造纸装备伴随着造纸工业的快速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国制浆造纸装备制造业由于起步晚、基础差、投入不足,和国际上安德里兹、美卓、福伊特三大造纸装备巨头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制浆造纸装备业如何应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挑战,打造“中国品牌”是值得深思的。浅析如何打造制浆造纸装备的“中国品牌”我国制浆造纸装备水平迈上新台阶近10年来,我国造纸装备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如自主研发的幅宽5600毫米、车速每分钟1200米-1500米的文化纸机;幅宽5600毫米、车速每分钟800米的纸板机;幅宽4800毫米、车速每分钟800米的涂布白板纸机;年产60万吨-150万吨的化学木浆大型双辊挤浆机,特别是泉林纸业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非木纤维立式连蒸器顺利投产。所有这些说明了我国造纸装备制造业具备了向世界**方阵冲刺的基础和条件。回顾我国制浆造纸装备制造业曲折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个阶段是打基础、初步完成装备制造业产业布局的阶段,形成上海、西安、辽阳三大主机厂布局,在上世纪60年代成功生产3150新闻纸机。**个阶段是
数字化
153研读青岛故事:试水工业4.0的企业样本
工控网 (0)
摘要:青岛开启一个智能化时代,众多青企纷纷试水工业4.0,演绎了一个个**转型的故事。过去,青岛曾经诞生了青岛啤酒、崂山可乐、鸡牌味精、金的**代“五朵金花”和海尔、海信、双星的**代“五朵金花”,而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布局工业4.0将有助于新一代金花的绽放。按照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我国将坚持**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在2015年的春天来临之际,“互联网+”、“工业4.0”等概念炙手可热,而实际上,在此之前,依靠制造业树立品牌基础且由此对制造业有着偏爱的青岛已经有很多企业都在率先试水工业4.0,除了海尔、双星、红领等面向终端消费者的企业在力图通过这种模式来降低人力和经营成本的上升,肯拉铎机械等处于产业链条终端的企业,也开始力图在工业4.0模型取得建树并在下一个时代谋求到一个有利位置。从青岛经济发展特色来看,一方面,布局工业4.0将提升青岛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家电、轮胎、服装都是曾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而且是高竞争领域,对于用工业4.0破解人力、成本方面的困局具有探索动力;另一方面,对于以制造业起家的青岛经济,海尔、双星、红领等企业在工业4
首届国际智能起重装备产业发展论坛在宁波召开
中华工控网 (0)“云起重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大吨位门式起重机”……近年来,宁波凹凸重工先后推出多款基于信息、数字技术的新产品,受到用户和市场的好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传统制造与工业化、信息化的融合将更加广泛、深入,“互联网+”行动计划,对于传统起重装备行业来说,就是更多地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智能工控逐步完善,推动智能起重装备技术升级。未来,拥有了智能起重机,将实行产品的差异化,可以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节能降耗、延伸服务链。市场需**技术革新的**驱动力。近年来,世界装备业市场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在环保产业、物流配送、文化产业、家庭养老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世界装备制造业越来越重视在提高基础技术水平上,加大智能型、节能型、环保型技术成果的转化。目前,世界工程起重机年销售额已有75亿美元左右,而*大市场在中国。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一极,起重装备制造的智能化正受到国家的重视。在本次论坛上,国家质检总局、国际标准化组织起重机技术委员会相关负责人指出,起重装备行业要坚持**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事实
数字化
154珠三角用工难破题启示:智能制造大势所趋
工控网 (0)
摘要:珠三角地区普遍招工难,使用机器人换人,同时往数字化工厂方向走,力推智能制造是破题的方法。3月21日下午,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刘文波在2015年深圳it**峰会开幕前预热的《**质量体系及信息行业研究报告发布会》上发表演讲,总结了工业4.0概述以及对中国工业于制造商的启示。他表示,未来工业4.0将极大改变工业的竞争形式,会对很多现在的互联网公司产生冲击。此外,刘文波表示,对于珠三角地区招工难问题,除了目前采用的机器人换人举措,未来或可以通过网络智能化来安排生产。工业4.0启示1改变消费习惯在家做出自己的产品不少人认为工业4.0的概念,可能就是互联网加到工业领域去。刘文波认为,工业4.0不仅仅如此,更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这个过程涵盖几个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的设计、监控、制造以及服务方面发生极大的组织变革。像作为用户,在家就可以通过相关的机器人,把想要的产品给设计了。刘文波说,未来可能通过ipad、iphone或者新的移动设备,就可以通过虚拟的3d设计,联系好生产厂家或者机器人,完全可以在网上把想要的产品给设计了。刘文波风趣地说,到这个层面的时候,消费者可以比现在任性得多,因为
企业如何充分挖掘物联网产业的潜在机遇
计算机世界 (0)如何充分挖掘产业物联网的潜在机遇,应对挑战,使新技术真正地为企业创造价值,是中国企业在新工业时代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日,埃森哲发布的*新研究报告从以下两点分析未来企业利用产业物联网技术的成功之道。**,提升产量并打造新的“产品+服务”的混合商业模式以增加企业营收;**,利用智能技术推动企业**,以及推动人才队伍转型。 的确,转型的关键是提供涵盖信息、事务和专业**务的数字化服务。目前已经有一些企业利用产业物联网从单纯的产品模式转化为“产品+服务”的混合模式,通过智能的、可联网的实物产品生成数据,并据此提供数字化服务,获取经常性收入。例如,米其林推出了一项帮助卡车车队降低燃油消耗的服务,通过在卡车的引擎和轮胎上放置嵌入式传感器,收集有关油耗、胎压、胎温、车速及位置等数据信息,并通过云平台进行分析和分享,并*终由米其林专家团队根据分析结果对使用这项服务的卡车车队管理人员提出行驶建议,减少每百公里2.5升的油耗。 埃森哲指出,打造“产品+服务”的混合商业模式绝非易事。不同于产品特性变更,利用产业物联网构建“产品+服务”的混合商业模式应摆脱渐进的方式,必须从客户需求出发,采用突破性方案解决关键
中德有望成为工业4.0时代双引擎
必联网 (0)“2015年德国汉诺威通信和信息技术博览会”(以下简称“汉诺威IT展”)近期开幕,“工业4.0”概念成为本届展会*大的亮点,一大批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技术和生产方式陆续亮相。会上,多国产业界和学术界人士表示,工业4.0正在成为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以及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今年汉诺威IT展的主题是“数字经济”,它是经济与数字化的结合,展现出IT技术对经济产生的巨大影响,意味着IT技术正驱动各个经济领域的**,创造更多新的商业模式和新产品。在德国政府大力推动的“工业4.0”发展计划中,IT技术扮演着“*重要、*核心的”角色。展会现场,德国电信公司展示了信息技术支持的*新机器人生产设备;德国时装研究所展示的“纺织行业传真机”技术,可以对染色代码进行数字化传输,纺织企业将无需寄送实物样品,生产成本因此大大降低。沃达丰公司在展会上推出了数字汽车技术,客户用手机就能了解剩余油量、车胎状况等车辆信息,并能控制车门开关;全球知名软件供应商SAP公司推出了“数字农业”解决方案,能在电脑上实时展示多种生产信息,如某块土地上种植何种作物、作物接受光照强度如何、土壤中水分和肥料分布情况,农民可据此优化生产,实
全球信息通信呈现向其他行业渗透与合作大势
新华网 (0)新华社德国汉诺威3月20日电 2015年德国汉诺威通信和信息技术博览会(简称汉诺威IT展)20日落幕。透过展会,可以看出信息通信行业的巨大潜力,以及信息技术向其他行业渗透和企业合作的大趋势,同时信息**问题仍然凸显。巨大潜力信息通信行业将继续对社会经济发展发挥重大推动作用,这是展会期间很多专家的共识。德国IT行业协会BITKOM主席迪特尔·肯普夫认为,信息通信行业仍处于上行阶段,过去几年大量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的趋势仍会继续。中国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持续前行的动力,也带来了全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同时,传统产业由此获得了新的能量和活力。以数据为重要生产原材料的数据**也在本次展会上引起高度重视。展会负责人奥利弗·弗雷泽说,人类正面临一场新的科技和产业**,这场**中数据是关键,数据分析技术是核心。中德两国业界人士也指出,数据**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将给经济生活多个领域带来**性改变。本次展会,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等新兴移动通信技术大放异彩。智能互联家用电器、数字化农业等展示,都描绘出“信息技术改变生活”的蓝
数字化
155印刷行业向绿色和数字化改革
必联网 (0)受多重因素影响,近两年来印刷行业持续低迷,一大批中小企业陷入经营困境,订单减少、开工率降低、盈利下滑的趋势愈演愈烈。行业进入临转型阶段,市场风险须引起高度重视。 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倡导勤俭节约的大背景下,包装装潢等印刷需求大幅下降。在电子产品逐步成为主流媒介的趋势影响下,传统书报刊大量被所替代,书刊印刷需求相应下滑。近年来印刷业人力成本、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印刷成本不断增加。传统印刷生产周期较长,企业的时间成本负担也较大。当前,数字印刷和绿色印刷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数字印刷管理办法》、数字印刷分类的国家标准以及平版印刷、商业票据印刷和凹版印刷三大绿色印刷标准,并要求中小学教科书绿色印刷全覆盖。据研究机构预测,数字印刷比重将从2011年的0.4%上升至2015年末的14%,绿色印刷比重将在2015年末达到30%。在印刷行业数字化和绿色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技术竞争加剧两极分化,行业内部加速调整。印刷设备的购置、印刷技术的改造升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符合绿色标准的原辅材料价格与普通材料相比高出20%至35%。实力较弱的印刷企业无力承担高昂的数字化和绿色化成本
数字化
156中国家电业今年主营收入将达1.5万亿
必联网 (0)日前,中国家电协会对外发布了一系列年度运行分析和预测,这是中国家电协会连续第三年对外发布年度运行数据。随着中国经济由以往的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2014年中国家电业产品销售量增速放缓,但家电消费升级态势仍保持良好,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环境健康类产品快速增长。可以预见,随着产业升级的深化,2015年中国家电业有望平稳度过市场平淡期,站上历史的新高点。整体效益稳步提升2014年中国家电业保持了整体稳定增长的态势,效益继续提升。根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综合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全年完成利税总额1407.3亿元,利润总额931.6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9.5%和18.4%。家电业2014年主营业务收入1.41万亿元,增幅达到10%。2014年家电业出口额581亿美元,增幅5.2%,其中大家电出口额231亿美元,小家电出口额259亿美元,零部件出口额91亿美元。纵观近几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家电产品生产情况,2014年部分产品产量出现下降,但全年产量仍处在历史高水平。2014年大家电中冰箱(含冷柜)与洗衣机产量零增长或小幅下降;微波炉的产量实现8%的增长;空调器产量增长11%。除此之外
记者探访高温气冷堆项目:为核而拼的“神秘人”
经济日报 (0)北京北五环外的中关村软件园26号楼有点“神秘”。因为它是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项目的工程实施主体——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所在地。一个“核”字,让这栋楼里的人们成了外界眼里的“神秘人”。春节前夕,《经济日报》记者前去一探究竟——外国“元老”纷纷“点赞”在中核能源的一间员工休息室,记者与刚开完会的中核能源研究员级**工程师陈景攀聊,先打听打听这个工程的究竟。原来,高温气冷堆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它不仅能高效发电、应用领域广,而且十分**。在山东荣成石岛湾工程建设现场,世界首座球状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商用示范电站已从地下18米“长”成地上20米高的“大个子”,将在2017年并网发电。“刚过去的2014年,这一重大专项的一系列核心技术取得了突破。”这个本硕博都就读于清华大学核专业的“三清人”一聊技术,难掩兴奋。这一年,高温气冷堆有了一枚强大“心脏”——主氦风机。它由原理类似于磁悬浮列车一样的电磁悬浮轴承、高性能叶片等构成,能提供足量的氦气来冷却发热堆芯,让反应堆时刻保持“冷静”头脑。工程样机已顺利完成500小时热态满功率连续运行试验。这一年,高温气冷堆有了强健的“神
中核阿海珐组建DCS合资公司
中国能源报 (0)由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与法国AREVA NP公司合资组建的中核阿海珐**仪控工程有限公司(CASI)日前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中核集团称,CASI的成立,将打破国内核电站**级数字化控制系统(DCS)被国外产品垄断的局面,实现DCS的本地化、国产化。中核阿海珐**仪控工程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1.5亿元(人民币),是中核集团和阿海珐集团成立的**家合资公司,其主要业务为商业核电站**级数字化控制系统的产品开发、设计、工程、制造、系统集成、销售、安装、调试和维护,而且该公司将通过两家母公司向全球市场提供**级DCS产品和服务,让用户高效地应用***的技术、享受***的培训,并为用户配置鉴定合格的人员。在股比上,中核控制持有51%的股份,AREVA NP持有49%的股份。信息显示,CASI组建后,将引进阿海珐集团成熟的TXS**级DCS平台技术,并结合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开发新的**级DCS技术。(高玥)
让工业4.0成“万亿倍增”加速器
中华工控网 (0)“我今年的建议一如既往关注武汉,希望工业4.0能成为武汉‘万亿倍增’的加速器。”昨日,**人大代表周洪宇在汉透露,今年“两会”上将递交《关于搭乘工业4.0快车,实现“制造强国”梦的建议》。近年,美、德、英等发达国家纷纷掀起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浪潮,以信息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为重点,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德国将这场变革视为继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技术之后,工业化的第四个阶段,将之命名为“工业4.0”战略。周洪宇代表的建议认为,“工业4.0”可能会削弱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优势,有利于发达国家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德国通过工业4.0战略,在制造业领域大力应用物联网以及服务互联网技术,在向工业化第四阶段的迈进过程中先发制人,推动制造业从单纯的围绕产品制造的产销模式,向基于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基础上的智能制造模式转型。目前,“中国制造”正受到双重挑战:发达国家纷纷开始“再工业化”运动,东盟、印度和拉美国家则拥有更低的劳动力和资源成本。如何赢得未来的工业竞争?周洪宇代表提出:“必须借鉴德国等国推进工业4.0的经验,推动我国从‘全球制造大国’向‘全球智造强国’的转变。”他具体提出三条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