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新闻

931

业界新闻

932

签约资金逾40亿 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合作前景可期

中国工业新闻网--中国工业报

签约资金逾40亿 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合作前景可期 中国工业报记者 杨红英 7月28日,**届中德智能制造企业家大会在南京举办。在大会开幕式环节,包括菲尼克斯(中国)投资公司智能制造项目,南京惠然公司惠然产业园项目,南京钢铁公司冶金机器人的集成应用项目,梅塞尔中国投资公司**工业气体项目,马勒发动机智能发动机钢活塞研发制造项目;大全集团生产体系改造项目、苏州兰德集团德国中心项目、南京通用电气装备公司中德技术合作转化中心项目以及德国布莱希特公司自动化系统设计研发中心项目在内的九个项目与江北新区顺利签约,总投资达到41.35亿元人民币。此外,南京江北新区和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也在会上宣布联合成立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指出,根据产业发展规划,江北新区确立了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4+2产业体系,目前正按照核心突破,链式延伸,多元并进的思路,在智能制造加速深入,做大做强智能装备和智能化技术与服务等细分领域,促进产业链集聚和联动发展。他希望能与德国企业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进入深入合作:一是打造全球智能设计中心。目前新区正依托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等**平台,加快推进全球智能

红外测温仪**应用于电力、钢铁等行业

中国化工仪器网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红外检测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近几年,我国红外检测技术越来越成熟,在电力、钢铁、石油等行业均得到广泛使用,红外测温仪也在这些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红外检测技术是“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红外检测是一种在线监测(不停电)式高科技检测技术,它集光电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于一身,通过接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红外辐射),将其热像显示在荧光屏上,从而准确判断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具有准确、实时、快速等优点。 红外测温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在产品质量控制和监测,设备在线故障诊断和**保护以及节约能源等方面发挥了着重要作用。近20年来,非接触红外测温仪在技术上得到迅速发展,性能不断完善,功能不断增强,品种不断增多,适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在电力、钢铁、石油等行业,红外测温仪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占据重要地位。该仪器测温原理是将物体发射的红外线具有的辐射能转变成电信号,红外线辐射能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温度相对应,根据转变成电信号大小,确定物体的温度。它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及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当用红外辐射测温

业界新闻

933

业界新闻

934

光伏停车场现身合肥 既能遮阳又能发电

电缆网

炎炎烈日下,裸停在室外的汽车只要片刻的功夫,就会变成一个大蒸笼。不仅如此,汽车在烈日下暴晒,还可能引发自燃等**事故。在这样的季节,一处能遮阳的停车场简直就是一种“**”待遇。媒体记者近日在采访中了解到,一种既能遮阳又能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光伏停车场正悄然在合肥兴起。 7月27日上午,合肥的徐先生驾车前往合肥市政务中心办事,一路上,徐先生便盘算着,到达目的地后一定要找个能遮阳的地方停车,否则,等他办完事取车时,车子肯定被会被烤成一个大“蒸笼”。当天,合肥的气温一度冲上41.1℃,地表温度更是高达73.2℃,着实热得人晕头转向。 来到合肥市政务中心,徐先**现南边有一处有遮阳棚的停车场,徐先生赶紧将车子开进停车场停放好。下车后,徐先生惊讶地发现,停车场的顶棚上还铺设了太阳能电板,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记者了解到,位于市政务中心的太阳能光伏停车场由阳光电源开发建设,目前,该公司已经在合肥建设了多个这种高科技停车场,分布在政务楼宇、厂区及高速服务区等地,广受市民好评。 据阳光电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光伏停车场的顶棚由太阳能光伏板搭建而成,具有良好的吸热和保温性能,尤其是在夏天,光伏板能有效遮挡太阳光

业界新闻

935

工信部将持续完善制造业“双创”推进体系

中国工业新闻网--中国工业报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7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制造业“双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出席会议并讲话。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主持会议。 陈肇雄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双创”的主战场。推动制造业“双创”,有利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推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双创”协同发展,加快制造业新旧动能和新旧生产体系转换,对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陈肇雄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深入推进制造业“双创”向纵深发展,加速释放**红利、数据红利、模式红利。一要持续完善制造业“双创”推进体系,加强协作联动和资源整合,构建上下齐动、区域联动的协同推进机制。二要探索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新路径,通过示范**、分类施策,形成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的新格局。三要培育制造业“双***业态新模式,以试点示范和专项为抓手,推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组织管理模式**。四要提升制造业“双创”技术支撑能力,构建**可靠、功能完备的信息技术产业体系。五要

多措并举精准实施 打一场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的硬仗

中国工业新闻网--中国工业报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 张金如 无论是从**看,还是从浙江看,现阶段都面临同一个问题:占工业经济主体的传统产业,增速慢、质量低、效益差,而新兴产业尽管增速快、质量高、效益好,但体量小,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还很有限。 新旧动能的接续转换需要一个过程,要加速这一进程,就要勇于打破拖累转型升级的“坛坛罐罐”,勇于承担经济增速阶段性放缓的压力,勇于打一场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的硬仗。这几年,浙江为了加快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瓈劊悦磕晡?个百分点左右的工业经济增速为代价,共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近1万家,淘汰和整治低小散、脏乱差企业(作坊)7万多家。要加快制造业新旧动能的接续转换,就需要保持战略定力。 方法上精准分类 推动制造业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无论是新兴产业培育,还是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都需要针对不同的细分领域或不同类型的行业企业,通过精准分类,实施分类指导。 一方面,分领域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总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基础好的,一类是有一定基础又有前景的,还有一类是刚起步但具有**性的。对于基础好的新兴产业,要集群式发展。比如信息、环保、**装备等产业,这几年浙江省将它们定位为万亿级产业

业界新闻

936

布局22领域 制造业**中心建设望提速

中国工业新闻网--中国工业报

中国工业报记者 杨红英 “**是制造业振兴的主引擎,是加快转型升级的‘牛鼻子’。制造业**中心建设工程是建设和完善国家制造业**体系、提升制造业**能力的重大举措,也是**提升制造业持续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日前,制造业**中心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江苏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范书建主持会议并做上述表示。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有关单位及江苏省地市级经信委代表列席了会议。 **是制造业振兴主引擎 中国工业报记者获悉,制造业**中心建设工程的提出是为了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转移转化,以制造业**中心为节点开展**中心网络化布局。工信部非常重视这一工作的开展,部长苗圩、副部长辛国斌亲自部署相关工作,目的就是要通过政府引导,聚集**资源,主要面向行业共性技术,解决行业反映突出的专用设备、材料、工艺、批量生产、良品率等共性问题,弥补实验室产品到产业化之间的这个“死亡之谷”,提高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化水平。 范书建介绍说,制造业**中心建设启动以来,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开展了**中心建设工程的顶层设计。去年《制造业**中心

“提速降费”已超前完成年度目标 用户感知为何不明显?

电缆网

7月2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例行发布会上,工信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张峰透露,网络提速降费迈出更大步伐,稳定宽带家庭普及率提升到67%,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提升到77.4%,均已超前完成年度的目标。同时在27日,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在同**宣布,提前一个月取消国内长途费和漫游费,三大运营商的集体表态,让 “提速降费”的一只靴子终于提前落地。 自国务院提出提速降费以来,如今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年头。虽然成效有目共睹,但是这些光鲜数字背后却没能迎来消费者掌声,与消费者期待还有不少距离。人民网一项调查显示,超过90%的用户对提速降费“没感觉”,这显示出当前提速降费与用户心理预期还有较大差距。有网友指出,三家运营商调降资费“诚意不足”“花招过多”。对于用户*为关注的网络流量资费,则几乎没有实质性下降。网友戏称:“运营商降费这事,移不动、联不通、信不过!” 此前,提速降费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取消长途和漫游费的同时,消费者更期盼在流量套餐的设计上更实在一些。过去运营商推出的一些“不限流量”套餐主要针对本地用户,一旦到了其他地区流量就会受到限制,这也引起部分用户的不满。 还有推出的千兆宽带,华而不实,消